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在側翼下設計了泡沫敷料,使得墊襯無須人工裁剪、使用更加方便簡單、安全舒適;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包括輸液針、針柄、針翼、延長管、拇指夾和接頭,呈直角彎折的輸液針尾部貫穿針柄并在針柄內部與延長管一端相連接,延長管上安裝有拇指夾和接頭,兩個針翼對稱設置并分別連接在針柄的兩側,每個所述針翼的底面固定粘接設有塊狀的泡沫敷料,所述泡沫敷料的底面上鋪設有防粘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主要應用于臨床輸液港患者輸液穿刺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
本技術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屬于醫療用具
技術介紹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簡稱輸液港,在使用輸液港時需使用專用蝶翼無損傷針(簡稱蝶翼針)進行穿刺輸液,因其針尖有一個折返點,針尖的斜面不會削切注射座底部,防止損傷隔膜造成漏液。蝶翼針由輸液針、針柄、兩針翼、延長管、拇指夾、接頭組成。針頭與針柄成90°角,穿刺后針頭約有0.3-0.5cm的部分留在皮膚表面,針柄平鋪于皮膚上,一般使用紗布襯在蝶翼針兩側翼下方,再貼透明敷貼來固定蝶翼針。長時間留置時,兩側針翼對皮膚壓迫容易造成皮膚壓傷;針頭與針柄成90°角,穿刺后仍有部分針頭留在皮膚表面,容易造成斷針。因此,穿刺后需在蝶翼針側翼下方墊敷料,來達到保護局部皮膚,同時增加患者舒適度。而在臨床操作中,通常將醫用紗布人工裁剪成大小合適的敷料,墊襯與蝶翼針側翼下方,再貼上專用透明敷貼來保護蝶翼針。而人工裁剪墊襯紗布,有時會因裁剪的方法、手法不正確造成大小不合適;有些裁剪后毛邊較粗糙,毛絮較多,影響敷貼的貼合度;裁剪步驟操增加了護士工作量;裁剪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格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裁剪剩下的紗布形成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在側翼下設計了泡沫敷料,使得墊襯無須人工裁剪、使用更加方便簡單,更能保證無菌安全,制造成本較低、安全舒適,既達到了保護蝶翼針下方皮膚的目的,又不遮擋穿刺點,符合規范要求。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包括輸液針、針柄、針翼、延長管、拇指夾和接頭,呈直角彎折的輸液針尾部貫穿針柄并在針柄內部與延長管一端相連接,延長管上安裝有拇指夾和接頭,兩個針翼對稱設置并分別連接在針柄的兩側,每個所述針翼的底面固定粘接設有塊狀的泡沫敷料,所述泡沫敷料與針翼相對的底面上鋪設有防粘紙。所述的防粘紙遠離針柄的一側設有突出于泡沫敷料之外的撕口。所述泡沫敷料為醫用抗過敏泡沫材料制作。所述泡沫敷料的厚度為0.7-0.9cm。所述泡沫敷料的面積不小于其上所粘貼的針翼的面積。本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直接在蝶翼針的針翼下面粘合設置泡沫敷料,實現蝶翼針的自身墊襯效果,一次性包裝、生產、使用,替代了裁剪醫用紗布的流程,泡沫敷料接觸皮膚的舒適度比醫用紗布更強,在留置時間較長的情況下,不僅減少了因摩擦造成的不適感,還為醫護人員減少了更換紗布敷料的工作;泡沫敷料面積不小于其上所粘貼的針翼的面積,避免針翼邊緣接觸到皮膚,造成皮膚損傷。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輸液針,2為針柄,3為針翼,4為延長管,5為泡沫敷料,6為防粘紙,7為撕口。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中的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技術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包括輸液針1、針柄2、針翼3、延長管4、拇指夾和接頭,呈直角彎折的輸液針1尾部貫穿針柄2并在針柄2內部與延長管4一端相連接,延長管4上安裝有拇指夾和接頭,兩個針翼3對稱設置并分別連接在針柄2的兩側,每個所述針翼3的底面固定粘接設有塊狀的泡沫敷料5,所述泡沫敷料5與針翼3相對的底面上鋪設有防粘紙6。所述的防粘紙6遠離針柄2的一側設有突出于泡沫敷料5之外的撕口7。所述泡沫敷料為醫用抗過敏泡沫材料制作。所述泡沫敷料5的厚度為0.7-0.9cm。所述泡沫敷料5的面積不小于其上所粘貼的針翼3的面積。本技術的使用方法:穿刺時,手指把針翼3捏攏,使兩針翼3垂直于針柄2,手指捏著泡沫敷料5的底面,手指接觸面為防粘紙6,進行穿刺;輸液針1針頭穿刺后約有0.3-0.5cm的部分留在皮膚表面,穿刺后回抽血液,確認輸液針1的針頭在輸液港內,使用生理鹽水脈沖方式沖管,然后使針柄2平鋪于皮膚上,擺放合適位置,指尖捏住兩個防粘紙6的撕口7,從撕口7處撕去兩針翼3下方泡沫敷料5底面的防粘紙6,再把泡沫敷料5直接平鋪在針柄2周圍的皮膚上,接著用專用透明敷貼,固定、覆蓋蝶翼針,即可完成蝶翼針穿刺術。本技術在穿刺輸液時有以下優點:1、泡沫敷料5頂面已一次性黏貼于針翼3下方,穿刺成功后,只需去除泡沫敷料5上的防粘紙6,便可貼于皮膚表面上;2、蝶翼針的針翼3下面的泡沫敷料5為醫用型泡沫,具有抗過敏、親膚,預防壓傷皮膚的作用,且透氣好、簡單美觀、成本低,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3、泡沫敷料5為設計好的大小、厚度(最優為0.8cm),其彈性好,厚度大于輸液針的針頭留置在皮膚外的部分(0.3-0.5cm),具有較強的穩固性;4、蝶翼針及其針翼3下的泡沫敷料5、防粘紙6為一次性生產,按照針翼3大小生產匹配的泡沫敷料5,大小使用合適,以達到保護局部皮膚的作用;5、由于蝶翼針上直接生產的泡沫敷料,避免了穿刺輸液時裁剪墊襯紗布導致的感染發生,且由于取消人工裁剪,減少了操作過程中不必要的操作,節約工作量;6、節約成本,原先操作時需使用剪刀將大塊的紗布裁剪成合適大小,不僅浪費了敷料,同時使用后的剪刀需重復消毒利用,浪費資源;7、泡沫敷料5直接設計于針翼3下面,不影響穿刺點觀察,符合規范要求;8、泡沫敷料5底面的防粘紙6有效隔絕了穿刺時手接觸到泡沫敷料5,且防粘紙6設計有突出的撕口7,易于撕開操作,使用方便;9、泡沫敷料為一次性生產設計,與針翼3邊緣貼合,針翼3與泡沫敷料5之間相容性好,再使用專用透明敷貼固定、覆蓋蝶翼針,避免貼膜周邊發生卷邊;10、貼膜與泡沫敷料間密封性較好,一次性生產設計好的泡沫敷料5邊緣整齊、約等于針翼3大小,避免了裁剪墊襯紗布時,不可控裁剪的紗布塊大小以及紗布塊周圍的絮絮柳柳,紗布塊過大、邊緣毛絮多則影響專用透明敷貼(10×12cm)與皮膚的貼合度。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技術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包括輸液針(1)、針柄(2)、針翼(3)、延長管(4)、拇指夾和接頭,呈直角彎折的輸液針(1)尾部貫穿針柄(2)并在針柄(2)內部與延長管(4)一端相連接,延長管(4)上安裝有拇指夾和接頭,兩個針翼(3)對稱設置并分別連接在針柄(2)的兩側,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針翼(3)的底面固定粘接設有塊狀的泡沫敷料(5),所述泡沫敷料(5)底面上鋪設有防粘紙(6)。/n
【技術特征摘要】
1.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包括輸液針(1)、針柄(2)、針翼(3)、延長管(4)、拇指夾和接頭,呈直角彎折的輸液針(1)尾部貫穿針柄(2)并在針柄(2)內部與延長管(4)一端相連接,延長管(4)上安裝有拇指夾和接頭,兩個針翼(3)對稱設置并分別連接在針柄(2)的兩側,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針翼(3)的底面固定粘接設有塊狀的泡沫敷料(5),所述泡沫敷料(5)底面上鋪設有防粘紙(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墊襯的改良型蝶翼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立娟,王玉琳,李仲華,李愛民,楊利杰,李莊,
申請(專利權)人:李立娟,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