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適用于校園安防技術領域,提供了智慧校園安防監控管理系統,通過設置環境檢測單元、身份識別單元、門禁控制單元、預警單元、緊急報警單元、視頻監控單元、主控制單元和信息發布單元,從而通過門禁控制單元、視頻監控單元和環境檢測單元對校園內的安防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和控制,還通過預警單元實現一些低風險預警,通過緊急報警單元實現高風險預警,從而能夠根據實際的安防情況提供相應程度的自動預警和手動報警,風險防控效果更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智慧校園安防監控管理系統
本專利技術屬于校園安防
,尤其涉及智慧校園安防監控管理系統。
技術介紹
當今社會,校園安全已經成為一個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有效解決當前校園安全存在的問題,確保校園安全,已經成為創建平安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校園安防工程是全面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和生活秩序,保證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營造安全、穩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環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在一定區域范圍內警戒可能發生的入侵行為,對發生的報警事件及時捕獲、處理和記錄相關影像,對重要的部門進出情況進行自動記錄,對重要區域提供有效的保護等,是安全防范系統追求的目標,防范勝于救險,提高學生安全防范等級、加強校園的安全防護迫在眉睫。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智慧校園安防監控管理系統,旨在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智慧校園安防監控管理系統,包括環境檢測單元、身份識別單元、門禁控制單元、預警單元、緊急報警單元、視頻監控單元、主控制單元和信息發布單元;所述環境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校園內部的溫濕度信息、煙霧濃度信息、雨水量信息;所述身份識別單元用于識別通過校園入口的人員身份信息,并根據預設的數據庫判定人員是否具有進入校園的權限;所述門禁控制單元用于在所述任意身份信息具有進入校園的權限時,打開門禁供人員進入,和用于控制校內人員離開校園;所述預警單元用于在所述溫濕度信息和所述雨水量信息不在預設閾值內時,發出預警指令;所述緊急報警單元用于在所述煙霧濃度信息不在預設閾值內或所述門禁控制控制單元發生異常時,啟動報警;所述視頻監控單元用于采集包括校園內部及周邊的車輛、人物的行為的動態信息;所述主控制單元連接所述環境檢測單元、身份識別單元、門禁控制單元、預警單元、緊急報警單元、視頻監控單元和信息發布單元并進行信息交互。優選的,還包括云服務器和移動終端,所述云服務器與所述主控制單元和所述移動終端;所述主控制單元用于將接收到的信息上傳到所述云服務器;所述移動終端用于從所述云服務器下載信息,和向所述云服務器發送緊急待發布信息,并經過所述所述云服務器發送到所述主控制單元,所述主控制單元將所述緊急待發布信息發傳輸到所述信息發布單元進行發布。優選的,所述環境檢測單元包括溫濕度傳感器、煙霧傳感器、雨量傳感器,所述溫濕度傳感器、煙霧傳感器及雨量傳感器采集校園內部的溫濕度、煙霧、雨水量等信息,并傳遞至所述主控制單元。優選的,還包括本地存儲單元,所述本地存儲單元與所述主控制單元相連接;所述本地存儲單元用于存儲預設時間內的視頻監控單元采集的動態信息。優選的,所述主控制單元通過通信模塊連接所述云服務器。優選的,所述通信模塊為4G網絡、5G網絡、WiFi或者無線傳感網或者三者的任意組合。優選的,所述信息發布單元包括用于展示圖像信息的顯示器和用于進行語音播報的揚聲器。優選的,所述身份識別單元包括用于采集頭像的照相機和用于識別頭像的識別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智慧校園安防監控管理系統,通過設置環境檢測單元、身份識別單元、門禁控制單元、預警單元、緊急報警單元、視頻監控單元、主控制單元和信息發布單元,從而通過門禁控制單元、視頻監控單元和環境檢測單元對校園內的安防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和控制,還通過預警單元實現一些低風險預警,通過緊急報警單元實現高風險預警,從而能夠根據實際的安防情況提供相應程度的自動預警和手動報警,風險防控效果更佳。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系統原理圖。圖中:1-環境檢測單元、2-身份識別單元、3-本地存儲單元、4-預警單元、5-門禁控制單元、6-緊急報警單元、7-視頻監控單元、8-主控制單元、9-移動終端、10-云服務器、11-信息發布單元。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請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智慧校園安防監控管理系統,包括環境檢測單元1、身份識別單元2、本地存儲單元3、門禁控制單元5、預警單元4、緊急報警單元6、視頻監控單元7、主控制單元8、云服務器10、移動終端9和信息發布單元11。環境檢測單元1用于檢測校園內部的溫濕度信息、煙霧濃度信息、雨水量信息。環境檢測單元1包括溫濕度傳感器、煙霧傳感器、雨量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煙霧傳感器及雨量傳感器采集校園內部的溫濕度、煙霧、雨水量等信息,并傳遞至主控制單元8。環境檢測單元1還可以采用如玻璃破碎探測器、紅外對射探測器等其它傳感器,玻璃破碎探測器用于檢測校園內的一些重要場所的玻璃是否破碎,紅外對射探測器用于校園內的一些重要場所在禁止進入的時間段內,是否有人進入,當檢測到異常時,可將信息上傳到主控制單元8。環境檢測單元1可以充分檢測校園內的環境信息,向安防控制提供更有效的判斷依據,提升安全性。身份識別單元2用于識別通過校園入口的人員身份信息,并根據預設的數據庫判定人員是否具有進入校園的權限。身份識別單元2包括用于采集頭像的照相機和用于識別頭像的識別器。身份識別單元2還可以采用如射頻識別單元和佩戴在人員身上的射頻識別卡。識別器可以采用現有技術的人像對比識別設備,并且數據庫預存在識別設備和云服務器10內,并且可以在主控制單元8增加和減少具有出入權限的人員信息。門禁控制單元5用于在任意身份信息具有進入校園的權限時,打開門禁供人員進入,和用于控制校內人員離開校園。并且還可以設置臨時進入權限,此權限只能進行單次進入,此權限可由門衛進行授權,并同時通過身份識別單元2對人員信息進行記錄。預警單元4用于在溫濕度信息、煙霧濃度值和雨水量信息不在預設閾值內時,發出預警指令。預警單元4可以采用單片機,其用于進行低風險預警和發布低風險預警信息。其中,各傳感器的閾值的可以采用下表1所示的數據進行設定。緊急報警單元6用于在煙霧濃度信息不在預設閾值內或門禁控制控制單元5發生異常時,啟動報警。緊急報警單元6的啟動調節還可以包括:由操作主控制單元7的人員手動輸入的緊急報警指令。緊急報警單元6可以為設置在分布在校園的多個位置的可安裝在室內和室外的的多個語音報警器,并且設置為覆蓋整個校園區域,從而可以盡可能向校園內所有人員提供報警。視頻監控單元7用于采集包括校園內部及周邊的車輛、人物的行為的動態信息。視頻監控單元7可以采用高清網絡槍式攝像機、高清網絡半球攝像機和高清網絡球型攝像機,并且被安裝在校園的各個位置,覆蓋校園所有公共區域,并且在一些重點區域,安裝多個實現多層覆蓋。在某一個攝像機發生異常時,將異常信息發送到主控制單元8。主控制單元8連接環境檢測單元1、身份識別單元2、門禁控制單元5、預警單元4、緊急報警單元6、視頻監控單元7和信息發布單元11并進行信息交互。主控制單元8可以采用計算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智慧校園安防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環境檢測單元(1)、身份識別單元(2)、門禁控制單元(5)、預警單元(4)、緊急報警單元(6)、視頻監控單元(7)、主控制單元(8)和信息發布單元(11);/n所述環境檢測單元(1)用于檢測校園內部的溫濕度信息、煙霧濃度信息、雨水量信息;/n所述身份識別單元(2)用于識別通過校園入口的人員身份信息,并根據預設的數據庫判定人員是否具有進入校園的權限;/n所述門禁控制單元(5)用于在所述任意身份信息具有進入校園的權限時,打開門禁供人員進入,和用于控制校內人員離開校園;/n所述預警單元(4)用于在所述溫濕度信息和所述雨水量信息不在預設閾值內時,發出預警指令;/n所述緊急報警單元(6)用于在所述煙霧濃度信息不在預設閾值內或所述門禁控制控制單元(5)發生異常時,啟動報警;/n所述視頻監控單元(7)用于采集包括校園內部及周邊的車輛、人物的行為的動態信息;/n所述主控制單元(8)連接所述環境檢測單元(1)、身份識別單元(2)、門禁控制單元(5)、預警單元(4)、緊急報警單元(6)、視頻監控單元(7)和信息發布單元(11)并進行信息交互。/n
【技術特征摘要】
1.智慧校園安防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環境檢測單元(1)、身份識別單元(2)、門禁控制單元(5)、預警單元(4)、緊急報警單元(6)、視頻監控單元(7)、主控制單元(8)和信息發布單元(11);
所述環境檢測單元(1)用于檢測校園內部的溫濕度信息、煙霧濃度信息、雨水量信息;
所述身份識別單元(2)用于識別通過校園入口的人員身份信息,并根據預設的數據庫判定人員是否具有進入校園的權限;
所述門禁控制單元(5)用于在所述任意身份信息具有進入校園的權限時,打開門禁供人員進入,和用于控制校內人員離開校園;
所述預警單元(4)用于在所述溫濕度信息和所述雨水量信息不在預設閾值內時,發出預警指令;
所述緊急報警單元(6)用于在所述煙霧濃度信息不在預設閾值內或所述門禁控制控制單元(5)發生異常時,啟動報警;
所述視頻監控單元(7)用于采集包括校園內部及周邊的車輛、人物的行為的動態信息;
所述主控制單元(8)連接所述環境檢測單元(1)、身份識別單元(2)、門禁控制單元(5)、預警單元(4)、緊急報警單元(6)、視頻監控單元(7)和信息發布單元(11)并進行信息交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校園安防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云服務器(10)和移動終端(9),所述云服務器(10)與所述主控制單元(8)和所述移動終端(9);
所述主控制單元(9)用于將接收到的信息上傳到所述云服務器(10);
所述移動終端(9)用于從所述云服務器(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忠影,
申請(專利權)人:張家港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