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數控機床散熱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包括機身,所述機身內設置有散熱腔,機床主軸前后延伸轉動設置于所述散熱腔前后端壁間,本設備結構簡單、成本低、制造方便,通過雙金屬片受熱彎曲原理制造滑動變阻器以改變電機轉速,可以根據機床主軸熱量來調節散熱功率,達到節能的目的,通過設置的軸承冷卻噴嘴則可以直接將冷氣吹向前后兩個連接軸承,通過結構則可以自動對主軸進行前后往復冷卻散熱工作,解決了現有的散熱機構無法均勻散熱,導致主軸散熱不均勻,縮短了主軸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散熱機構實用性的問題,該數控機床主軸散熱機構具備可以均勻散熱的優點,延長了主軸的使用壽命和精度,增加了散熱機構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
本專利技術涉及數控機床散熱
,尤其是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
技術介紹
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并將其譯碼,用代碼化的數字表示,通過信息載體輸入數控裝置,經運算處理由數控裝置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數控機床主軸,是數控機床操作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部件,在機床的使用工作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對于機床主軸的保護也是有著多層次的保護,例如在工作時對機床主軸的散熱保護,而對于機床主軸散熱保護機構也是有著不同的需求,數控機床主軸在工作時容易發熱,需要用到散熱機構對主軸進行散熱,但是,現有的散熱機構無法均勻散熱,導致主軸散熱不均勻,容易導致結構使用精度下降,縮短了主軸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散熱機構的實用性,因此有必要設置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改善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從而提高設備的實用性。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包括機身,所述機身內設置有散熱腔,機床主軸前后延伸轉動設置于所述散熱腔前后端壁間,所述散熱腔下端壁固定設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右端壁固定設置有向右上三十度延伸的絕緣桿,所述絕緣桿上繞設有電阻圈,所述電阻圈左端固定設置有第一接線柱,所述支撐桿上端固定設置有向右延伸且與所述機床主軸抵接的雙金屬片,所述雙金屬片右端壁固定設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下端固定設置有與所述電阻圈抵接的滑片,所述滑片上固定設置有第二接線柱,所述機身內位于所述散熱昂右側上方設置有正反轉腔,所述正反轉腔左側設置有第一皮帶腔,所述機身上端壁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向右動力連接有貫穿所述第一皮帶腔的電機軸,所述電機軸向右傳動可帶動位于所述機身右側的空壓冷卻裝置將空氣壓縮并冷卻,所述電機軸位于所述第一皮帶腔內固定設置有第一帶輪,所述散熱腔后側設置有錐齒腔,所述散熱腔前后端壁間轉動設置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錐齒腔內的螺桿軸,所述螺桿軸內位于所述散熱腔內設置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上前后滑動設置有與所述螺紋桿嚙合的散熱滑塊,所述散熱滑塊下端固定設置有與所述機床主軸同心的圓弧形散熱管,所述圓弧形散熱管靠近圓心端壁陣列固定設置有九個散熱噴頭,所述散熱腔前后端壁固定設置有軸承噴頭,所述軸承噴頭和所述散熱噴頭與所述空壓冷卻裝置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管道與所述空壓冷卻裝置間設置有閥門,所述第一接線柱和所述第二接線柱與所述閥門和所述電機通過電力連接,所述機身內位于所述散熱腔左側上方設置有第二皮帶腔,所述第一皮帶腔與所述第二皮帶腔間轉動設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向左傳動可帶動位于所述機身左側的排氣裝置將所述散熱腔內的熱空氣排出設備,所述第一轉軸右端固定設置有第二帶輪,所述第二帶輪與所述第一帶輪間使用第一皮帶連接,所述第二帶輪向下傳動可帶動位于所述正反轉腔內的正反轉裝置將單一轉動轉換為正反交替轉動帶動所述螺桿軸轉動。進一步地,所述空壓冷卻裝置包括所述機身上端壁右側固定設置的空壓機,所述空壓機上端壁固定設置有第一散熱片,所述空壓機右端壁固定設置有進氣口,所述空壓機右端壁位于所述進氣口下方設置有壓縮氣管道,所述壓縮氣管道下方接通設置有散熱管道,所述散熱管道右端壁固定設置有第二散熱片,所述散熱管道下方接通設置有進氣管道,所述進氣管道與所述閥門接通設置。進一步地,所述排氣裝置包括所述機身左側設置的開口向左的排氣腔,所述第一轉軸左端固定設置有第三帶輪,所述排氣腔左端壁固定設置有濾網,所述第二皮帶腔和所述排氣腔間轉動設置有左右延伸的排氣轉軸,所述排氣轉軸左端固定設置有排氣扇葉,所述排氣轉軸右端固定設置有第四帶輪,所述第四帶輪與所述第三帶輪間使用第二皮帶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正反轉裝置包括所述第一皮帶腔和所述正反轉腔間轉動設置的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左端固定設置有第五帶輪,所述第五帶輪與所述第二帶輪間使用第三皮帶連接,所述第二轉軸右端固定設置有第一錐齒輪,所述正反轉腔上端壁固定設置有向下延伸支承臂,所述支承臂前端壁與所述正反轉腔前端壁前后對稱轉動設置有箱對稱中心延伸的錐齒轉軸,所述錐齒轉軸靠近對稱中心端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錐齒輪嚙合的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二錐齒輪靠近對稱中心端固定設置有棘爪,所述支承臂上轉動設置有前后延伸且貫穿所述錐齒轉軸的第三轉軸,所述第三轉軸位于所述第二錐齒輪間固定設置有花鍵,所述花鍵上前后滑動設置有可與所述棘爪嚙合的棘爪環,所述棘爪環右端壁固定設置有向右延伸的棘爪銷,所述正反轉腔后端壁固定設置有定銷,所述定銷上轉動設置有第二連桿,所述第二連桿上端與所述棘爪銷鉸接,所述定銷上轉動設置有第三連桿,所述第三連桿下端鉸接有向后延伸的第四連桿,所述第三連桿與所述第二連桿中部連接設置有連桿彈簧,所述第三轉軸右端固定設置有第三錐齒輪,所述錐齒腔和所述正反轉腔間轉動設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四轉軸,所述第四轉軸位于所述正反轉腔內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第三錐齒輪嚙合的第四錐齒輪,所述第四轉軸右端轉動設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五連桿,所述第五連桿下端與所述第三連桿后鉸接,所述第四錐齒輪右端壁固定設置有可與所述第五連桿抵接的撥銷,所述第四轉軸左端固定設置有第五錐齒輪,所述螺桿軸后端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第五錐齒輪嚙合的第六錐齒輪。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本設備結構簡單、成本低、制造方便,通過雙金屬片受熱彎曲原理制造滑動變阻器以改變電機轉速,可以根據機床主軸熱量來調節散熱功率,達到節能的目的,通過設置的軸承冷卻噴嘴則可以直接將冷氣吹向前后兩個連接軸承,通過結構則可以自動對主軸進行前后往復冷卻散熱工作,解決了現有的散熱機構無法均勻散熱,導致主軸散熱不均勻,縮短了主軸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散熱機構實用性的問題,該數控機床主軸散熱機構具備可以均勻散熱的優點,延長了主軸的使用壽命和精度,增加了散熱機構的實用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3是圖1中B-B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C-C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3中D-D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圖1-5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其中為敘述方便,現對下文所說的方位規定如下:下文所說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與圖1本身投影關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結合附圖1-5所述的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包括機身10,所述機身10內設置有散熱腔40,機床主軸4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包括機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身內設置有散熱腔,機床主軸前后延伸轉動設置于所述散熱腔前后端壁間,所述散熱腔下端壁固定設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右端壁固定設置有向右上三十度延伸的絕緣桿,所述絕緣桿上繞設有電阻圈,所述電阻圈左端固定設置有第一接線柱,所述支撐桿上端固定設置有向右延伸且與所述機床主軸抵接的雙金屬片,所述雙金屬片右端壁固定設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下端固定設置有與所述電阻圈抵接的滑片,所述滑片上固定設置有第二接線柱,所述機身內位于所述散熱昂右側上方設置有正反轉腔,所述正反轉腔左側設置有第一皮帶腔,所述機身上端壁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向右動力連接有貫穿所述第一皮帶腔的電機軸,所述電機軸向右傳動可帶動位于所述機身右側的空壓冷卻裝置將空氣壓縮并冷卻,所述電機軸位于所述第一皮帶腔內固定設置有第一帶輪,所述散熱腔后側設置有錐齒腔,所述散熱腔前后端壁間轉動設置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錐齒腔內的螺桿軸,所述螺桿軸內位于所述散熱腔內設置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上前后滑動設置有與所述螺紋桿嚙合的散熱滑塊,所述散熱滑塊下端固定設置有與所述機床主軸同心的圓弧形散熱管,所述圓弧形散熱管靠近圓心端壁陣列固定設置有九個散熱噴頭,所述散熱腔前后端壁固定設置有軸承噴頭,所述軸承噴頭和所述散熱噴頭與所述空壓冷卻裝置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管道與所述空壓冷卻裝置間設置有閥門,所述第一接線柱和所述第二接線柱與所述閥門和所述電機通過電力連接,所述機身內位于所述散熱腔左側上方設置有第二皮帶腔,所述第一皮帶腔與所述第二皮帶腔間轉動設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向左傳動可帶動位于所述機身左側的排氣裝置將所述散熱腔內的熱空氣排出設備,所述第一轉軸右端固定設置有第二帶輪,所述第二帶輪與所述第一帶輪間使用第一皮帶連接,所述第二帶輪向下傳動可帶動位于所述正反轉腔內的正反轉裝置將單一轉動轉換為正反交替轉動帶動所述螺桿軸轉動。/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包括機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身內設置有散熱腔,機床主軸前后延伸轉動設置于所述散熱腔前后端壁間,所述散熱腔下端壁固定設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右端壁固定設置有向右上三十度延伸的絕緣桿,所述絕緣桿上繞設有電阻圈,所述電阻圈左端固定設置有第一接線柱,所述支撐桿上端固定設置有向右延伸且與所述機床主軸抵接的雙金屬片,所述雙金屬片右端壁固定設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下端固定設置有與所述電阻圈抵接的滑片,所述滑片上固定設置有第二接線柱,所述機身內位于所述散熱昂右側上方設置有正反轉腔,所述正反轉腔左側設置有第一皮帶腔,所述機身上端壁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向右動力連接有貫穿所述第一皮帶腔的電機軸,所述電機軸向右傳動可帶動位于所述機身右側的空壓冷卻裝置將空氣壓縮并冷卻,所述電機軸位于所述第一皮帶腔內固定設置有第一帶輪,所述散熱腔后側設置有錐齒腔,所述散熱腔前后端壁間轉動設置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錐齒腔內的螺桿軸,所述螺桿軸內位于所述散熱腔內設置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上前后滑動設置有與所述螺紋桿嚙合的散熱滑塊,所述散熱滑塊下端固定設置有與所述機床主軸同心的圓弧形散熱管,所述圓弧形散熱管靠近圓心端壁陣列固定設置有九個散熱噴頭,所述散熱腔前后端壁固定設置有軸承噴頭,所述軸承噴頭和所述散熱噴頭與所述空壓冷卻裝置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管道與所述空壓冷卻裝置間設置有閥門,所述第一接線柱和所述第二接線柱與所述閥門和所述電機通過電力連接,所述機身內位于所述散熱腔左側上方設置有第二皮帶腔,所述第一皮帶腔與所述第二皮帶腔間轉動設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向左傳動可帶動位于所述機身左側的排氣裝置將所述散熱腔內的熱空氣排出設備,所述第一轉軸右端固定設置有第二帶輪,所述第二帶輪與所述第一帶輪間使用第一皮帶連接,所述第二帶輪向下傳動可帶動位于所述正反轉腔內的正反轉裝置將單一轉動轉換為正反交替轉動帶動所述螺桿軸轉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數控機床主軸散熱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壓冷卻裝置包括所述機身上端壁右側固定設置的空壓機,所述空壓機上端壁固定設置有第一散熱片,所述空壓機右端壁固定設置有進氣口,所述空壓機右端壁位于所述進氣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順鶴,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鼓樓卓穆尼奧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