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圖像處理
,特別是屬于光學圖像處理
目前對圖像的分解與合成的光學處理技術主要是采用棱鏡來進行的。例如在利用黑白膠片進行彩色攝影技術中使用多棱鏡將彩色圖像分解成三原色圖像。在彩色攝像管中也是利用類似的技術獲得三原色圖像。采用棱鏡對圖像來進行分解與合成有以下不足之處分解后的圖像占據空間大,為原圖像的3倍,在用黑白膠片進行彩色攝影中,花費膠片多;攝放系統結構復雜,調整困難,合成時不易對位;用途單一。本技術的任務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分解后的圖像占據空間小、用途廣的可對圖像進行分解與合成處理的多通道光纖圖像互變器。本技術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多通道光纖圖像互變器由直徑小于20微米的F2玻璃光纖或石英玻璃光纖或塑料光纖構成。多通道光纖圖像互變器的一端為集合端(6),另一端為設有n個小區域的分區端(1),n≥2。集合端(6)上某一像素由n根光纖(5)的一端構成,n根光纖(5)的另一端分別設在分區端(1)的n個小區域上。分區端(1)各小區域上的像素與集合端(6)上的像素位置是相關的,即是一一對應的。根據需要多通道光纖圖像互變器的分區端(1)各小區域上的像素與集合端(6)上的像素位置可制成非相關的。為了達到用黑白膠片進行彩色圖像的攝放、彩色圖像的黑白保密存儲、黑白電視顯示彩色影像,將多通道光纖圖像互變器的分區端(1)制成3個小區域,各小區域上分別設有紅色濾色膜、綠色濾色膜、蘭色濾色膜。其中用于彩色圖像的黑白保密存儲時,多通道光纖圖像互變器的分區端(1)與集合端(6)上的像素位置應制成非相關的。為了使分解后的圖像占據空間小,多通道光纖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通道光纖圖像互變器,其特征在于該圖像互變器的一端為集合端(6),另一端為分區端(1),分區端(1)上設有n個小區域,n≥2,其中集合端(6)上某一像素由n根光纖(5)的一端構成,n根光纖(5)的另一端分別設在分區端(1)的n個小區域上,分區端(1)各小區域上的像素與集合端(6)上的像素位置是相關的。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輝,郭履容,唐繼躍,湯一新,蔡鐵權,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師范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