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陳民專利>正文

    一種制漿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26661994 閱讀: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3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制漿機,其包括混料罐和控制電箱,混料罐內設置有腔體;混料罐的側壁的前側水平設置有與腔體連通的混料管,以輸送混液時對腔體內的漿液產生切向力;混料管的進料端端部連通有第一進水管,第一進水管的另一端連通有水池,第一進水管上設置有第一水泵;混料管的進料端的側壁連通有進料管,進料管的右端的開口正對干燥的粉狀物料堆設置,進料管上設置有風機;混料罐的下端側壁上水平連通有吸漿管,吸漿管的出料端連通有漿池,吸漿管上設置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內設置有泵葉;控制電箱用于控制第一水泵、風機和第二水泵的啟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且能夠使得漿液攪拌均勻,提高漿液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制漿機
    本技術涉及建筑工程
    ,具體是一種制漿機。
    技術介紹
    土木工程領域有諸多工序需要漿液,如預應力孔道壓漿、錨桿壓漿、地基處理壓漿等。制漿機的作用是將水和干燥的制漿材料進行混合,制成壓漿所需漿液,比如水泥漿液或膨脹土漿液等。現有大多數的制漿機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有制漿管1,制漿管1的側壁上連通設置有用于投入干燥的物料的漏斗2,制漿管1的一端連接有用于供水的水管3,水管3上設置有水泵4,工作時,工人將物料通過漏斗2倒入到制漿管1內,隨后將水泵4打開,水在水泵4的驅動下從水管3輸送到制漿管1內與干燥的粉狀物料混合得到漿液,并將混合的漿液從制漿管1的另一端輸送出去進行使用或輸送至漿池中。但是現有的這種制漿機在制備漿液的過程中需要人工不斷的將干燥的粉狀物料投入到漏斗2內,工人勞動量大,且水和物料的混合是依賴水泵4將水輸送進來的沖力進行攪拌,存在攪拌不均、物料浪費等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提供一種制漿機,該制漿機通過風機和第一水泵自動將干燥的粉狀物料和水輸送至混料管內進行會合形成混液,并輸送至混料罐內攪拌成漿液,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且能夠使得漿液攪拌均勻,提高漿液質量。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制漿機,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內設置有腔體;混料管,所述混料管水平設置在所述混料罐的側壁的前側,所述混料管的出料端與所述腔體連通,以輸送混液時對所述腔體內的漿液產生切向力;所述混料管的進料端端部連通有第一進水管,所述第一進水管的另一端連通有水池,所述第一進水管上設置有第一水泵;所述混料管的進料端的側壁連通有進料管,所述進料管的右端的開口正對干燥的粉狀物料堆設置,所述進料管上設置有風機;吸漿管,所述吸漿管水平設置在所述混料罐的下端側壁上,所述吸漿管的進料端與所述腔體連通,所述吸漿管的出料端連通有漿池,所述吸漿管上設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內設置有泵葉;控制電箱,所述控制電箱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泵、風機和所述第二水泵的啟停。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制漿機,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通過在進料管上設置有風機,在制漿過程中,控制電箱控制風機和第一水泵啟動,風機驅動使得進料管內產生負壓,使得干燥的粉狀物料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源源不斷的經過進料管進到混料管的進料端內;同時第一水泵驅動水池內的水經過第一進水管進入到混料管的進料端與干燥的粉狀物料會合,水在第一水泵的驅動下持續的流動,在混料管的進料端與干燥的粉狀物料初步作用形成混液,隨后混液在第一水泵的驅動作用下進入到混料罐中,當混液在混料罐內累積到對應混料管與混料罐的連接處的高度時,混液從混料管進入混料罐內時,對混料罐內的混液產生一個切向力,使得混料罐內的混液高速的旋轉形成漿液,不易沉淀,制漿質量好,隨后啟動第二水泵,將混料罐內的漿液經過吸漿管和第二水泵抽送到漿池內,由于第二水泵內設置有泵葉,第二水泵啟動使得泵葉高速旋轉,在將漿液抽送到漿池前,漿液先經過第二水泵的泵葉高速攪拌,使得漿液得到更加充分的攪拌,從而使得抽送至漿池內的漿液得到充分均勻的攪拌,質量好。本技術實施例的整個制備過程無需人工進行投料和攪拌等工作,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且最終得到的漿液攪拌均勻,質量好。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吸漿管水平連通于所述混料罐的下端側壁的后側,所述吸漿管與所述第一進水管均設置在所述混料罐的右側。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漿池設置在所述混料罐的左側,所述吸漿管與所述漿池之間設置有出漿管,所述吸漿管的出料端與所述第二水泵的進口連通;所述出漿管的進料端與所述第二水泵的出口連接,所述出漿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漿池連接。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水池設置在所述混料罐的左側,所述水池與所述第一進水管之間設置有第二進水管,所述第二進水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水泵的進口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水池連接。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水泵與所述第二水泵為相同的水泵,所述第二水泵采用自吸離心泵。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有水箱,所述水箱通過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分別連通有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的泵體,所述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上均設置有閥門。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混料罐的上端設置有出風口,所述出風口設置有循環管,所述循環管的另一端的開口設置于所述漿池的上方,以將氣體和漿液混合物回收到所述漿池內。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現有的制漿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混料罐、循環管和漿池裝配的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制漿管、2-漏斗、3-水管、4-水泵;100-混料罐、110-出風口、120-循環管;200-混料管;310-第一進水管、320-第一水泵、330-第二進水管;400-水池;510-進料管、520-風機;610-吸漿管、620-第二水泵、630-出漿管;700-漿池;800-控制電箱;900-水箱、910-第三水管、920-第四水管、930-閥門。具體實施方式本部分將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在附圖中示出,附圖的作用在于用圖形補充說明書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夠直觀地、形象地理解本技術的每個技術特征和整體技術方案,但其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等只是用于區分技術特征為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先后關系。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設置、安裝、連接等詞語應做廣義理解,所屬
    技術人員可以結合技術方案的具體內容合理確定上述詞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參照圖2和圖3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制漿機,包括混料罐100、混料管200、吸漿管610和控制電箱800,混料罐100內設置有腔體;混料管200水平設置在混料罐100的側壁的前側,混料管200的出料端與腔體連通,以輸送混液時對腔體內的漿液產生切向力;混料管200的進料端端部連通有第一進水管310,第一進水管310的另一端連通有水池400,第一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制漿機,其特征在于,包括:/n混料罐(100),內設置有腔體;/n混料管(200),水平設置在所述混料罐(100)的側壁的前側,所述混料管(200)的出料端與所述腔體連通,以輸送混液時對所述腔體內的漿液產生切向力;所述混料管(200)的進料端端部連通有第一進水管(310),所述第一進水管(310)的另一端連通有水池(400),所述第一進水管(310)上設置有第一水泵(320);所述混料管(200)的進料端的側壁連通有進料管(510),所述進料管(510)的右端的開口正對干燥的粉狀物料堆設置,所述進料管(510)上設置有風機(520);/n吸漿管(610),水平設置在所述混料罐(100)的下端側壁上,所述吸漿管(610)的進料端與所述腔體連通,所述吸漿管(610)的出料端連通有漿池(700),所述吸漿管(610)上設置有第二水泵(620),所述第二水泵(620)內設置有泵葉;/n控制電箱(80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泵(320)、風機(520)和所述第二水泵(620)的啟停。/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制漿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料罐(100),內設置有腔體;
    混料管(200),水平設置在所述混料罐(100)的側壁的前側,所述混料管(200)的出料端與所述腔體連通,以輸送混液時對所述腔體內的漿液產生切向力;所述混料管(200)的進料端端部連通有第一進水管(310),所述第一進水管(310)的另一端連通有水池(400),所述第一進水管(310)上設置有第一水泵(320);所述混料管(200)的進料端的側壁連通有進料管(510),所述進料管(510)的右端的開口正對干燥的粉狀物料堆設置,所述進料管(510)上設置有風機(520);
    吸漿管(610),水平設置在所述混料罐(100)的下端側壁上,所述吸漿管(610)的進料端與所述腔體連通,所述吸漿管(610)的出料端連通有漿池(700),所述吸漿管(610)上設置有第二水泵(620),所述第二水泵(620)內設置有泵葉;
    控制電箱(80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泵(320)、風機(520)和所述第二水泵(620)的啟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漿管(610)水平連通于所述混料罐(100)的下端側壁的后側,所述吸漿管(610)與所述第一進水管(310)均設置在所述混料罐(100)的右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制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漿池(700)設置在所述混料罐(100)的左側,所述吸漿管(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民
    申請(專利權)人:陳民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