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柔軟爽滑觸感的亞光涂層,由涂布液輥涂于薄膜上干燥制得,所述涂布液按質量百分數,包括以下組分:水分散性樹脂10?40%,分散溶劑60?90%,開口劑0?3%,消泡劑0?0.2%,爽滑劑0?1%,流平劑0?0.5%,附著力促進劑0.4?5%。該涂層在PET、NY、BOPP和PE膜的表面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在表面滿版涂布或局部涂布后,均獲得優良的亞光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柔軟爽滑觸感的亞光涂層
本專利技術涉及包裝材料封裝的
,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柔軟爽滑觸感的亞光涂層。
技術介紹
在市面上的一些包裝容器中,采用各種色彩絢麗的軟包裝可以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而一些表面采用亞光效果的包裝容器,則給人素雅的感覺。在軟包裝中,具有表面亞光效果的包裝袋采用了表面亞光的塑料薄膜,比如消光BOPP、亞光PET薄膜等。而這些薄膜的表面消光或亞光效果,則是來源于表層均勻分散的不相容的聚合物微?;驘o機物粒子形成。由于分散的微粒相容性差,會出現透明性差、手感粗糙和表面硬度較高的問題。另外,生產工藝的因素決定了這些薄膜在生產時常采用滿版生產。近年來,有一些油墨生產商開發了亞光光油,通常是在樹脂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粒子作為消光粒子,但是涂層表面硬度較高,涂層透明性差,使得里印刷圖案外觀發霧。而且,這種亞光光油只適合涂布于表面張力較高的聚酯薄膜或尼龍薄膜表面,對于BOPP、PE薄膜,該亞光光油附著力較差,導致在運輸儲運的過程中容易擦花。公開號為CN104553147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成型用包裝材料,其具有:由耐熱性樹脂形成的外側基材層、由熱塑性樹脂形成的內側密封層、配設于所述外側基材層與所述內側密封層之間的金屬箔層、及形成于所述外側基材層的與金屬箔層側為相反側的亞光涂層,所述亞光涂層為多層,具備有由樹脂組合物形成的下層,所述樹脂組合物包含含有苯氧基樹脂及聚氨酯樹脂的主劑樹脂、固化劑和固體微粒;和由包含含氟樹脂的樹脂組合物形成的上層。該專利提供的亞光涂層為多層,而且也是采用固體微粒與樹脂搭配,依然存在透明度差和硬度高的問題。因此,如何開發出透明性好和手感良好的涂層材料,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透明性高、手感柔軟滑爽的表面亞光涂層,該涂層在PET、NY、BOPP和PE膜的表面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在表面滿版涂布或局部涂布后,均獲得優良的亞光效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柔軟爽滑觸感的亞光涂層,由涂布液輥涂于薄膜上干燥制得,所述涂布液按質量百分數,包括以下組分:水分散性樹脂10-40%,分散溶劑60-90%,開口劑0-3%,消泡劑0-0.2%,爽滑劑0-1%,流平劑0-0.5%,附著力促進劑0.4-5%;所述水分散性樹脂為聚氨酯樹脂、丙烯酸酯樹脂、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樹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樹脂、有機硅-丙烯酸樹脂、有機硅-聚氨酯樹脂或有機硅-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樹脂的至少一種。按照上述的數據,干樹脂占涂布液的10-40%,分散溶劑體系占涂布液的60-90%,其他助劑如開口劑、消泡劑、爽滑劑、流平劑和附著力增強劑,則占涂布液的0-3%。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在所述水分散性樹脂中,至少有一種樹脂的原生粒徑小于1μm。上述的亞光涂層透明性高,這是由于涂層為全聚合物(全水分散性樹脂),不含或含有很少量的無機微粒,聚合物粒子很小,原因在于采用的樹脂的原生微粒為亞微米級別,即原生微粒粒徑小于1μm。在上述的水分散性樹脂中,其中一種聚合物的玻璃化轉變溫度≤20℃。水分散性樹脂的玻璃化溫度較低,在常溫下為高彈性狀態或橡膠態。眾多的亞微米級原生微粒團聚在一起形成團簇,然后很多團簇一起形成涂層。由于原生微粒之間存在縫隙,擠壓可以產生較多的變形,再加上在高彈性狀態或橡膠態的聚合物比較軟,所以手感涂層表面柔軟。由于眾多聚合物微粒具有漫反射功能,達到表面亞光的效果。在涂層中,含有與PET、NY、BOPP和PE薄膜的表面活性基團作用的活性基團,相互作用持久,使得涂層在薄膜表面具有良好的附著力。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分散溶劑為水、乙醇、異丙醇或正丙醇中的至少兩種。分散溶劑采用水、乙醇、異丙醇或正丙醇中的至少兩種,形成水溶性的分散體系。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開口劑為聚乙烯蠟,聚丙烯蠟、聚酰胺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蠟、棕櫚蠟、蒙旦蠟或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種。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開口劑的D50粒徑為0.7-2.0μm。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消泡劑為有機硅消泡劑、丙烯酸酯消泡劑或礦物油消泡劑中的一種。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爽滑劑為有機硅爽滑劑或石蠟乳液,所述流平劑為有機硅流平劑、丙烯酸酯流平劑或聚醚流平劑中的一種。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附著力增強劑為異氰酸酯、硅烷偶聯劑、鈦酸偶聯劑、聚氨酯樹脂、丙烯酸酯樹脂、甲基丙烯酸酯樹脂或氮丙啶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上述的開口劑、消泡劑、爽滑劑、流平劑和附著力增強劑為涂布液中的助劑;在該助劑中,少量的有機硅單體聚合在一起,使得聚合物涂層手感爽滑。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亞光涂層由涂布液涂布于PET薄膜干燥制得,所述涂布液,按重量份數,由以下組分組成:聚氨酯A90份,聚氨酯C10份,水35份,異丙醇35份,聚乙烯蠟乳液4份有機硅消泡劑0.1份有機硅爽滑劑0.8份流平劑有機硅流平劑0.5份附著力促進劑氮丙啶化合物2份;所述聚氨酯A為白色水分散液,其玻璃化轉變溫度為10℃和36℃,粒子原生粒徑為0.6~1μm,其固含為50%;所述聚氨酯C為半透明白色水分散液,其玻璃化轉變溫度為12℃,粒子原生粒徑為0.4μm,其固含為40%。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薄膜為PET、NY、BOPP或PE薄膜。在涂層中,水分散性樹脂及其他聚合物,含有與上述薄膜的表面活性基團作用的活性基團,相互作用持久,因而與PET、NY、BOPP和PE薄膜的表面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將上述的涂布液采用網紋輥涂布一次涂布到PET薄膜上,經過烘箱干燥,在薄膜表面形成附著力良好、透明性高的表面亞光涂層,使該薄膜表面具有柔軟爽滑的手感。涂層在薄膜形成的厚度為1.2-6.0μm,涂層越厚,手感越柔軟。涂層的靜/動表面摩擦系數≤0.4?;谏鲜龅募夹g方案,本專利技術取得的技術效果為:(1)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具有柔軟爽滑觸感的亞光涂層,采用優選的水分散性樹脂、分散溶劑和助劑進行復配,采用水溶液涂布的方式,配合少量的醇類,可以在烘箱中有效干燥,干凈環保,克服溶劑型亞光油存在溶劑殘留的問題。(2)本專利技術的具有柔軟爽滑觸感的亞光涂層,涂布液中含有與PET、NY、BOPP和PE薄膜的表面活性基團作用的活性基團,使得涂層在薄膜的表面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在表面滿版涂布或局部涂布后,均獲得優良的亞光效果,而且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使得圖案顏色飽滿。(3)本專利技術的具有柔軟爽滑觸感的亞光涂層,通過對水分散性樹脂的玻璃化溫度以及樹脂的原生微粒粒徑進行控制,使涂層在常溫下為高彈性狀態或橡膠態,且擠壓可以產生較多的變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具有柔軟爽滑觸感的亞光涂層,由涂布液輥涂于薄膜上干燥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液按質量百分數,包括以下組分:/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柔軟爽滑觸感的亞光涂層,由涂布液輥涂于薄膜上干燥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液按質量百分數,包括以下組分:
所述水分散性樹脂為聚氨酯樹脂、丙烯酸酯樹脂、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樹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樹脂、有機硅-丙烯酸樹脂、有機硅-聚氨酯樹脂或有機硅-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樹脂的至少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亞光涂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分散性樹脂中,至少有一種樹脂的原生粒徑小于1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亞光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溶劑為水、乙醇、異丙醇或正丙醇中的至少兩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亞光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劑為聚乙烯蠟,聚丙烯蠟、聚酰胺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蠟、棕櫚蠟、蒙旦蠟或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亞光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劑的D50粒徑為0.7-2.0μ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亞光涂層,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潤財,吳奇,張羽,朱妙清,蔣建中,高虎,
申請(專利權)人:惠州寶柏包裝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