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涉及電流互感器技術領域,為解決現有的電流互感器安裝拆卸性能還不夠穩定,殼體的防護性能還不夠完善的問題。所述第一固定殼體的后方安裝有第二固定殼體,所述第一固定殼體和第二固定殼體內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中心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殼體的下方安裝有安裝固定底板,所述安裝固定底板內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安裝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殼體前端的下方安裝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殼體內部的外側安裝有固定外邊,所述固定外邊的內側安裝有固定內邊,所述固定內邊和固定外邊之間設置有安裝固定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
本技術涉及電流互感器
,具體為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
技術介紹
電流互感器是依據電磁感應原理將一次側大電流轉換成二次側小電流來測量的儀器。電流互感器是由閉合的鐵心和繞組組成。它的一次側繞組匝數很少,串在需要測量的電流的線路中。因此它經常有線路的全部電流流過,二次側繞組匝數比較多,串接在測量儀表和保護回路中,電流互感器在工作時,它的二次側回路始終是閉合的,因此測量儀表和保護回路串聯線圈的阻抗很小,電流互感器的工作狀態接近短路。電流互感器是把一次側大電流轉換成二次側小電流來測量,二次側不可開路,在發電、變電、輸電、配電和用電的線路中電流大小懸殊,從幾安到幾萬安都有。為便于測量、保護和控制需要轉換為比較統一的電流,另外線路上的電壓一般都比較高如直接測量是非常危險的。電流互感器就起到電流變換和電氣隔離作用。但是,現有的電流互感器安裝拆卸性能還不夠穩定,殼體的防護性能還不夠完善;因此不滿足現有的需求,對此我們提出了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現有的電流互感器安裝拆卸性能還不夠穩定,殼體的防護性能還不夠完善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固定殼體,所述第一固定殼體的后方安裝有第二固定殼體,且第二固定殼體與第一固定殼體通過卡槽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殼體和第二固定殼體內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中心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殼體的下方安裝有安裝固定底板,且安裝固定底板與第一固定殼體固定連接,所述安裝固定底板內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安裝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殼體前端的下方安裝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殼體內部的外側安裝有固定外邊,所述固定外邊的內側安裝有固定內邊,且固定內邊和固定外邊與第二固定殼體為一體結構,所述固定內邊和固定外邊之間設置有安裝固定槽。優選的,所述第二固定殼體的內部設置有電磁塊安裝槽,所述第一固定殼體的內部設置有第二限位安裝槽。優選的,所述電磁塊安裝槽和第二限位安裝槽的內部的邊角處均安裝有固定圓形墊塊,相鄰所述固定圓形墊塊之間均安裝有固定卡塊,所述固定卡塊的內部設置有固定卡槽。優選的,所述第二固定殼體中間位置處的外側設置有內固定卡槽,所述電磁塊安裝槽下端的兩側均設置有螺栓限位孔。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殼體內部的外側安裝有安裝固定邊,所述安裝固定邊的外側設置有緊密塊,且緊密塊與安裝固定邊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第二限位安裝槽內側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內固定卡邊,所述第二限位安裝槽下方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通過在第一固定殼體和第二固定殼體內部分別設置有安裝固定邊、內固定卡邊、安裝固定槽和內固定卡槽能夠更好的保障安裝限位性能,通過設置有緊密塊能夠更好的保障連接的緊密性能,通過使用固定螺栓進行固定限位,能夠更好的保障拆卸的性能,提升實用性,解決了現有的電流互感器安裝拆卸性能還不夠穩定,殼體的防護性能還不夠完善的問題;2、本技術通過將安裝固定地板安裝在第一固定殼體的下方,能夠更好的保障整體的安裝性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的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第二固定殼體的內部結構圖;圖3為本技術第一固定殼體的內部結構圖。圖中:1、第一固定殼體;2、第二固定殼體;3、安裝固定底板;4、安裝固定孔;5、中心固定槽;6、固定螺栓;7、固定外邊;8、固定內邊;9、安裝固定槽;10、固定卡塊;11、固定卡槽;12、固定圓形墊塊;13、內固定卡槽;14、螺栓限位孔;15、電磁塊安裝槽;16、第二限位安裝槽;17、安裝固定邊;18、緊密塊;19、內固定卡邊;20、固定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請參閱圖1-3,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固定殼體1,第一固定殼體1的后方安裝有第二固定殼體2,且第二固定殼體2與第一固定殼體1通過卡槽連接,連接性能更加簡單便捷,第一固定殼體1和第二固定殼體2內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中心固定槽5,第一固定殼體1的下方安裝有安裝固定底板3,且安裝固定底板3與第一固定殼體1固定連接,結構性能更加完善,安裝固定底板3內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安裝固定孔4,第一固定殼體1前端的下方安裝有固定螺栓6,第二固定殼體2內部的外側安裝有固定外邊7,固定外邊7的內側安裝有固定內邊8,且固定內邊8和固定外邊7與第二固定殼體2為一體結構,固定內邊8和固定外邊7之間設置有安裝固定槽9,能夠更好的保障固定性能。進一步,第二固定殼體2的內部設置有電磁塊安裝槽15,第一固定殼體1的內部設置有第二限位安裝槽16,安裝性能更加簡單完善。進一步,電磁塊安裝槽15和第二限位安裝槽16的內部的邊角處均安裝有固定圓形墊塊12,相鄰固定圓形墊塊12之間均安裝有固定卡塊10,固定卡塊10的內部設置有固定卡槽11,能夠更好的保障限位性能,電磁線圈的安裝性能更加穩定。進一步,第二固定殼體2中間位置處的外側設置有內固定卡槽13,電磁塊安裝槽15下端的兩側均設置有螺栓限位孔14,能夠更好的保障安裝限位性能。進一步,第一固定殼體1內部的外側安裝有安裝固定邊17,安裝固定邊17的外側設置有緊密塊18,且緊密塊18與安裝固定邊17固定連接,固定更加便捷省事。進一步,第二限位安裝槽16內側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內固定卡邊19,第二限位安裝槽16下方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孔20,固定性能更加完善,整體的實用性更高。工作原理:使用時,可以將電磁線圈安裝在第二固定殼體2的內部,將電磁線圈卡在固定卡塊10和固定卡槽11的內部,固定圓形墊塊12能夠更好的保障電磁線圈的穩定性,將第一固定殼體1與第二固定殼體2對齊進行安裝,將安裝固定邊17和內固定卡邊19卡在內固定卡槽13和安裝固定槽9的內部,緊密塊18能夠更好的保障卡槽連接的緊密性能,安裝完成后,使用固定螺栓6穿過固定孔20轉入螺栓限位孔14的內部,能夠更好的保障裝卸的靈活性能,安裝起來更加穩定,電流互感器的性能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固定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殼體(1)的后方安裝有第二固定殼體(2),且第二固定殼體(2)與第一固定殼體(1)通過卡槽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殼體(1)和第二固定殼體(2)內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中心固定槽(5),所述第一固定殼體(1)的下方安裝有安裝固定底板(3),且安裝固定底板(3)與第一固定殼體(1)固定連接,所述安裝固定底板(3)內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安裝固定孔(4),所述第一固定殼體(1)前端的下方安裝有固定螺栓(6),所述第二固定殼體(2)內部的外側安裝有固定外邊(7),所述固定外邊(7)的內側安裝有固定內邊(8),且固定內邊(8)和固定外邊(7)與第二固定殼體(2)為一體結構,所述固定內邊(8)和固定外邊(7)之間設置有安裝固定槽(9)。/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固定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殼體(1)的后方安裝有第二固定殼體(2),且第二固定殼體(2)與第一固定殼體(1)通過卡槽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殼體(1)和第二固定殼體(2)內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中心固定槽(5),所述第一固定殼體(1)的下方安裝有安裝固定底板(3),且安裝固定底板(3)與第一固定殼體(1)固定連接,所述安裝固定底板(3)內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安裝固定孔(4),所述第一固定殼體(1)前端的下方安裝有固定螺栓(6),所述第二固定殼體(2)內部的外側安裝有固定外邊(7),所述固定外邊(7)的內側安裝有固定內邊(8),且固定內邊(8)和固定外邊(7)與第二固定殼體(2)為一體結構,所述固定內邊(8)和固定外邊(7)之間設置有安裝固定槽(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拆卸的電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殼體(2)的內部設置有電磁塊安裝槽(15),所述第一固定殼體(1)的內部設置有第二限位安裝槽(16)。
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畢風雷,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精益開關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