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骨科用行走輔助裝置
本技術涉及醫療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骨科用行走輔助裝置。
技術介紹
在患者腿部受到傷害后,在醫療治療恢復的過程中需要對腿部的肌肉進行訓練,放置肌肉發生萎縮,同時恢復中的病人不易做劇烈的運動,同時現有市場上的行走輔助的雙杠無法進行角度的調節,從而在不同身高的病人在恢復訓練時,無法保證雙腿智利的情況下,手部能夠起到穩定的支撐,從而給恢復帶來不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不便于調節高度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骨科用行走輔助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設計一種骨科用行走輔助裝置,包括兩塊支撐板、柱體以及兩個扶桿,且扶桿位于支撐板的上方,所述支撐板的上端兩側均設置有限位機構,且通過限位機構豎直連接有支撐管,所述扶桿的下端兩側均豎直焊接有連桿,兩個所述連桿的下端與兩個所述支撐管的上端之間均設置有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豎直連接在連桿下端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下端中部開設有螺紋孔,所述支撐管的外側上端開設有螺紋,所述支撐管的上端貫穿螺紋孔并延伸至套管的內側,所述螺紋孔與螺紋相互嚙合,所述套管內側的支撐管上端水平安裝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與套管內側間隙配合,且限位板的尺寸大于螺紋孔的尺寸。優選的,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支撐板上端一側的底座,所述底座呈柱型設置,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開設有圓孔,所述支撐管的下端延伸至圓孔的內側,且圓孔的尺寸與支撐管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圓孔的內側下端中部豎直安裝有柱體,且柱體的位于支撐管的內側下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骨科用行走輔助裝置,包括兩塊支撐板(9)、柱體(33)以及兩個扶桿(2),且扶桿(2)位于支撐板(9)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9)的上端兩側均設置有限位機構(3),且通過限位機構(3)豎直連接有支撐管(8),所述扶桿(2)的下端兩側均豎直焊接有連桿(4),兩個所述連桿(4)的下端與兩個所述支撐管(8)的上端之間均設置有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豎直連接在連桿(4)下端的套管(5),所述套管(5)的下端中部開設有螺紋孔(7),所述支撐管(8)的外側上端開設有螺紋,所述支撐管(8)的上端貫穿螺紋孔(7)并延伸至套管(5)的內側,所述螺紋孔(7)與螺紋相互嚙合,所述套管(5)內側的支撐管(8)上端水平安裝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與套管(5)內側間隙配合,且限位板(6)的尺寸大于螺紋孔(7)的尺寸。/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骨科用行走輔助裝置,包括兩塊支撐板(9)、柱體(33)以及兩個扶桿(2),且扶桿(2)位于支撐板(9)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9)的上端兩側均設置有限位機構(3),且通過限位機構(3)豎直連接有支撐管(8),所述扶桿(2)的下端兩側均豎直焊接有連桿(4),兩個所述連桿(4)的下端與兩個所述支撐管(8)的上端之間均設置有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豎直連接在連桿(4)下端的套管(5),所述套管(5)的下端中部開設有螺紋孔(7),所述支撐管(8)的外側上端開設有螺紋,所述支撐管(8)的上端貫穿螺紋孔(7)并延伸至套管(5)的內側,所述螺紋孔(7)與螺紋相互嚙合,所述套管(5)內側的支撐管(8)上端水平安裝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與套管(5)內側間隙配合,且限位板(6)的尺寸大于螺紋孔(7)的尺寸。
2.根據權利要求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