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下料后的鋼錠,加熱至始鍛溫度,然后在自由鍛壓力機上鍛打成方料、隨后熱處理、機加工成型;B:將斜三通放入熱處理爐中進行正火處理,正火溫度為1040℃?1070℃,然后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730℃?790℃,熱處理完成后形成斜三通;C:將成型三通放置在拋光裝置上固定,然后操作,使拋光頭伸進三通內部進行拋光處理,拋光時間為40?60min,使得內徑粗糙度達到0.8um。本發明專利技術具備使得介質在輸送過程中減小摩擦力,降低阻力,防止物料掛在內壁上的優點,內拋光技術讓三通在長時間工作時,減少了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在同等工況下,與普通三通相比安全系數更高一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
本專利技術涉及斜三通制備工藝
,具體為一種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
技術介紹
有三個開口的管接頭叫三通,三通廣泛用于輸送液體、氣體的管網中,因輸送介質不同,三通的材質分為:鑄鐵、鑄鋼、鑄銅、鑄鋁、塑料、玻璃等,三通件為管道連接件的一種,用在主管道要分支管處,有等徑和異徑之分,對焊式三通:就是和連接管件對接后焊接的三通件,承插式三通:就是把連接管件插入三通各端部后焊接或熔接的三通件,卡套式三通:就是各端部是卡套接頭,把管件插入后再緊固的三通件,螺紋式三通:以螺紋方式連接管件的三通件。傳統的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不能夠對斜三通件的內壁進行拋光加工,使得斜三通件的內壁比較粗糙,光滑度不夠,介質在斜三通件內部輸送時摩擦力大,容易使液體中的雜質掛接在管件內壁上,降低了液體的流速,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具備使得介質在輸送過程中減小摩擦力,降低阻力,防止物料掛在內壁上的優點,解決了傳統的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不能夠對斜三通件的內壁進行拋光加工,使得斜三通件的內壁比較粗糙,光滑度不夠,介質在斜三通件內部輸送時摩擦力大,容易使液體中的雜質掛接在管件內壁上,降低了液體的流速,不能滿足人們需求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下料后的鋼錠,加熱至始鍛溫度,然后在自由鍛壓力機上鍛打成方料、隨后熱處理、機加工成型;B:將斜三通放入熱處理爐中進行正火處理,正火溫度為1040℃-1070℃,然后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730℃-790℃,熱處理完成后形成斜三通;C:將成型三通放置在拋光裝置上固定,然后操作,使拋光頭伸進三通內部進行拋光處理,拋光時間為40-60min,使得內徑粗糙度達到0.8um。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斜三通正火溫度保溫時間根據斜三通厚度確定,每25mm保溫0.5小時,回火溫度保溫時間根據斜三通厚度確定,每25mm保溫1小時。優選的,所述步驟C中的拋光裝置包括支撐臺,支撐臺底部的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支腿,支撐臺的頂部開設有長槽,支撐臺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轉軸的左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螺紋桿,第一螺紋桿的左端與長槽內腔的左側活動連接,第一螺紋桿的表面螺紋套設有螺紋套,螺紋套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塊,連接塊的頂部延伸至長槽的外部并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轉軸的左端固定連接有轉桿,轉桿的頂部和底部均開設有凹槽,凹槽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彈簧,彈簧遠離凹槽內壁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外部并固定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遠離彈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拋光環,支撐臺頂部的左側活動連接有支撐座,支撐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U型板,U型板的頂部貫穿設置有電動伸縮桿,電動伸縮桿的底部貫穿U型板并與U型板固定連接,電動伸縮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壓環,支撐臺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控制器,長槽內腔的前側和后側均開設有導向槽,螺紋套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導向塊,導向塊遠離螺紋套的一側延伸至導向槽的內腔,支撐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豎桿,豎桿的底部貫穿至支撐臺的底部并固定連接有圓板,豎桿與支撐臺活動連接,圓板底部的兩側均貫穿設置有第二螺紋桿,第二螺紋桿貫穿至圓板的頂部并與圓板螺紋連接,第二螺紋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夾板,夾板的頂部與支撐臺的頂部接觸,豎桿與支撐臺的連接處設置有軸承,軸承的內環固定套設在豎桿的表面,軸承的外環與支撐臺的內壁固定連接,第二螺紋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轉盤。優選的,所述拋光裝置拋光步驟如下:(1):將三通放置在支撐座上,控制器控制電動伸縮桿伸長帶動壓環向下移動,通過壓環將鋼三通壓緊固定;(2):控制器控制第一電機運行帶動第一螺紋桿旋轉,通過第一螺紋桿與螺紋套螺紋連接,使螺紋套向左移動,螺紋套帶動連接塊向左移動,連接塊帶動第二電機、轉桿、彈簧、連接板和拋光環向左移動,使拋光環貫穿三通主管;(3):控制器控制第二電機運行帶動轉桿旋轉,轉桿帶動彈簧、連接板和拋光環旋轉,拋光環與三通主管內壁接觸摩擦旋轉,從而對三通主管的內壁進行拋光加工;(4):三通主管拋光完成后使拋光環回位,旋轉圓板帶動豎桿旋轉,豎桿帶動支撐座旋轉,使支撐座旋轉45度,將三通支管旋轉至水平狀態,再次操作拋光環橫向移動貫穿三通支管并延伸至三通主管內腔,拋光環不與三通主管內壁接觸,控制器控制第二電機運行,從而使拋光環旋轉對三通支管的內壁進行拋光處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專利技術具備使得介質在輸送過程中減小摩擦力,降低阻力,防止物料掛在內壁上的優點,解決了傳統的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不能夠對斜三通件的內壁進行拋光加工,使得斜三通件的內壁比較粗糙,光滑度不夠,介質在斜三通件內部輸送時摩擦力大,容易使液體中的雜質掛接在管件內壁上,降低了液體的流速,不能滿足人們需求的問題。2、本專利技術內拋光技術讓三通在長時間工作時,減少了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在同等工況下,與普通三通相比安全系數更高一些。3、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導向槽和導向塊,能夠對螺紋套進行導向,便于螺紋套的橫向移動,支撐座的頂部開設有與斜三通相適配的半圓槽,便于斜三通的穩定放置,便于斜三通的固定,使斜三通在拋光過程中不會晃動,提高了拋光質量,通過設置彈簧,對連接板產生張力,促使連接板推動拋光環與斜三通的內壁緊密接觸,能夠更好的對斜三通的內壁進行拋光,提高了拋光質量,通過設置支腿,能夠對支撐臺進行支撐。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剖視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局部結構左視剖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局部結構俯視剖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局部結構左視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支撐座和斜三通俯視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支撐座和斜三通旋轉45度示意圖。圖中:1支撐臺、2支腿、3長槽、4第一電機、5第一螺紋桿、6螺紋套、7連接塊、8第二電機、9轉桿、10凹槽、11彈簧、12連接板、13拋光環、14支撐座、15U型板、16電動伸縮桿、17壓環、18控制器、19導向槽、20導向塊、21豎桿、22圓板、23第二螺紋桿、24夾板、25軸承、26轉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在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前端”、“后端”、“兩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nA:將下料后的鋼錠,加熱至始鍛溫度,然后在自由鍛壓力機上鍛打成方料、隨后熱處理、機加工成型;/nB:將斜三通放入熱處理爐中進行正火處理,正火溫度為1040℃-1070℃,然后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730℃-790℃,熱處理完成后形成斜三通;/nC:將成型三通放置在拋光裝置上固定,然后操作,使拋光頭伸進三通內部進行拋光處理,拋光時間為40-60min,使得內徑粗糙度達到0.8um。/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下料后的鋼錠,加熱至始鍛溫度,然后在自由鍛壓力機上鍛打成方料、隨后熱處理、機加工成型;
B:將斜三通放入熱處理爐中進行正火處理,正火溫度為1040℃-1070℃,然后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為730℃-790℃,熱處理完成后形成斜三通;
C:將成型三通放置在拋光裝置上固定,然后操作,使拋光頭伸進三通內部進行拋光處理,拋光時間為40-60min,使得內徑粗糙度達到0.8u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斜三通正火溫度保溫時間根據斜三通厚度確定,每25mm保溫0.5小時,回火溫度保溫時間根據斜三通厚度確定,每25mm保溫1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45度鍛制斜三通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的拋光裝置包括支撐臺(1),支撐臺(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支腿(2),支撐臺(1)的頂部開設有長槽(3),支撐臺(1)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4),第一電機(4)轉軸的左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螺紋桿(5),第一螺紋桿(5)的左端與長槽(3)內腔的左側活動連接,第一螺紋桿(5)的表面螺紋套設有螺紋套(6),螺紋套(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塊(7),連接塊(7)的頂部延伸至長槽(3)的外部并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8),第二電機(8)轉軸的左端固定連接有轉桿(9),轉桿(9)的頂部和底部均開設有凹槽(10),凹槽(10)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彈簧(11),彈簧(11)遠離凹槽(10)內壁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0)的外部并固定連接有連接板(12),連接板(12)遠離彈簧(1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拋光環(13),支撐臺(1)頂部的左側活動連接有支撐座(14),支撐座(1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U型板(15),U型板(15)的頂部貫穿設置有電動伸縮桿(16),電動伸縮桿(16)的底部貫穿U型板(15)并與U型板(15)固定連接,電動伸縮桿(1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壓環(17),支撐臺(1)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控制器(18),長槽(3)內腔的前側和后側均開設有導向槽(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海龍,
申請(專利權)人:劉海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