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窯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窯架可調支柱。包括端座、支撐中柱,所述端座設有兩個,兩個端座分別設于支撐中柱上下兩端,所述支撐中柱包括兩個柱體,所述柱體的側壁面上開設有若干嵌入位,各嵌入位沿柱體長度方向間隔排列設置,柱體一端設有朝向側面延伸出凸出的嵌入塊,兩個柱體可通過嵌入塊相互插入對方的嵌入位內拼接組合形成支撐中柱,且嵌入塊選擇插入不同位置的嵌入位,可改變兩柱體組合形成支撐中柱的高度。支撐中柱通過兩個柱體組合而成,通過嵌入塊插入不同嵌入位可實現組合后的支撐中柱高度的改變,實現支柱高度可調,同時結構牢靠、支撐性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窯架可調支柱
本技術涉及窯具
,特別涉及一種窯架可調支柱。
技術介紹
窯爐是燒制陶瓷中常用的設備,坯體擺放于窯架上后,送入窯爐內進行高溫燒制定型,窯架由棚板和支柱搭建而成,每次燒制時坯體產品尺寸多變,若窯架尺寸固定則無法完全利用窯爐內空間。為了更密集擺放坯體以充分利用窯爐內空間,授權公告號為CN208187130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窯用特形支柱,包括支柱本體,所述支柱本體包括中間柱和分別與中間柱上下兩端連接的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上分別開設有供棚板穿過的通槽,所述中間柱一端形成有下凹的第一連接槽,另一端形成有與所述第一連接槽相對應的向下凸出的第一連接凸起,所述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與中間柱連接面分別形成有與第一連接槽和第一連接凸起相配合的第二連接凸起和第二連接槽。現有的支柱可通過增減中間柱的方式改變支柱的長度,但該種方式每次改變量為一整個支柱的高度,每次變動量較大;支撐座與中間柱的連接僅通過凸起與凹槽配合,連接關系不牢靠,容易因為誤碰撞導致支柱散架,結構牢靠性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高度可調、結構牢靠、支撐性好的窯架可調支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窯架可調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座、支撐中柱,所述端座設有兩個,兩個端座分別設于支撐中柱上下兩端,所述支撐中柱包括兩個柱體,所述柱體的側壁面上開設有若干嵌入位,各嵌入位沿柱體長度方向間隔排列設置,柱體一端設有朝向側面延伸出凸出的嵌入塊,兩個柱體可通過嵌入塊相互插入對方的嵌入位內拼接組合形成支撐中柱,且嵌入塊選擇插入不同位置的嵌入位,可改變兩柱體組合形成支撐中柱的高度。進一步的,柱體在相對設有嵌入塊的另一端設有朝向側面延伸凸出的連接板,以在柱體端部形成一連接平面,端座通過連接平面與支撐中柱安裝連接。進一步的,連接平面設有一朝向柱體內開設并延伸貫穿各嵌入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嵌入塊上開設有第二定位孔,嵌入塊插入嵌入位狀態下,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處于同軸位置,所述端座設有第一定位桿,第一定位桿由第一定位孔插入并穿過第二定位孔,使端座與支撐中柱安裝連接,同時第一定位桿固定嵌入塊于嵌入位內,使兩柱體保持組合狀態。進一步的,連接平面還設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端座上設有第二定位桿,第一定位桿插入第一定位孔的同時,第二定位桿插入第三定位孔內,以固定端座在支撐中柱的安裝連接位置。進一步的,支撐中柱還包括補強件,所述補強件用于填充兩柱體組合形成支撐中柱后,一柱體端部與另一柱體的連接板形成的間隙,所述補強件的厚度適配上述間隙的高度。進一步的,補強件具有不同厚度的多種規格,不同規格的補強件厚度以適配嵌入塊選擇插入不同嵌入位組成的不同狀態下的支撐中柱。進一步的,補強件設有朝向側面延伸出凸出的嵌入塊,所述補強件填充間隙狀態下,補強件的嵌入塊插入對應的嵌入位內。進一步的,嵌入塊兩側與柱體間的連接位置處設有加強部,所述加強部具有由柱體朝向嵌入塊方向逐漸縮小的縮頸結構,所述嵌入位設有一由內至外逐漸擴大的擴口部,所述擴口部用于在嵌入塊插入嵌入位狀態下對加強部的讓位。由上述對本技術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窯架可調支柱,支撐中柱通過兩個柱體組合而成,通過嵌入塊插入不同嵌入位可實現組合后的支撐中柱高度的改變,實現支柱高度可調;端座安裝后,其第一定位桿可將嵌入塊限位于嵌入位內,提高連接牢靠性,避免了誤碰撞導致支柱散架;補強件可填充兩柱體間的間隙,保證了支柱調節高度后最大承壓能力不變。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窯架可調支柱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窯架可調支柱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圖1剖視圖。圖中標識對應如下:1.端座、11.第一定位桿、12.第二定位桿、2.支撐中柱、21.柱體、22.補強件、23.嵌入位、231.擴口部、24.嵌入塊、241.加強部、242.第二定位孔、25.連接板、26.第一定位孔、27.第三定位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參照圖1至圖3所示,一種窯架可調支柱,包括端座1、支撐中柱2。端座1設有兩個,兩個端座1分別設于支撐中柱2上下兩端。支撐中柱2包括柱體21、補強件22,柱體21設有兩個,柱體21的側壁面上開設有若干嵌入位23,各嵌入位23沿柱體21長度方向間隔排列設置,柱體21一端設有朝向側面延伸出凸出的嵌入塊24,兩個柱體21可通過嵌入塊24相互插入對方的嵌入位23內拼接組合形成支撐中柱2,且嵌入塊24選擇插入不同位置的嵌入位23,可改變兩柱體21組合形成支撐中柱2的高度。嵌入塊23兩側與柱體21間的連接位置處設有加強部241,加強部241具有由柱體21朝向嵌入塊24方向逐漸縮小的縮頸結構,嵌入位23設有一由內至外逐漸擴大的擴口部231,擴口部231用于在嵌入塊24插入嵌入位23狀態下對加強部241的讓位。柱體21在相對設有嵌入塊24的另一端設有朝向側面延伸凸出的連接板25,以在柱體21端部形成一連接平面,端座1通過連接平面與支撐中柱2安裝連接。連接平面設有一朝向柱體內開設并延伸貫穿各嵌入位23的第一定位孔26,嵌入塊24上開設有第二定位孔242,嵌入塊24插入嵌入位23狀態下,第一定位孔26與第二定位孔242處于同軸位置,端座1設有第一定位桿11,第一定位桿11由第一定位孔26插入并穿過第二定位孔242,使端座1與支撐中柱2安裝連接,同時第一定位桿11固定嵌入塊24于嵌入位23內,使兩柱體21保持組合狀態。連接平面還設有第三定位孔27,端座1上設有第二定位桿12,第一定位桿11插入第一定位孔26的同時,第二定位桿12插入第三定位孔27內,以固定端座1在支撐中柱2的安裝連接位置。補強件22用于填充兩柱體21組合形成支撐中柱2后,一柱體21端部與另一柱體21的連接板25形成的間隙,補強件241的厚度適配上述間隙的高度。補強件22具有不同厚度的多種規格,不同規格的補強件22厚度以適配嵌入塊24選擇插入不同嵌入位23組成的不同狀態下的支撐中柱2。補強件22設有朝向側面延伸出凸出的嵌入塊24,補強件22填充間隙狀態下,補強件22的嵌入塊24插入對應的嵌入位23內。該種窯架可調支柱使用方式如下:根據支柱使用需求確定所需支撐中柱2高度,兩柱體21通過的兩者的嵌入塊24相互插入對方的對應的嵌入位23內進行組合形成支撐中柱2,選擇不同位置的嵌入位23插入即可組合形成不同高度的支撐中柱2;當嵌入塊24插入嵌入位23時,第一定位孔26與第二定位孔242將處于同軸狀態,安裝端座1時,將第一定位桿11插入第一定位孔26時會同時穿過第二定位孔27,在第一定位桿11的限位下,嵌入塊24將無法從嵌入位23內抽出,保持定位了支撐中柱2的組合連接關系,第二定位桿12對應插入第三定位孔27內,兩點定位狀態下定位了端座1在支撐中柱2的位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窯架可調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座、支撐中柱,所述端座設有兩個,兩個端座分別設于支撐中柱上下兩端,所述支撐中柱包括兩個柱體,所述柱體的側壁面上開設有若干嵌入位,各嵌入位沿柱體長度方向間隔排列設置,柱體一端設有朝向側面延伸出凸出的嵌入塊,兩個柱體可通過嵌入塊相互插入對方的嵌入位內拼接組合形成支撐中柱,且嵌入塊選擇插入不同位置的嵌入位,可改變兩柱體組合形成支撐中柱的高度。/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窯架可調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座、支撐中柱,所述端座設有兩個,兩個端座分別設于支撐中柱上下兩端,所述支撐中柱包括兩個柱體,所述柱體的側壁面上開設有若干嵌入位,各嵌入位沿柱體長度方向間隔排列設置,柱體一端設有朝向側面延伸出凸出的嵌入塊,兩個柱體可通過嵌入塊相互插入對方的嵌入位內拼接組合形成支撐中柱,且嵌入塊選擇插入不同位置的嵌入位,可改變兩柱體組合形成支撐中柱的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窯架可調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體在相對設有嵌入塊的另一端設有朝向側面延伸凸出的連接板,以在柱體端部形成一連接平面,端座通過連接平面與支撐中柱安裝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窯架可調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平面設有一朝向柱體內開設并延伸貫穿各嵌入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嵌入塊上開設有第二定位孔,嵌入塊插入嵌入位狀態下,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處于同軸位置,所述端座設有第一定位桿,第一定位桿由第一定位孔插入并穿過第二定位孔,使端座與支撐中柱安裝連接,同時第一定位桿固定嵌入塊于嵌入位內,使兩柱體保持組合狀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窯架可調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振華,曾碧寅,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德化縣創捷窯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