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熱能交換爐,屬于冶金設備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結構包括主爐,由料斗和鋼軌道組成的用于運送物料至爐體的送料機構,與所述送料機構連接的布料機構以及位于爐體底部的運料機構,所述爐體內部由上至下依次設有連接所述布料機構的主爐,所述主爐包含至少兩個熱交換室,所述熱交換室的上端設有熱能輸送管,下端設有用于供氣的配氣室,所述熱交換室連接排料機構,所述排料機構連接運料機構,所述爐體外接送風機構,所述布料機構的上端連接粉塵采集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增設了熱交換室,其優點是:具有熱交換效率高,物料降溫快,經濟效益好,節能減排優,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節能增收提供十分重要的技術支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熱能交換爐
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型熱能交換爐,屬于冶金設備
技術介紹
據申請人了解,目前國內的熱物料燒結礦高溫熱能交換效率低,所用爐子的熱交換效率低,經熱交換后其熱物料燒結礦溫度高,可達250℃,容易燒壞輸送帶,熱能沒有充分交換,導致交換后的氣體溫度低,只有300℃左右,其原因在于爐子的結構設計有問題,不能使熱物料高溫燒結礦有效地進行熱交換。爐內由上至下為一個整體的空間,熱物料燒結礦還沒有進行充分熱交換,該熱交換過程就結束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爐體結構缺陷,提出一種新型熱能交換爐,通過改變爐體內部結構,實現熱物料充分熱交換,達到實際使用要求。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技術問題:一種新型熱能交換爐,包括由料斗和鋼軌道組成的用于運送物料至爐體的送料機構,與所述送料機構連接的布料機構以及位于爐體底部的運料機構,所述爐體內部由上至下依次設有連接所述布料機構的主爐,所述主爐包含至少兩個熱交換室,所述熱交換室的上端設有熱能輸送管,下端設有用于供氣的配氣室,所述熱交換室連接排料機構,所述排料機構連接運料機構,所述爐體外接送風機構,所述布料機構的上端連接粉塵采集機構。本技術通過在爐體內增設導流墻,增設熱交換室,使熱物料(燒結礦)在導流墻組成的熱交換室里,冷氣流和熱物料(燒結礦)充分熱交換,使出口氣流和熱物料(燒結礦)的溫度達到實際使用要求。本技術所述送料機構是將熱物料(高溫礦物碎料)在卷揚機的帶動下,料斗帶著熱物料送到布料機構,在重力的作用下,熱物料通過布料機構落入熱交換室。本技術的所述主爐由2-36個熱交換室組成,所述熱交換室的數量根據物料量的大小而定,主爐橫截面的形狀包括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和正多邊形。所述熱交換室橫截面的形狀包括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扇形和多邊形。所述熱交換室的面積為0-20㎡,其大小根據物料的量而定。所述熱交換室的高度為0-50m,其高度視物料流量而定。所述熱交換室的供氣單元可以是一個熱交換室配一個供氣單元,也可以是兩個熱交換室配一個供氣單元或是四個熱交換室配一個供氣單元。所述供氣單元的壓力氣體進入熱交換室,進行冷熱能量交換,使空氣溫度快速升高,高溫氣體在熱物料的空隙中,在壓力的作用下上升到熱能輸出管。在此過程中,高溫空氣主要是通過壁附效應(空氣從熱物料和墻之間的間隙快速上升),使空氣快速把熱交換室中的熱量帶走,使熱物料的溫度快速下降,獲得所需要的低溫物料和高溫氣體。所述主爐中的外墻壁和熱交換室的內墻壁是由鋼結構和耐高溫材料制成。本技術所述經氣體冷卻的低溫物料通過排料機構到達運料機構運出。本技術所述熱物料進入布料機構產生粉塵,粉塵采集機構把粉塵收集到管道中,確保環境無污染。本技術的鼓風機將帶壓力的常溫空氣送至配氣室,配氣室中壓力氣體進入熱交換的供氣單元。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增設了熱交換室,其優點是:具有熱交換效率高,物料降溫快,經濟效益好,節能減排優,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節能增收提供十分重要的技術支持。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圓形爐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熱交換截面圖。圖3本技術實施例的方形爐一個供氣單元給一個熱交換室供氣的熱交換截面圖。圖4為圖3的主截面圖。圖5為一個供氣單元給四個熱交換室供氣的主截面圖。圖6為圖5的主截面圖。圖7為配氣室、一個配氣單元和一個熱交換室的截面圖。圖8為配氣室、一個配氣單元和四個熱交換室的截面圖。圖9為圓形爐體的布料機構料管口圖。圖10為方形爐體的布料機構料管口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是本技術不限于所給出的例子。本技術的結構見圖1-圖10,一種新型熱能交換爐,包括由料斗和鋼軌道組成的用于運送物料至爐體的送料機構,與送料機構連接的布料機構以及位于爐體底部的運料機構,爐體內部由上至下依次設有連接布料機構的主爐,主爐包含至少兩個熱交換室,熱交換室的上端設有熱能輸送管,下端設有用于供氣的配氣室,熱交換室連接排料機構,排料機構連接運料機構,爐體外接送風機構,布料機構的上端連接粉塵采集機構。其中,送料機構由料斗和鋼軌道連接,布料機構由料倉料管通過法蘭連接。配氣室由鋼結構氣室及管道組成,配氣室里含有向熱交換室供氣的配氣單元,熱交換室由鋼結構和耐熱材料組成,排料機構由斜形管組成,運料機構由皮帶機和轉動輪組成,送風機構由管道和鼓風機構成,熱能輸送管由鋼管和耐熱材料制成,粉塵采集機構由管道、耐熱材料及吸塵器構成,以下各實施例不再贅述。實施例一本實施例的爐體是圓柱形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送料機構1,布料機構2,主爐3,熱交換室4,排料機構5,運料機構6,送風機構7,熱能輸送管8,粉塵采集機構9,配氣室10,卷揚機11。送料機構1將高溫物料通過卷揚機提高送入布料機構,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進入爐內熱交換室,通過配氣室把壓力空氣送入熱交換室的供氣單元如圖2和圖7所示,壓力空氣在熱交換室中和熱物料進行熱交換,使常溫空氣變成高溫氣體,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熱空氣通過料中間隙和室壁的附壁效應,使熱空氣快速上升到爐頂部,通過熱能輸送管輸出。熱物料經熱交換室后溫度下降到低溫,在自重的作用下進入排料機構,到達運料機構運出,這樣連續不斷的生產過程把熱物料的熱能轉化成需要的熱能,使熱物料的熱能得到充分利用。在熱物料進入布料機構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由粉塵采集機構9來完成,達到環保目的。實施例二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爐體是正方形結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主體爐形是方形結構,熱交換室也是方形結構,如圖4所示。實施例三本實施例的爐體是正方形結構,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熱能交換爐的結構與實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熱交換室是大面積方形結構,一個供氣單元給四個熱交換室供氣,如圖5所示,熱交換室的形狀是三角形,如圖6所示。除上述實施外,本技術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新型熱能交換爐,包括主爐,由料斗和鋼軌道組成的用于運送物料至爐體的送料機構,與所述送料機構連接的布料機構以及位于爐體底部的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內部由上至下依次設有連接所述布料機構的主爐,所述主爐包含至少兩個熱交換室,所述熱交換室的上端設有熱能輸送管,下端設有用于供氣的配氣室,所述熱交換室連接排料機構,所述排料機構連接運料機構,所述爐體外接送風機構,所述布料機構的上端連接粉塵采集機構。/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熱能交換爐,包括主爐,由料斗和鋼軌道組成的用于運送物料至爐體的送料機構,與所述送料機構連接的布料機構以及位于爐體底部的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內部由上至下依次設有連接所述布料機構的主爐,所述主爐包含至少兩個熱交換室,所述熱交換室的上端設有熱能輸送管,下端設有用于供氣的配氣室,所述熱交換室連接排料機構,所述排料機構連接運料機構,所述爐體外接送風機構,所述布料機構的上端連接粉塵采集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熱能交換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爐由2-36個熱交換室組成,所述熱交換室的數量根據物料量的大小而定,主爐橫截面的形狀包括長方形,圓形和正多邊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新型熱能交換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室橫截面的形狀包括圓形或多邊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熱能交換爐,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宗品禾,
申請(專利權)人:宗品禾,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