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加濕器除垢領域,更具體地,公開了一種簡易除垢裝置,包括殼體組件,所述殼體組件設置為啞鈴形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除垢裝置,將殼體組件設置為啞鈴形狀,并且殼體組件由中間連接件和端部連接件組成,通過切割端部連接件,使端部連接件具有形成殼體組件端面的所述弧面以及連接弧面與中間連接件的半球面,減少了與待除垢機構接觸死角的同時使該除垢裝置更容易滾動,在殼體組件內設置帶有吸附孔的鋼絲件與殼體組件上的網孔配合,提高該除垢裝置對水垢的吸附性,達到全面清除水垢的效果。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簡易除垢裝置
本技術涉及加濕器除垢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簡易除垢裝置。
技術介紹
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都有一定硬度,在加熱硬度較高的水時,鈣離子和鎂離子的不溶性鹽類成分,如碳酸鈣和碳酸鎂等就會從水中被析出,粘附在加濕器的加熱鍋爐內表面形成水垢。水垢的危害很多,不僅會使加熱器的熱傳導系數(shù)降低,能耗增大,而且還會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行,嚴重時還會引起設備發(fā)生爆炸。目前市面上的除垢方法有很多,大致分為化學除垢和物理除垢,化學除垢的原理是根據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氫氧化鎂,它們可以和酸起化學變化。根據這個原理,在待除垢設備加入食醋(主要成分CH3COOH,有機酸-醋酸)并加熱,就能分解部分水垢。利用鹽酸(HCl,一種強酸)酸性比食醋酸性強的原理,用來消除水垢能達到更有效果,但是由于鹽酸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并且和鋁(Al)容易起反應,在操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在對設備進行除水垢的時候更愿意采用物理除垢方法。物理除垢方法很多,在加熱式加濕器上,用的比較多的是,在發(fā)熱鍋爐中,放置一個圓球形的除垢球,當水沸騰時,除垢球在發(fā)熱鍋爐中隨機滾動,不給水垢成份的物質停留沉積的機會,從而破壞了水垢形成機制,達到除垢的目的,如專利CN201210442953,公開的一種帶網孔表層的清洗除垢球,該清洗除垢球是由內球和網孔表層組成,內球和網孔表層均由彈性材料制成,內球的外表面與網孔表層的內表面連接為一體,清洗除垢球的外表面采用致密表面;網孔表層為成密集網狀布置多個孔的網孔殼狀結構,網孔表層的各網孔之間的實體部分為可刮蹭待清洗除垢表面而獲得清洗除垢功效的網孔隔片。雖然該清洗除垢球能有效的清除水垢,但是由于該清洗除垢球的形狀設置為球形,球形的除垢裝置,因外形和發(fā)熱盤碰撞接觸不全面,導致發(fā)熱盤的周邊一圈清洗除垢球接觸不到,導致發(fā)熱鍋爐周邊一圈,還是會有水垢形成的情況發(fā)生,無法使發(fā)熱鍋爐中的水垢被完全清除。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旨在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至少一種不足,提供一種簡易除垢裝置,解決現(xiàn)有除垢球與待清洗機構的接觸死角過大致使除垢效果不佳的問題,達到全面清除水垢的效果。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簡易除垢裝置,包括殼體組件,所述殼體組件設置為啞鈴形狀。本技術的殼體組件設置為啞鈴形狀,啞鈴形狀的殼體組件中間小,兩端大,能夠更好地貼合待清洗機構,尤其是待清洗機構的底部與側壁構成的拐角處。通過該殼體組件兩端與待清洗機構的貼合式接觸,避免和傳統(tǒng)的清洗除垢球一樣存在大面積的接觸死角,通過該除垢裝置的無序滾動,從而達到減少水垢形成的機會,進而達到全面清除水垢的效果。進一步的,為了減小該除垢裝置與待清洗機構的接觸面積,增大該除垢裝置與待清洗機構接觸點的壓力,所述殼體組件的端面設置為弧面。進一步的,所述弧面的半徑r大于殼體組件端面的徑向尺寸L,通過設置該除垢裝置的弧面的半徑r大于殼體組件端面的徑向尺寸L,保證L/r≤1,不僅能使弧面與待清洗機構的接觸點壓力最大,提高除垢的有效性,還能減小該除垢裝置與待清洗機構的接觸死角,提高除垢的全面性。本技術中,所述弧面上設置若干網孔,所述網孔之間的實體部分為可刮蹭待清洗除垢表面而獲得清除除垢功效的網孔隔片。在該除垢裝置中,主要通過弧面上若干網孔隔片在除垢過程中對待清洗機構的表面進行剮蹭,網孔隔片通過切割得來,為了使水垢能被有效的刮除,網孔隔片保留一定的鋒利性。進一步的,所述殼體組件的側面上設置若干網孔。殼體組件的側面設置網孔使水垢能充分進入到殼體組件里面,方便該除垢裝置吸附水垢,進一步提高該裝置的除垢功能。本技術中,所述殼體組件內設置鋼絲體。鋼絲體增加了該除垢裝置的重量,避免該除垢裝置在除垢過程中一直浮在液體表面的情況發(fā)生,并且使該除垢裝置沉入液體之中接觸到待清洗機構的底部,達到除垢的全面性。進一步的,所述鋼絲體由鋼絲無序纏繞而成,形成有若干吸附孔。吸附孔用于吸附水垢,并且在除垢過程中能使液體流進鋼絲體,進一步的增加了該除垢裝置的重量。本技術中,所述殼體組件包括中間連接件和端部連接件,所述中間連接件兩端分別連接有端部連接件,所述端部連接件具有形成殼體組件端面的所述弧面以及連接弧面與中間連接件的半球面,所述弧面與半球面相接處所在平面與中間連接件端面平行。為了減小該除垢裝置與待清洗機構的摩擦面積,中間連接件的徑向尺寸需比端部連接的徑向尺寸小。端部連接件具有形成殼體組件端面的所述弧面以及連接弧面與中間連接件的半球面,是因為半球面更有利于該除垢裝置在待清洗機構中滾動,提高了該除垢裝置的靈活性。本技術中,所述網孔大小不同。在殼體組件的側邊設置大網孔,方便液體進入到殼體組件中,增加該除垢裝置重量的同時更方便鋼絲體吸附水垢,在所述弧面上通過大網孔和小網孔的組合,更有利于該除垢裝置的除垢功能。本技術中,所述殼體組件由彈性材料制成。采用彈性材料制成的除垢裝置,不僅不會對待清洗機構的內表面造成實際性的傷害,還能提高除垢裝置的靈活性。本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除垢裝置,將殼體組件設置為啞鈴形狀,減少了與待除垢機構接觸死角的同時使該除垢裝置更容易滾動,在殼體組件內設置帶有吸附孔的鋼絲件與殼體組件上的網孔配合,提高該除垢裝置對水垢的吸附性,達到全面清除水垢的效果。通過切割組成殼體組件的端部連接件,使端部連接件具有形成殼體組件端面的所述弧面以及連接弧面與中間連接件的半球面,進一步提高除垢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3為本技術殼體組件的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內部結構圖。附圖標記說明:殼體組件01,弧面02,弧面半徑r,殼體組件端面的徑向尺寸L,大網孔05,網孔隔片06,綱絲體07,吸附孔08,中間連接件09,半球面10,端部連接件11,中間連接件的徑向尺寸d,小網孔13,網孔15。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以下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的用于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簡易除垢裝置,包括殼體組件01,所述殼體組件01設置為啞鈴形狀。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殼體組件01設置為啞鈴形狀,啞鈴形狀的殼體組件01中間小,兩端大,能夠更好地貼合待清洗機構,尤其是待清洗機構的底部與側壁構成的拐角處。通過該殼體組件01兩端與待清洗機構的貼合式接觸,避免和傳統(tǒng)的清洗除垢球一樣存在大面積的接觸死角,通過該除垢裝置的無序滾動,從而達到減少水垢形成的機會,進而達到全面清除水垢的效果。進一步的,為了減小該除垢裝置與待清洗機構的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簡易除垢裝置,包括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組件設置為啞鈴形狀。/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簡易除垢裝置,包括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組件設置為啞鈴形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除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組件的端面設置為弧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簡易除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的半徑r大于殼體組件端面的徑向尺寸L。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簡易除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上設置若干網孔,所述網孔之間的實體部分為可刮蹭待清洗除垢表面而獲得清除除垢功效的網孔隔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除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組件的側面上設置若干網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簡易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林壽明,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順德區(qū)拓維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