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壓傷的雙孢菇運輸裝置,包括儲存筐,所述儲存筐內上下重疊設置有多組與其相適配的筐體,且筐體側壁中間處均朝筐體中間處方向凹陷有凹陷處I,所述凹陷處I內的筐體側壁頂部設置有手抓口I,其中凹陷處I與儲存筐側壁之間構有空氣流通通道,所述筐體底部向上凹陷有連通對應兩組凹陷處I的凹陷處II,其中凹陷處II內設置有與其相適配的弧形托板,且托板頂部設置有穿過筐體底壁的螺桿,所述筐體頂部開口內設置有十字架,其中十字架的中間處設置有用于螺桿穿過的安裝孔,所述十字架頂部的螺桿上螺接有螺母。本發明專利技術能有效的將儲存筐內的產品分隔開,防止產品大量的堆積在一起以將位于底部的產品壓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壓傷的雙孢菇運輸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產品加工
,特別涉及一種防壓傷的雙孢菇運輸裝置。
技術介紹
菌類產品如雙孢菇、香菇、木耳等產品在采摘后一般都是放置在儲存筐內進行短暫儲存,接著將儲存筐內的產品運輸至加工地點進行清洗加工,其中將產品大量的堆積在儲存筐中后,由于儲存筐高度較高、容量較大,也就導致儲存筐內會存放較多的產品,此時位于上方的產品會擠壓下方的產品,由于產品量多重量大,當上方產品長時間擠壓下方產品時會導致下方產品被壓扁變形或者因受壓力過大而被壓壞,從而對產品的品質造成影響,同時也會造成產品不良率的增加。如公開號為CN209757862U的一種菌類產品的存放裝置,其雖然解決了上述問題,但卻存在如下不足之處:1、篩板上下兩側儲存筐內的產品空氣流通不暢;2、在取出產品時較為麻煩,需要將篩板上方產品取出后,接著將螺母擰下并同時將篩板從螺桿上取出才可繼續將儲存筐內的產品取出,而裝入產品的步驟正相反,這使得儲存筐內的產品在存放及取出過程中均較為繁瑣及困難,且工作效率也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防壓傷的雙孢菇運輸裝置。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問題主要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防壓傷的雙孢菇運輸裝置,包括儲存筐,所述儲存筐內部呈倒扣設置的四棱臺結構,其中儲存筐內上下重疊設置有多組與其相適配的四棱臺筐體,且筐體側壁中間處均朝筐體中間處方向凹陷有凹陷處I,所述凹陷處I內的筐體側壁頂部設置有手抓口I,其中凹陷處I與儲存筐側壁之間構有空氣流通通道,所述筐體底部向上凹陷有連通對應兩組凹陷處I的凹陷處II,其中凹陷處II內設置有與其相適配的弧形托板,且托板頂部設置有穿過筐體底壁的螺桿,所述筐體頂部開口內設置有十字架,其中十字架的四端分別與筐體的四組內頂角固定連接,且十字架的中間處設置有用于螺桿穿過的安裝孔,所述十字架頂部的螺桿上螺接有螺母。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儲存筐側壁頂端設置有對應凹陷處I的手抓口II。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筐體數量最少為一組。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托板兩端均位于凹陷處II。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螺桿頂端不高于筐體頂端水平面。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中通過簡單的將多組裝有產品的筐體疊放在儲存筐內,使得其取出及放入均較為方便快捷。同時筐體內的空氣可通過筐體側壁上的孔徑流入空氣流通通道內并排出,同時也可通過凹陷處II流入空氣流通通道內并排出,以此達到增強筐體內空氣流通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筐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俯視圖。圖中:1、儲存筐,2、筐體,3、凹陷處I,4、手抓口I,5、空氣流通通道,6、凹陷處II,7、托板,8、螺桿,9、十字架,10、螺母,11、手抓口II。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一種防壓傷的雙孢菇運輸裝置,包括儲存筐1,所述儲存筐1內部呈倒扣設置的四棱臺結構,其中儲存筐1內上下重疊設置有多組與其相適配的四棱臺筐體2,那么將產品放置在多組筐體2內,使得筐體2能將儲存筐1內的大量產品分隔開存放,導致每組筐體2內頂部的產品只能擠壓該筐體2底部的產品,同時每組筐體2內產品的重量由其底壁支撐,而上方筐體2則由下方筐體2側壁支撐,導致上方筐體2不能作用于下方筐體2內的產品上,這也就使得產品不會像以往一樣大量堆積在儲存筐1內被其頂部產品重量壓壞變形,由于本實施例中僅通過簡單的將多組筐體2疊放在儲存筐1內,使得其取出及放入均較為方便快捷。其中在筐體2側壁中間處均朝筐體2中間處方向凹陷有凹陷處I3,而在凹陷處I3內的筐體2側壁頂部設置有手抓口I4,本實施例中手抓口I4便于人們將手伸入將筐體2從儲存筐1內抽出或放入,并且由于凹陷處I3與儲存筐1側壁之間構有空氣流通通道5,使得人們可通過空氣流通通道5將手伸入手抓口I4內將其抓起,從而方便人們抓起手抓口I4,同時在筐體2頂部開口內設置有十字架9,其中十字架9的四端分別與筐體2的四組內頂角固定連接,那么通過十字架9加強筐體2頂部開口處強度的同時,也可通過手抓十字架9的方式將筐體2提起。并且在筐體2底部向上凹陷有連通對應兩組凹陷處I3的凹陷處II6,那么位于筐體2內的空氣可通過筐體2側壁上的孔徑流入空氣流通通道5內并排出,同時也可通過凹陷處II6流入空氣流通通道5內并排出,以此達到增強筐體2內空氣流通的目的。同時在凹陷處II6內設置有與其相適配的弧形托板7,且托板7頂部設置有穿過筐體2底壁的螺桿8,而十字架9的中間處設置有用于螺桿8穿過的安裝孔,其中十字架9頂部的螺桿8上螺接有螺母10,通過螺母10鎖緊螺桿8的方式將托板7固定在凹陷處II6,從而達到通過托板7支撐托住筐體2底端,防止因筐體2內產品重量較大擠壓其底壁而使其塌陷的問題。本實施例中儲存筐1側壁頂端設置有對應凹陷處I3的手抓口II11。那么在將手伸入手抓口II11內提起儲存筐1時,手指末端位于凹陷處I3,使得不會發生因筐體2側壁緊貼在儲存筐1內側壁上抵住手指伸入手抓口II11內提起儲存筐1的問題。以上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專利技術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防壓傷的雙孢菇運輸裝置,包括儲存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存筐內部呈倒扣設置的四棱臺結構,其中儲存筐內上下重疊設置有多組與其相適配的四棱臺筐體,且筐體側壁中間處均朝筐體中間處方向凹陷有凹陷處I,所述凹陷處I內的筐體側壁頂部設置有手抓口I,其中凹陷處I與儲存筐側壁之間構有空氣流通通道,所述筐體底部向上凹陷有連通對應兩組凹陷處I的凹陷處II,其中凹陷處II內設置有與其相適配的弧形托板,且托板頂部設置有穿過筐體底壁的螺桿,所述筐體頂部開口內設置有十字架,其中十字架的四端分別與筐體的四組內頂角固定連接,且十字架的中間處設置有用于螺桿穿過的安裝孔,所述十字架頂部的螺桿上螺接有螺母。/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壓傷的雙孢菇運輸裝置,包括儲存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存筐內部呈倒扣設置的四棱臺結構,其中儲存筐內上下重疊設置有多組與其相適配的四棱臺筐體,且筐體側壁中間處均朝筐體中間處方向凹陷有凹陷處I,所述凹陷處I內的筐體側壁頂部設置有手抓口I,其中凹陷處I與儲存筐側壁之間構有空氣流通通道,所述筐體底部向上凹陷有連通對應兩組凹陷處I的凹陷處II,其中凹陷處II內設置有與其相適配的弧形托板,且托板頂部設置有穿過筐體底壁的螺桿,所述筐體頂部開口內設置有十字架,其中十字架的四端分別與筐體的四組內頂角固定連接,且十字架的中間處設置有用于螺桿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龍新平,
申請(專利權)人:贛州華業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