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包括安裝管,所述安裝管內部的頂部活動連接有伸縮桿,所述安裝管內部的底部螺紋連接有調節座,所述安裝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外壁頂部的前、后兩側均開設有限位孔,且兩個限位孔內設置有插桿,所述伸縮桿包括桿體,所述桿體外壁上開設有多個插孔,所述桿體的頂端通過卡爪卡接有支撐板,所述調節座包括螺桿,所述螺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盤,所述螺桿的外壁上螺紋連接有活動套,該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涉及一種建筑安裝設備,通過設置有調節座,調節座通過螺桿與管體螺紋連接,在安裝的過程中,可以調節螺桿在管體內部的長度,從而可以對支撐機構的整體進行調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安裝設備,具體是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
技術介紹
裝配式建筑是指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如樓板、墻板、樓梯、陽臺等,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裝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建筑等,因為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是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的代表。現有的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機構,在進行安裝的過程中,安裝繁瑣,操作不便,浪費了操作人員大量的勞動時間,工作效率低,同時,安裝完成后的支撐結構穩定性差,需要定期檢查和穩固,為此,我們設計出一種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機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包括安裝管,所述安裝管內部的頂部活動連接有伸縮桿,所述安裝管內部的底部螺紋連接有調節座,所述安裝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外壁頂部的前、后兩側均開設有限位孔,且兩個限位孔內設置有插桿,所述伸縮桿包括桿體,所述桿體外壁上開設有多個插孔,所述桿體的頂端通過卡爪卡接有支撐板,所述調節座包括螺桿,所述螺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盤,所述螺桿的外壁上螺紋連接有活動套,且活動套外壁的底部卡設有套環,所述套環的外壁上固定連接有三個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板體,所述板體底壁的內側固定嵌設有卡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通過設置有調節座,調節座通過螺桿與管體螺紋連接,在安裝的過程中,可以調節螺桿在管體內部的長度,從而可以對支撐機構的整體進行調節,同時整個結構安裝便捷,調節方便,安裝穩固可靠,工作效率高。進一步的,所述插桿的兩端貫穿插孔后分別從兩個限位孔中延伸至安裝管的外部。進一步的,多個所述插孔沿豎直方向呈等距離均勻分布。進一步的,所述卡爪的底部固定連接在伸縮桿的頂部,所述卡爪設置為卡槽形結構,所述支撐板卡接在卡爪的內部。進一步的,所述桿體的底端和螺桿的頂端均延伸至管體的內部并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桿體與管體活動連接,所述螺桿與管體螺紋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活動套外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兩個擋環,且兩個擋環之間活動連接有套環。進一步的,所述板體的底部設置有波浪形紋路,所述卡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墊片。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方案:通過在板體的底部和卡塊的底部分別設置有紋路和墊片,在安裝過程中,可以保證固定板與地面的摩擦程度,保證固定板與地面安裝的更加牢靠穩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設置有調節座,調節座通過螺桿與管體螺紋連接,在安裝的過程中,可以調節螺桿在管體內部的長度,從而可以對支撐機構的整體進行調節,同時整個結構安裝便捷,調節方便,安裝穩固可靠,工作效率高。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中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中調節座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中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安裝管;2、伸縮桿;3、調節座;4、管體;5、限位孔;6、插桿;7、桿體;8、插孔;9、卡爪;10、支撐板;11、螺桿;12、底盤;13、活動套;14、套環;15、固定板;16、板體;17、卡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1-4,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包括安裝管1,安裝管1內部的頂部活動連接有伸縮桿2,安裝管1內部的底部螺紋連接有調節座3,安裝管1包括管體4,管體4外壁頂部的前、后兩側均開設有限位孔5,且兩個限位孔5內設置有插桿6,伸縮桿2包括桿體7,桿體7外壁上開設有多個插孔8,多個插孔8沿豎直方向呈等距離均勻分布,插桿6的兩端貫穿插孔8后分別從兩個限位孔5中延伸至安裝管1的外部,桿體7的頂端通過卡爪9卡接有支撐板10,卡爪9的底部固定連接在伸縮桿2的頂部,卡爪9設置為卡槽形結構,支撐板10卡接在卡爪9的內部,調節座3包括螺桿11,桿體7的底端和螺桿11的頂端均延伸至管體4的內部并固定連接有擋板,桿體7與管體4活動連接,螺桿11與管體4螺紋連接,螺桿1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盤12,螺桿11的外壁上螺紋連接有活動套13,且活動套13外壁的底部卡設有套環14,活動套13外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兩個擋環,且兩個擋環之間活動連接有套環14,套環14的外壁上固定連接有三個固定板15,固定板15包括板體16,板體16底壁的內側固定嵌設有卡塊17,板體16的底部設置有波浪形紋路,卡塊1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墊片,通過設置有調節座3,調節座3通過螺桿11與管體4螺紋連接,在安裝的過程中,可以調節螺桿11在管體4內部的長度,從而可以對支撐機構的整體進行調節,同時整個結構安裝便捷,調節方便,安裝穩固可靠,工作效率高,通過在板體16的底部和卡塊17的底部分別設置有紋路和墊片,在安裝過程中,可以保證固定板15與地面的摩擦程度,保證固定板15與地面安裝的更加牢靠穩固。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本技術在進行安裝的過程中,首先根據樓層的高度來進行伸縮桿2的調節,通過插桿6貫穿限位孔5和插孔8,來進行伸縮桿2的固定,隨后將支撐板10卡接在卡爪9內,并將安裝管1沿豎直方向放置,通過轉動螺桿11,可以調節螺桿11在管體4內部的長度以適配樓層高度,通過螺栓將底盤12固定安裝在地面上,從而完成整個支撐機構的初步固定,隨后通過轉動活動套13,并實現卡塊17卡接在底盤12上,完成整個支撐機構的安裝。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包括安裝管(1),所述安裝管(1)內部的頂部活動連接有伸縮桿(2),所述安裝管(1)內部的底部螺紋連接有調節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管(1)包括管體(4),所述管體(4)外壁頂部的前、后兩側均開設有限位孔(5),且兩個限位孔(5)內設置有插桿(6),所述伸縮桿(2)包括桿體(7),所述桿體(7)外壁上開設有多個插孔(8),所述桿體(7)的頂端通過卡爪(9)卡接有支撐板(10),所述調節座(3)包括螺桿(11),所述螺桿(1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盤(12),所述螺桿(11)的外壁上螺紋連接有活動套(13),且活動套(13)外壁的底部卡設有套環(14),所述套環(14)的外壁上固定連接有三個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包括板體(16),所述板體(16)底壁的內側固定嵌設有卡塊(17)。/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包括安裝管(1),所述安裝管(1)內部的頂部活動連接有伸縮桿(2),所述安裝管(1)內部的底部螺紋連接有調節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管(1)包括管體(4),所述管體(4)外壁頂部的前、后兩側均開設有限位孔(5),且兩個限位孔(5)內設置有插桿(6),所述伸縮桿(2)包括桿體(7),所述桿體(7)外壁上開設有多個插孔(8),所述桿體(7)的頂端通過卡爪(9)卡接有支撐板(10),所述調節座(3)包括螺桿(11),所述螺桿(1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盤(12),所述螺桿(11)的外壁上螺紋連接有活動套(13),且活動套(13)外壁的底部卡設有套環(14),所述套環(14)的外壁上固定連接有三個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包括板體(16),所述板體(16)底壁的內側固定嵌設有卡塊(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安裝裝配式建筑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桿(6)的兩端貫穿插孔(8)后分別從兩個限位孔(5)中延伸至安裝管(1)的外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桂新輝,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新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