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掘進工作面測風傳感器固定裝置,屬于風道測風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掘進工作面測風傳感器固定裝置,包括左風筒和右風筒,右風筒的左側設有縮口段插入左風筒內,縫隙處使用密封膠填縫,左風筒靠近右側邊緣位置設有長條孔,長條孔長度方向平行于左風筒左側邊緣面,長條孔內插入測風傳感器,左風筒和右風筒內表面光滑,左風筒的右側與右風筒的左側之間設有連接部件將兩者緊密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通過可拆卸風筒結構設置皮托管深入風道內,測量風量結果更科學、合理。相比破壞風道插入風道內,不會降低風道結構強度,避免高速風在破口處的侵蝕,皮托管固定牢固,出故障可以更快檢修更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掘進工作面測風傳感器固定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掘進工作面測風傳感器固定裝置,屬于風道測風領域。
技術介紹
地下開采礦山的開拓、準備掘進工作面一般采用局部通風機壓入式通風。局部通風機通過風筒將新鮮風流輸送到掘進工作地點。掘進工作面存在大量的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同時溫度、濕度和氧氣濃度等氣象環境條件也需要通過通風進行有效調節。為了達到最佳調節效果,《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質量標準化要求掘進工作面的風流應該以紊流狀態存在,因為只有紊流狀態的風流才能將掘進工作面存在的粉塵、有毒有害氣體有效稀釋并排除,將掘進工作面的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濕度、氧氣濃度等)調節到理想狀態,不致于掘進工作面因存在有毒有害氣體的物理特性而分層存在的不利因素。但是,目前測風用的儀器都是測量層流狀態的風量,紊流狀態的風流無法用現有的風速表等風速測量設備進行測量。目前測量掘進工作面的風量常用方法是直接用風速表測量局部通風機風筒處的風量,而此處的風流是自由出口風流,不適合測量風量,測量結果僅供參考。GB/T1236-2000/ISO5801:1997《工業通風機用標準風道進行性能試驗》第7條規定風道內平均壓力的測定。其中的7.3第3款規定“當風道流速與通風機進口和出口相當時,則需要特別注意。在這種情況下,孔應位于風道直線處,該處沒有接頭或其他不規則的部分(距上游段1D,下游段0.5D的距離,D為風道直徑)。當風道非常大時,實際上是不能滿足此條件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7.6中規定的皮托管法。”皮托管法需要在風道上打孔安裝皮托管,會破壞風道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掘進工作面測風傳感器固定裝置,解決在風道內設置皮托管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掘進工作面測風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左風筒和右風筒,右風筒的左側設有縮口段插入左風筒內,縫隙處使用密封膠填縫,左風筒靠近右側邊緣位置設有長條孔,長條孔長度方向平行于左風筒左側邊緣面,長條孔內插入測風傳感器,左風筒和右風筒內表面光滑,左風筒的右側與右風筒的左側之間設有連接部件將兩者緊密相連。作為優選,連接部件結構為左風筒的右側與右風筒的左側分別均布多個螺母,螺母上設配套的螺栓,左風筒的右側的螺栓與右風筒的左側的螺栓之間使用鐵絲緊固。作為優選,左風筒的左側與右風筒的右側分別設有法蘭用于連接于風機通風管道上。作為優選,所述長條孔的中部設有橫向孔聯通長條孔和左風筒的右側邊緣。作為優選,左風筒長0.5m,直徑0.6m,右風筒長0.5m,直徑0.6m,右風筒的左側縮口直徑590mm,縮口段寬度為40mm,縮口段設長條孔并與左風筒上的長條孔形狀相同并在左風筒和右風筒相連后重合。本技術的優點在于:通過可拆卸風筒結構設置皮托管深入風道內,測量風量結果更科學、合理。相比破壞風道插入風道內,不會降低風道結構強度,避免高速風在破口處的侵蝕,皮托管固定牢固,出故障可以更快檢修更換。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的左風筒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的右風筒的結構圖。附圖標記:1、左風筒,2、右風筒,3、縮口段,4、長條孔,5、連接部件,6、螺母,7螺栓,8、橫向孔,9法蘭。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掘進工作面測風傳感器固定裝置,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左風筒1和右風筒2,右風筒2的左側設有縮口段3插入左風筒1內,縫隙處使用密封膠填縫。該連接斷面選擇在距下游段約0.83D處,也就是左風筒長度距離。測風斷面布置在距出風口0.5m的位置,也就是右風筒右側位置。左風筒1靠近右側邊緣位置設有長條孔4,長條孔4長度方向平行于左風筒1左側邊緣面,長條孔4內插入測風傳感器。左風筒1和右風筒2內表面光滑,左風筒1的右側與右風筒2的左側之間設有連接部件5將兩者緊密相連。連接部件5結構為左風筒1的右側與右風筒2的左側分別均布多個螺母6,螺母6上設配套的螺栓7,左風筒1的右側的螺栓7與右風筒2的左側的螺栓7之間使用鐵絲緊固。左風筒1的左側與右風筒2的右側分別設有法蘭用于連接于風機通風管道上。長條孔4的中部設有橫向孔8聯通長條孔4和左風筒1的右側邊緣。左風筒1長0.5m,直徑0.6m,右風筒2長0.5m,直徑0.6m,右風筒2的左側縮口直徑590mm,縮口段3寬度為40mm,縮口段3設長條孔4并與左風筒1上的長條孔4形狀相同并在左風筒1和右風筒2相連后重合。本裝置加工圖如圖2、圖3所示,加工所用材料為厚度1.5mm鋼板,左風筒和右風筒兩部分單獨加工,左風筒左邊焊接法蘭,法蘭使用厚度不小于2.0mm鋼板加工。左風筒右邊在距邊緣10mm的圓周上均勻焊接四個內徑10mm的螺母。右風筒左邊在距左邊緣10mm處開始縮口5mm,形成直徑590mm的縮口圓,然后再縮口邊緣再焊接一個相同材質寬度40mm的圓圈形成縮口段。右風筒同樣在右邊部分邊緣縮口位置的圓周上同樣均勻焊接四個內徑10mm的螺母。上述加工焊接部位要求打磨光滑。本裝置連接在局部通風機供風風筒上使用。測風時將沒有破口不漏風的供風風筒連接在左風筒的右端口,然后再長條孔上安裝皮托管和壓差計,并連接壓力傳導膠管,使皮托管和壓差計處于待測狀態。最后將講左風筒右風筒連接起來,用鐵絲將左風筒與右風筒上螺栓捆扎牢固,在漏風的地方用玻璃膠封堵嚴實。利用本裝置進行風量計算,利用伯努利方程計算掘進工作面供風量時,假設風筒風道內的風量(流體)不可壓縮,利用標準皮托管和壓差計測量風道內壓差,利用下面公式計算供風量:式中:Q——掘進工作面供風量,m3/min;S——測風斷面的斷面積,m2;p——測風斷面處壓差,Pa;ρ——風道內空氣密度,kg/m3。長條孔處插入皮托管,皮托管與壓差計測量斷面位置與外部壓差p。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掘進工作面測風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左風筒(1)和右風筒(2),右風筒(2)的左側設有縮口段(3)插入左風筒(1)內,縫隙處使用密封膠填縫,左風筒(1)靠近右側邊緣位置設有長條孔(4),長條孔(4)長度方向平行于左風筒(1)左側邊緣面,長條孔(4)內插入測風傳感器,左風筒(1)和右風筒(2)內表面光滑,左風筒(1)的右側與右風筒(2)的左側之間設有連接部件(5)將兩者緊密相連。/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掘進工作面測風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左風筒(1)和右風筒(2),右風筒(2)的左側設有縮口段(3)插入左風筒(1)內,縫隙處使用密封膠填縫,左風筒(1)靠近右側邊緣位置設有長條孔(4),長條孔(4)長度方向平行于左風筒(1)左側邊緣面,長條孔(4)內插入測風傳感器,左風筒(1)和右風筒(2)內表面光滑,左風筒(1)的右側與右風筒(2)的左側之間設有連接部件(5)將兩者緊密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掘進工作面測風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征是,連接部件(5)結構為左風筒(1)的右側與右風筒(2)的左側分別均布多個螺母(6),螺母(6)上設配套的螺栓(7),左風筒(1)的右側的螺栓(7)與右風筒(2)的左側的螺栓(7)之間使用鐵絲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武永勝,陳晨,鮑沖,鮑清,俞越,萬貴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檢集團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