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空調熱水系統,包括壓縮機、第一四通閥、冷凝器水箱、第二四通閥、室外換熱器、室內換熱器,所述第一四通閥的D1、E1、S1、C1接口分別與壓縮機的排氣口、室內換熱器的一端、壓縮機的吸氣口和冷凝器水箱的進口連接;所述第二四通閥的D2、C2接口分別與冷凝器水箱和室外換熱器的一端的出口連接,所述室內換熱器的另一端與室外換熱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四通閥的E2、S2接口分別旁通連接于室內換熱器至第一四通閥的E1之間、室內換熱器至室外換熱器之間,能回收利用系統的冷凝廢熱制熱水,有效地實現熱回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空調熱水系統
本技術涉及空調系統的
,尤其是指一種空調熱水系統。
技術介紹
常規的制冷空調在進行制冷時,會通過室外冷凝器向空氣中排放冷凝熱,該部分的熱量沒有被利用到,從而造成能量的浪費。鑒于此,能回收冷凝廢熱的空調熱水器應運而生。現有的空調熱水器,在制冷時通過收集冷凝廢熱制取生活熱水,但是隨著水溫的升高,冷凝溫度會不斷升高,冷凝散熱效果變差,導致空調的制冷效果不斷衰減,而且當水溫升高到某種程度時,機組便無法繼續運行。另外,該常規的空調熱水器只能實現制冷及制熱水功能,不能實現制熱功能,無法充分利用機組的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一種空調熱水系統,可有效避免空調系統因水溫過高導致制冷效果減弱的問題,同時系統能實現多種模式的運行,實現一機多能。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空調熱水系統,包括壓縮機、第一四通閥、冷凝器水箱、第二四通閥、室外換熱器、室內換熱器,所述第一四通閥的D1、E1、S1、C1接口分別與壓縮機的排氣口、室內換熱器的一端、壓縮機的吸氣口和冷凝器水箱的進口連接;所述第二四通閥的D2、C2接口分別與冷凝器水箱和室外換熱器的一端的出口連接,所述室內換熱器的另一端與室外換熱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四通閥的E2、S2接口分別旁通連接于室內換熱器至第一四通閥的E1之間、室內換熱器至室外換熱器之間。進一步,還包括第一電子膨脹閥和第二電子膨脹閥,所述第二電子膨脹閥設于室內換熱器與室外換熱器之間,所述第二四通閥的E2接口經第一電子膨脹閥旁通連接于第二電子膨脹閥至室外換熱器之間。進一步,所述室內換熱器配置有室內風機,所述室外換熱器配置有室外風機。本技術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1)可實現制冷兼制熱水,制熱,單獨制熱水等功能,達到一機多能的效果;2)通過上述系統進行制冷時,能回收利用系統的冷凝廢熱制熱水,有效地實現熱回收,同時,通過控制室外風機的啟停,實現對室外換熱器的冷凝散熱的啟停,增強系統的冷凝換熱效果,可使系統的制冷效果保持穩定。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系統組成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系統處于制冷模式的原理圖。圖3為本技術的系統處于單獨制熱水模式的原理圖。圖4為本技術的系統處于單獨制熱模式的原理圖。其中,1-壓縮機,2-第一四通閥,3-冷凝器水箱,4-第二四通閥,5-第一電子膨脹閥,6-室外換熱器,7-室外風機,8-第二電子膨脹閥,9-室內換熱器9,10-室內風機。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參照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地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技術的公開內容理解得更加透徹全面。參見附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一種空調熱水系統,包括壓縮機1、第一四通閥2、冷凝器水箱3、第二四通閥4、第一電子膨脹閥5、室外換熱器6、第二電子膨脹閥8和室內換熱器9,其中,第一四通閥2包括有D1、E1、S1、C1四個接口,第二四通閥4包括有D2、E2、S2、C2四個接口。在本實施例中,室內換熱器9配置有室內風機10(室外風機10安裝在室外換熱器9的對應位置),所述室外換熱器6配置有室外風機7(室外風機7安裝在室外換熱器6的對應位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四通閥2的D1、E1、S1、C1接口分別與壓縮機1的排氣口、室內換熱器9的一端、壓縮機1的吸氣口和冷凝器水箱3的進口連接;第二四通閥的D2、C2接口分別與冷凝器水箱3和室外換熱器6的一端的出口連接,室內換熱器9的另一端經第二電子膨脹閥8與室外換熱器6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四通閥4的E2、S2接口分別旁通連接于室內換熱器9至第一四通閥2的E1之間、第二電子膨脹閥8至室外換熱器6之間。基于上述連接便構成了空調熱水系統的冷媒流路,由此,系統具備了制冷、單獨制熱和單獨制熱水的工作模式,為了便于理解,以下具體的工作原理對上述的工作模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如附圖2所示,當系統進行制冷時,此時的第一四通閥2的D1接口與C1接口導通,E1接口與S1接口導通,第二四通閥4的D2接口與C2接口導通,第一電子膨脹閥處于全閉合狀態,室內風機10開啟,此時的制冷劑在壓縮機1中被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送出,然后通過第一四通閥輸送至冷凝器水箱中進行冷凝(制冷劑釋放熱量來加熱冷凝器水箱中的熱水),隨后制冷劑通過第二四通閥的D2-C2接口流進室外換熱器6中,其中,根據冷凝器水箱的水箱溫度情況相對應控制室外換熱器9的室外風機10的開關:情況1:當冷凝器水箱3的水溫較低時,室內風機7不啟動,制冷劑在室外換熱器6中幾乎沒有進行熱交換便繼續流向第二電子膨脹閥8;情況2:當冷凝器水箱3的水溫高于40℃時,室外風機7啟動,制冷劑可通過室外換熱器6向外界散熱。當冷凝器水箱3處在情況1時,隨著系統的運行,制冷劑的冷凝熱會不斷地傳遞至冷凝器水箱3中的熱水,使冷凝器水箱的溫度會不斷升高,那么制冷劑在冷凝器水箱3中的冷凝換熱效果會逐漸變差,系統的制冷性能便會衰減,而當冷凝器水箱3升高至40℃,則切換至情況2,啟用室外風機7,提升冷凝散熱效果,有效地避免水溫過高導致的冷凝效果變差的問題。另外,當用戶使用冷凝器水箱3中的熱水時,水溫會逐漸下降,當水溫下降到30℃,則切換至情況1,室外風機7停止運行,直至水溫重新升到40℃時,才會重新啟動室外風機7。隨后制冷劑在經過冷凝器水箱3和室外換熱6后,繼續流向第二電子膨脹閥8進行節流,節流后的制冷劑流進室內換熱器9中吸收室內空氣中的熱量蒸發成氣體,降低室內空氣的溫度,從而實現制冷效果,最后低溫的制冷劑蒸汽通過第一四通閥2的E1和S1口回流至壓縮機1的進氣口,從而完成一個制冷過程。在本實施例中,如附圖3所示,當系統進行單獨制熱水時,此時的第一四通閥2的D1口與C1口導通,E1口與S1口導通,第二四通閥4的D2接口與E2接口導通,C2接口與S2接口導通,第二電子膨脹閥8處于全閉合狀態,室外風機10啟動。此時的制冷劑在壓縮機1被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送出,然后通過第一四通閥2輸送至冷凝器水箱3中進行冷凝(釋放熱量來加熱水箱中的熱水),接著由第二四通閥4的D2-E2接口流向第一電子膨脹閥5進行節流,節流后的氣液兩相制冷劑流進室外換熱器6中吸收室外空氣中的熱量蒸發成氣體,最后低溫的制冷劑蒸汽通過第二四通閥4的C2和S2口流向第一四通閥2,然后再經過E1和S1口回流至壓縮機1的進氣口,從而完成一個制熱水過程。在本實施例中,如附圖4所示,當系統進行單獨制熱時,此時的第一四通閥2D1接口與E1接口導通,C1接口與S1接口導通,第二四通閥4的D2接口與C2接口導通,第一電子膨脹閥4處于全閉合狀態,室外風機7和室內風機10啟動。此時的制冷劑在壓縮機1被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然后通過第一四通閥2的D1接口與E1接口輸送至室內換熱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空調熱水系統,包括壓縮機(1)、第一四通閥(2)、冷凝器水箱(3)、第二四通閥(4)、室外換熱器(6)、室內換熱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閥(2)的D1、E1、S1、C1接口分別與壓縮機(1)的排氣口、室內換熱器(9)的一端、壓縮機(1)的吸氣口和冷凝器水箱(3)的進口連接;所述第二四通閥的D2、C2接口分別與冷凝器水箱(3)和室外換熱器(6)的一端的出口連接,所述室內換熱器(9)的另一端與室外換熱器(6)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四通閥(4)的E2、S2接口分別旁通連接于室內換熱器(9)至第一四通閥(2)的E1之間、室內換熱器(9)至室外換熱器(6)之間。/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調熱水系統,包括壓縮機(1)、第一四通閥(2)、冷凝器水箱(3)、第二四通閥(4)、室外換熱器(6)、室內換熱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閥(2)的D1、E1、S1、C1接口分別與壓縮機(1)的排氣口、室內換熱器(9)的一端、壓縮機(1)的吸氣口和冷凝器水箱(3)的進口連接;所述第二四通閥的D2、C2接口分別與冷凝器水箱(3)和室外換熱器(6)的一端的出口連接,所述室內換熱器(9)的另一端與室外換熱器(6)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四通閥(4)的E2、S2接口分別旁通連接于室內換熱器(9)至第一四通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慶成,施永康,黃康超,丁小江,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高而美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