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軌道車輛和軌道交通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軌道交通
,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軌道車輛和軌道交通系統。
技術介紹
相關技術中的一些軌道交通系統,軌道車輛的轉向架上通過導向輪帶動走行輪轉向,對列車進行導向。相關技術中的導向輪與軌道之間的壓力迫使構架旋轉,利用導向框和回轉支承等實現力的傳遞,帶動走行輪轉向,進而實現導向,此時,導向輪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和摩擦力,且走行輪無法及時跟隨導向輪轉向,進一步增大導向輪承受的壓力和摩擦力,轉彎不方便,且轉彎半徑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所述轉向架轉向靈活,轉彎半徑小。本專利技術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轉向架的軌道車輛。本專利技術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軌道車輛的軌道交通系統。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的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包括:導向框架,所述導向框架包括至少兩個第一縱臂和至少一個第一橫拉桿,兩個所述第一縱臂沿橫向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第一橫拉桿的橫向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縱臂轉動連接,其中,每個所述第一縱臂分別與至少一個走行輪相連,每個所述第一縱臂上分別安裝有至少一個所述導向輪;連接機構,所述第一縱臂通過所述連接機構帶動所述走行輪轉動。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通過設置至少兩個第一縱臂,并在兩個第一縱臂之間連接第一橫拉桿構成轉向四邊形,導向輪承受的壓力和摩擦力小,能夠及時帶動走行輪轉向,轉向靈活,轉彎半徑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2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導向框架(1),所述導向框架(1)包括至少兩個第一縱臂(11)和至少一個第一橫拉桿(12),兩個所述第一縱臂(11)沿橫向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第一橫拉桿(12)的橫向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縱臂(11)轉動連接,其中,每個所述第一縱臂(11)分別與至少一個走行輪(1021)相連,每個所述第一縱臂(11)上分別安裝至少一個導向輪(2);/n連接機構(3),所述第一縱臂(11)通過所述連接機構(3)帶動所述走行輪(1021)轉動。/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導向框架(1),所述導向框架(1)包括至少兩個第一縱臂(11)和至少一個第一橫拉桿(12),兩個所述第一縱臂(11)沿橫向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第一橫拉桿(12)的橫向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縱臂(11)轉動連接,其中,每個所述第一縱臂(11)分別與至少一個走行輪(1021)相連,每個所述第一縱臂(11)上分別安裝至少一個導向輪(2);
連接機構(3),所述第一縱臂(11)通過所述連接機構(3)帶動所述走行輪(1021)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縱臂(11)通過所述連接機構(3)帶動所述走行輪(1021)同步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3)包括:
至少一個第二橫拉桿(32),所述第二橫拉桿(32)的橫向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縱臂(11)和所述走行輪(1021)轉動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3)還包括:
至少兩個第二縱臂(31),兩個所述第二縱臂(31)沿橫向方向間隔設置,其中一個所述第二縱臂(31)與所述第一縱臂(11)相連,另一個所述第二縱臂(31)與所述走行輪(1021)相連,所述第二橫拉桿(32)的橫向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二縱臂(31)轉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框架(1)還包括:
豎臂(13),每個所述第一縱臂(11)上分別固設有至少一個所述豎臂(13),每個所述豎臂(13)均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轉向架(200)的構架(10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縱臂(11)和所述豎臂(13)均為兩個,每個所述豎臂(13)上具有沿縱向延伸的延伸段(130),所述延伸段(130)與所述第一縱臂(11)在豎向上間隔開,所述第一橫拉桿(12)的橫向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豎臂(13)的所述延伸段(130)轉動連接,以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縱臂(11)轉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豎臂(13)包括底座部(131)、中間部(132)和頂封部(133),所述底座部(131)與所述第一縱臂(11)固定相連,所述中間部(132)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轉向架(200)的構架(101),所述頂封部(133)和所述底座部(131)分別位于所述中間部(132)的豎向兩端且夾止在所述構架(101)的豎向兩側,所述底座部(131)和所述頂封部(133)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中間部(132)可拆卸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5-7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軌道車輛的轉向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構架(101)包括至少一個橫架(1011),所述導向框架(1)安裝于所述橫架(1011),所述走行輪(1021)分別設在所述橫架(1011)的橫向兩端,每個所述走行輪(1021)分別通過走行輪關節(104)安裝于所述橫架(1011)。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志鴻,譚志成,付文明,張亞祥,
申請(專利權)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