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路由器技術領域,尤其為家用4G網絡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體、散熱架和底座,所述路由器本體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散熱架,所述散熱架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風機與第二風機,所述第一風機對稱分布在第二風機的左右兩側,所述散熱架的左端與右端均固定連接有濾網架,位于上下兩側的所述濾網架之間滑動連接有濾網,所述散熱架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底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的第一風機、第二風機、濾網等構件,可以通過第一風機與第二風機對路由器本體進行散熱,濾網將空氣過濾,避免空氣中的灰塵被吹入路由器本體內,從而減小灰塵在路由器內部的堆積,避免路由器的臟污,增加路由器的散熱效果,延長路由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家用4G網絡路由器
本技術涉及路由器
,具體為家用4G網絡路由器。
技術介紹
路由器是連接兩個或多個網絡的硬件設備,在網絡間起網關的作用,是讀取每一個數據包中的地址然后決定如何傳送的專用智能性的網絡設備,家用路由器就是家用電腦上網用的一種分配器,如果幾家的距離不是很遠又都有電腦,就可以用一根電話線同時上網而不相互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路由器的應用愈加廣泛,因此,對家用4G網絡路由器的需求日益增長。現有的家用4G網絡路由器在使用時灰塵會逐漸堆積,不僅會使路由器臟污,灰塵的堆積還會無法較好的對路由器進行散熱,影響路由器的使用壽命,且路由器放置的地面或桌面無法對路由器的高度進行調整,在使用時存在路由器與放置面接觸過近導致路由器受潮的現象,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家用4G網絡路由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家用4G網絡路由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家用4G網絡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體、散熱架和底座,所述路由器本體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散熱架,所述散熱架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風機與第二風機,所述第一風機對稱分布在第二風機的左右兩側,所述散熱架的左端與右端均固定連接有濾網架,所述濾網架呈上下對稱分布在散熱架左端與右端,位于上下兩側的所述濾網架之間滑動連接有濾網,所述散熱架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內側轉動連接有連接桿,所述底座的底端內側轉動連接有轉動板,所述轉動板對稱分布在底座的底端,所述轉動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防滑塊,所述防滑塊設置在底座的左右兩側。優選的,所述散熱架的左端與右端均開設有氣槽,所述濾網設置在氣槽的一端,所述濾網架對稱分布在氣槽的頂端與底端。優選的,所述濾網架的內側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發條彈簧,所述發條彈簧與轉動桿固定連接,所述濾網的頂端與底端內側開設有卡槽,所述轉動桿設置在卡槽內,位于上方的所述轉動桿的底端與位于下方的轉動桿的底端均設置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與濾網架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連接桿的左端與右端均固定連接有蝸桿,所述轉動板的內側固定連接有蝸輪,所述蝸輪設置在蝸桿的下方,且蝸桿與蝸輪嚙合。優選的,所述連接桿的外端面中心固定連接有轉輪,所述底座的底端面中心開設有固定槽,所述轉輪設置在固定槽的頂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中,通過設置的第一風機、第二風機、濾網等構件,可以通過第一風機與第二風機對路由器本體進行散熱,濾網將空氣過濾,避免空氣中的灰塵被吹入路由器本體內,從而減小灰塵在路由器內部的堆積,避免路由器的臟污,增加路由器的散熱效果,延長路由器的使用壽命。2、本技術中,通過設置的轉動板、蝸輪、蝸桿等構件,可以通過對轉輪的轉動,使連接桿帶動蝸桿轉動,蝸桿通過帶動蝸輪的轉動使轉動板轉動,通過轉動板對裝置進行支撐,使裝置與放置面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減小裝置受潮的可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圖1的A處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圖1的B處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轉動桿安裝結構示意圖。圖中:1-路由器本體、2-散熱架、3-第一風機、4-濾網架、5-濾網、6-轉動桿、7-發條彈簧、8-限位桿、9-底座、10-連接桿、11-轉輪、12-蝸桿、13-蝸輪、14-轉動板、15-防滑塊、16-第二風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家用4G網絡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體1、散熱架2和底座9,所述路由器本體1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散熱架2,所述散熱架2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風機3與第二風機16,這種設置通過第一風機3與第二風機16對路由器本體1的內側進行風流的輸送,加快路由器本體1的散熱,所述第一風機3對稱分布在第二風機16的左右兩側,所述散熱架2的左端與右端均固定連接有濾網架4,所述濾網架4呈上下對稱分布在散熱架2左端與右端,位于上下兩側的所述濾網架4之間滑動連接有濾網5,這種設置通過濾網5對空氣內的灰塵進行過濾,所述散熱架2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內側轉動連接有連接桿10,所述底座9的底端內側轉動連接有轉動板14,所述轉動板14對稱分布在底座9的底端,這種設置通過轉動板14的轉動,可以使轉動板14對裝置進行支撐,所述轉動板14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防滑塊15,這種設置通過防滑塊15避免轉動板14對裝置支撐時發生滑動導致裝置的掉落,所述防滑塊15設置在底座9的左右兩側。所述散熱架2的左端與右端均開設有氣槽,所述濾網5設置在氣槽的一端,所述濾網架4對稱分布在氣槽的頂端與底端,這種設置通過氣槽使散熱架2與外界連通,從而使第一風機3與第二風機16可以將外界的空氣帶動,所述濾網架4的內側轉動連接有轉動桿6,所述轉動桿6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發條彈簧7,所述發條彈簧7與轉動桿6固定連接,所述濾網5的頂端與底端內側開設有卡槽,所述轉動桿6設置在卡槽內,位于上方的所述轉動桿6的底端與位于下方的轉動桿6的底端均設置有限位桿8,所述限位桿8與濾網架4固定連接,這種設置通過發條彈簧7可以帶動轉動桿6轉動,通過轉動桿6與卡槽的卡合可以使轉動桿6對濾網5進行限位,通過限位桿8對轉動桿6的轉動進行限位,所述連接桿10的左端與右端均固定連接有蝸桿12,所述轉動板14的內側固定連接有蝸輪13,所述蝸輪13設置在蝸桿12的下方,且蝸桿12與蝸輪13嚙合,這種設置使連接桿10轉動會帶動蝸桿12轉動,蝸桿12通過與蝸輪13的嚙合帶動轉動板14轉動,所述連接桿10的外端面中心固定連接有轉輪11,所述底座9的底端面中心開設有固定槽,所述轉輪11設置在固定槽的頂端,這種設置方便對轉輪11轉動,從而使轉輪11帶動連接桿10轉動。工作流程:本技術通過外部電源對裝置進行供電,通過裝置內部控制系統對裝置進行控制,首先通過固定槽將轉輪11轉動,轉輪11在轉動時會帶動連接桿10轉動,連接桿10會將蝸桿12帶動,蝸桿12在轉動時通過與蝸輪13的嚙合,帶動蝸輪13隨著蝸桿12轉動,蝸輪13在轉動時會帶動轉動板14轉動,轉動板14在轉動后會對裝置進行支撐,使裝置與放置面存在一定的高度差,通過防滑塊15避免轉動板14在放置面的滑動,通過對轉動板14的轉動角度進行調整,可以實現轉動板14對裝置的支撐高度進行調整,使路由器本體1不會與放置面接觸,減小路由器本體1受潮的可能,在裝置使用時,啟動第一風機3與第二風機16,第一風機3會將外界的空氣帶動,使外界的空氣經過濾網5的過濾后穿過氣槽進入至散熱架2的內側,通過第一風機3帶動空氣在散熱架2的內側流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家用4G網絡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體(1)、散熱架(2)和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本體(1)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散熱架(2),所述散熱架(2)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風機(3)與第二風機(16),所述第一風機(3)對稱分布在第二風機(16)的左右兩側,所述散熱架(2)的左端與右端均固定連接有濾網架(4),所述濾網架(4)呈上下對稱分布在散熱架(2)左端與右端,位于上下兩側的所述濾網架(4)之間滑動連接有濾網(5),所述散熱架(2)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內側轉動連接有連接桿(10),所述底座(9)的底端內側轉動連接有轉動板(14),所述轉動板(14)對稱分布在底座(9)的底端,所述轉動板(14)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防滑塊(15),所述防滑塊(15)設置在底座(9)的左右兩側。/n
【技術特征摘要】
1.家用4G網絡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體(1)、散熱架(2)和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本體(1)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散熱架(2),所述散熱架(2)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風機(3)與第二風機(16),所述第一風機(3)對稱分布在第二風機(16)的左右兩側,所述散熱架(2)的左端與右端均固定連接有濾網架(4),所述濾網架(4)呈上下對稱分布在散熱架(2)左端與右端,位于上下兩側的所述濾網架(4)之間滑動連接有濾網(5),所述散熱架(2)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內側轉動連接有連接桿(10),所述底座(9)的底端內側轉動連接有轉動板(14),所述轉動板(14)對稱分布在底座(9)的底端,所述轉動板(14)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防滑塊(15),所述防滑塊(15)設置在底座(9)的左右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4G網絡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架(2)的左端與右端均開設有氣槽,所述濾網(5)設置在氣槽的一端,所述濾網架(4)對稱分布在氣槽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雨杭,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智配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