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涉及自然災害預防設備技術領域,包括防水套,所述防水套為半圓套,所述防水套的底部對稱安裝有行走筒,所述行走筒與防水套連通,所述防水套的內壁一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板,所述防水套的外側開設有圓環槽,所述圓環槽的內壁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與弧形板固定連接,所述限位環貫穿圓環槽并且延伸至圓環槽的外部,所述限位環的外側通過連接裝置連接有彈性板。該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能夠增加行人的穩定性,避免行走在水中由于漂浮重心不穩而導致跌倒,具備了較好的保護能力,能夠減輕水中漂浮物對行人的撞擊,同時能夠省力,節省行人在水中行走時的體力消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自然災害預防設備
,具體為一種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
技術介紹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每年因暴雨或洪水引發的城市內澇造成人員傷亡的事件時有發生。在發生城市內澇時,交通工具容易進水發生故障,導致出行十分不方便。行人可穿戴防水服出行,但是在水中容易漂浮重心不穩,行走容易跌倒,不具備保護能力,容易受到水中的漂浮物的撞擊受到傷害,同時在水中行走容易被水流卸力,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能夠增加行人的穩定性,避免行走在水中由于漂浮重心不穩而導致跌倒,具備了較好的保護能力,能夠減輕水中漂浮物對行人的撞擊,同時能夠省力,節省行人在水中行走時的體力消耗。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包括防水套,所述防水套為半圓套,所述防水套的底部對稱安裝有行走筒,所述行走筒與防水套連通,所述防水套的內壁一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板,所述防水套的外側開設有圓環槽,所述圓環槽的內壁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與弧形板固定連接,所述限位環貫穿圓環槽并且延伸至圓環槽的外部,所述限位環的外側通過連接裝置連接有彈性板,所述彈性板為圓弧板,并且所述彈性板向靠近防水套的方向凹陷,所述彈性板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所述防水套的內壁遠離弧形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推進氣囊,所述推進氣囊靠近弧形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推背板,所述推背板的兩端均與弧形板滑動連接,所述行走筒的內壁遠離推進氣囊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控制氣囊,所述控制氣囊與推進氣囊連通,所述防水套和行走筒靠近弧形板的一側均安裝有防撞裝置。優選的,所述連接裝置包括安裝框,所述安裝框與限位環滑動連連接,所述安裝框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金屬彈片,所述安裝框的頂部位于金屬彈片的下方開設有卡塊槽,所述金屬彈片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卡塊,所述卡塊貫穿卡塊槽并且延伸至安裝框的內部,所述限位環的頂部遠離弧形板的一側對稱開設有與卡塊相適配的卡槽,將安裝框沿著限位環滑動,直至移動到限位環的后方固定,行人在防水套內部行走移動時后方通過彈性板與地面支撐,被水流沖擊時防水套向后擠壓彈性板,彈性板彎曲產生形變進行緩沖,然后由于彈性板彎曲后產生的彈力向前推動防水套以及內部的行人向前恢復身體平衡,增加了裝置受到沖擊時的緩沖能力,使裝置更加穩定,能夠避免行走在水中由于漂浮重心不穩而導致跌倒。優選的,所述金屬彈片的底部對稱安裝有卡位彈簧,所述卡位彈簧遠離金屬彈片的一端與安裝框固定連接,所述安裝框的頂部靠近金屬彈片的位置安裝有控制裝置。優選的,所述控制裝置包括轉動框,所述轉動框與安裝框轉動連接,所述轉動框的頂部安裝有旋鈕,所述旋鈕的底部貫穿轉動框并且與安裝框轉動連接,所述轉動框的底部遠離旋鈕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弧形塊,所述弧形塊與金屬彈片滑動連接,卡位彈簧將金屬彈片支撐抬起,卡塊隨著金屬彈片抬起,防水套移動時安裝框沿著限位環轉動,當安裝框移動到卡槽處時轉動旋鈕,旋鈕帶動轉動框轉動,弧形塊擠壓金屬彈片,金屬彈片被向下擠壓后帶動卡塊下降到卡槽內,安裝框被卡槽阻擋后無法繼續移動,能夠靈活的調整支撐腿的位置,使裝置的操作更加方便,能夠根據需要調整支撐腿的位置。優選的,所述防撞裝置包括弧形片,所述弧形片均勻安裝有防水套和行走筒靠近弧形板的一側,所述弧形片與防水套和行走筒均為滑動連接,所述行走筒的內壁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繩,所述連接繩貫穿行走筒和弧形片,所述弧形片之間通過連接繩連接,所述連接繩遠離行走筒的一端與弧形板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弧形片的兩端均開設有彈簧槽,所述彈簧槽的兩側之間通過省力彈簧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行走筒的內壁底部固定連接有橡膠板,所述連接繩的底部與橡膠板固定連接,行人在防水套內部移動,水中的漂浮物撞擊弧形片,弧形片擠壓防水套和行走筒后向后側凹陷,帶動連接繩向防水套內部移動,連接繩向上拉扯橡膠板,腳部向下踩橡膠板就能夠防止連接繩和弧形片向防水套內部凹陷,弧形片不向防水套內部凹陷就無法撞擊防水套內部的行人,使裝置具備了良好的保護能力,能夠減輕水中漂浮物對行人的撞擊。優選的,所述行走筒的內壁兩側之間靠近保護裝置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擠壓板,所述擠壓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橫板,所述擠壓板和橫板之間為圓弧設計,所述橫板與行走筒的內壁滑動連接,從上方進入防水套,雙腳插入行走筒內部,前進時腿部向前用力推動擠壓板,擠壓板將控制氣囊內部的空氣擠入推進氣囊內部后體積變小,行走筒被腿推動前移,推進氣囊體積變大后推動推背板前的身體前移,腿不再推動擠壓板后推進氣囊內部的空氣重新進入控制氣囊內部,推進氣囊內的氣體減少,防水套外部的水擠壓防水套和推進氣囊,防水套和推進氣囊別擠壓向內凹陷,水流占據防水套凹陷進去的區域,水流向防水套凹陷位置流動時產生對防水套的沖擊力,推動防水套向前移動,能夠利用裝置內部的形狀變化控制水的流動,使水產生推力推動裝置前進,能夠幫助行走在水中行走,減少行走時的體力消耗,行人使用裝置移動時擠壓內部的氣囊緩沖,使裝置具備了良好的緩沖能力,增加裝置使用時的舒適性。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該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能夠利用裝置內部的形狀變化控制水的流動,使水產生推力推動裝置前進,能夠幫助行走在水中行走,減少行走時的體力消耗。(2)、該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行人使用裝置移動時擠壓內部的氣囊緩沖,使裝置具備了良好的緩沖能力,增加裝置使用時的舒適性。(3)、該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增加了裝置受到沖擊時的緩沖能力,使裝置更加穩定,能夠避免行走在水中由于漂浮重心不穩而導致跌倒。(4)、該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能夠靈活的調整支撐腿的位置,使裝置的操作更加方便,能夠根據需要調整支撐腿的位置。(5)、該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使裝置具備了良好的保護能力,能夠減輕水中漂浮物對行人的撞擊。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側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頂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行走筒內部剖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圖3中的A處結構放大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連接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防水套、2-行走筒、3-弧形板、4-圓環槽、5-限位環、6-連接裝置、601-安裝框、602-金屬彈片、603-卡塊槽、604-卡塊、605-卡槽、606-卡位彈簧、607-控制裝置、6071-轉動框、6072-旋鈕、6073-弧形塊、7-彈性板、8-萬向輪、9-推進氣囊、10-推背板、11-控制氣囊、12-防撞裝置、121-弧形片、122-連接繩、123-彈簧槽、124-省力彈簧、13-橡膠板、14-擠壓板、15-橫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包括防水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1)為半圓套,所述防水套(1)的底部對稱安裝有行走筒(2),所述行走筒(2)與防水套(1)連通,所述防水套(1)的內壁一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板(3),所述防水套(1)的外側開設有圓環槽(4),所述圓環槽(4)的內壁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環(5),所述限位環(5)與弧形板(3)固定連接,所述限位環(5)貫穿圓環槽(4)并且延伸至圓環槽(4)的外部,所述限位環(5)的外側通過連接裝置(6)連接有彈性板(7),所述彈性板(7)為圓弧板,并且所述彈性板(7)向靠近防水套(1)的方向凹陷,所述彈性板(7)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8),所述防水套(1)的內壁遠離弧形板(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推進氣囊(9),所述推進氣囊(9)靠近弧形板(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推背板(10),所述推背板(10)的兩端均與弧形板(3)滑動連接,所述行走筒(2)的內壁遠離推進氣囊(9)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控制氣囊(11),所述控制氣囊(11)與推進氣囊(9)連通,所述防水套(1)和行走筒(2)靠近弧形板(3)的一側均安裝有防撞裝置(12)。/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包括防水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1)為半圓套,所述防水套(1)的底部對稱安裝有行走筒(2),所述行走筒(2)與防水套(1)連通,所述防水套(1)的內壁一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板(3),所述防水套(1)的外側開設有圓環槽(4),所述圓環槽(4)的內壁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環(5),所述限位環(5)與弧形板(3)固定連接,所述限位環(5)貫穿圓環槽(4)并且延伸至圓環槽(4)的外部,所述限位環(5)的外側通過連接裝置(6)連接有彈性板(7),所述彈性板(7)為圓弧板,并且所述彈性板(7)向靠近防水套(1)的方向凹陷,所述彈性板(7)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8),所述防水套(1)的內壁遠離弧形板(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推進氣囊(9),所述推進氣囊(9)靠近弧形板(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推背板(10),所述推背板(10)的兩端均與弧形板(3)滑動連接,所述行走筒(2)的內壁遠離推進氣囊(9)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控制氣囊(11),所述控制氣囊(11)與推進氣囊(9)連通,所述防水套(1)和行走筒(2)靠近弧形板(3)的一側均安裝有防撞裝置(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6)包括安裝框(601),所述安裝框(601)與限位環(5)滑動連連接,所述安裝框(6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金屬彈片(602),所述安裝框(601)的頂部位于金屬彈片(602)的下方開設有卡塊槽(603),所述金屬彈片(60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卡塊(604),所述卡塊(604)貫穿卡塊槽(603)并且延伸至安裝框(601)的內部,所述限位環(5)的頂部遠離弧形板(3)的一側對稱開設有與卡塊(604)相適配的卡槽(60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城市內澇用水中行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彈片(602)的底部對稱安裝有卡位彈簧(606),所述卡位彈簧(606)遠離金屬彈片(602)的一端與安裝框(601)固定連接,所述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水平,
申請(專利權)人:李水平,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