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它涉及一種腳手架連接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了解決現有腳手架采用螺栓鎖扣的連接方式易發生滑脫現象,如果用力過大還會使鋼管發生變形,使工人在實際施工中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四個橫管呈十字形設置,每個橫管的一端均通過一個鎖緊固定件與節點盤體連接,兩個連接套分別固定安裝在節點盤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一個豎管的下端與兩個豎管分別設置在節點盤體的上方和下方,位于節點盤體上方的豎管的下端插裝在節點盤體上表面的連接套內,位于節點盤體下方的豎管的上端插裝在節點盤體下表面的連接套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建筑工程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腳手架連接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屬于建筑工程領域。
技術介紹
腳手架是一種為了保證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臺。現有腳手架一般采用螺栓鎖扣的結構將兩根鋼管交錯固定在一起,以此搭接成一個整體的腳手架。這種螺栓鎖扣的連接方式在實際使用中容易發生滑脫現象,尤其是在陰雨天氣里,連接節點處會發生松動,同時如果鎖緊時用力過大,還會使鋼管發生變形,使工人在實際施工中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現有腳手架采用螺栓鎖扣的連接方式易發生滑脫現象,如果用力過大還會使鋼管發生變形,使工人在實際施工中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問題,進而提出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本技術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包括節點盤體、兩個豎管、兩個連接套、四個橫管和四個鎖緊固定件,四個橫管呈十字形設置,每個橫管的一端均通過一個鎖緊固定件與節點盤體連接,兩個連接套分別固定安裝在節點盤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一個豎管的下端與兩個豎管分別設置在節點盤體的上方和下方,位于節點盤體上方的豎管的下端插裝在節點盤體上表面的連接套內,位于節點盤體下方的豎管的上端插裝在節點盤體下表面的連接套內。進一步的,每個豎管兩端的外壁設有螺紋,每個連接套的內壁設有螺紋,豎管端部的外壁與連接套的內壁通過螺紋連接。進一步的,每個所述鎖緊固定件包括上板、下板、至少兩個螺栓和至少兩個螺母,上板水平設置在節點盤體的上表面,下板水平設置在節點盤體的下表面,上板的外端、下板的外端均與橫管的端面固定連接,兩個螺栓并排豎直設置,螺栓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過上板、節點盤體、下板后與螺母連接。進一步的,上板上表面的中部和下板下表面的中部均設有加強肋板。進一步的,本技術還包括八個三角肋板,節點盤體的上表面沿圓周方向均布設有四個三角肋板,節點盤體的下表面沿圓周方向均布設有四個三角肋板,三角肋板的豎直邊與連接套的外壁固定連接,三角肋板的底邊與節點盤體固定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采用螺紋連接和螺栓固定的方式作為腳手架的連接結構,避免了傳統的螺栓鎖扣連接方式所出現的滑脫松動現象;本技術連接牢固,不易發生松動和滑脫,且即使在陰雨天氣里也能夠保持穩定的連接強度;本技術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方便快捷,能有效提高施工現場內腳手架的搭建和拆卸效率;本技術還能夠避免因熱脹冷縮導致的滑脫現象發生。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包括節點盤體1、兩個豎管2、兩個連接套3、四個橫管4和四個鎖緊固定件5,四個橫管4呈十字形設置,每個橫管4的一端均通過一個鎖緊固定件5與節點盤體1連接,兩個連接套3分別固定安裝在節點盤體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一個豎管2的下端與兩個豎管2分別設置在節點盤體1的上方和下方,位于節點盤體1上方的豎管2的下端插裝在節點盤體1上表面的連接套3內,位于節點盤體1下方的豎管2的上端插裝在節點盤體1下表面的連接套3內。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的每個豎管2兩端的外壁設有螺紋,每個連接套3的內壁設有螺紋,豎管2端部的外壁與連接套3的內壁通過螺紋連接。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的每個所述鎖緊固定件5包括上板5-1、下板5-2、至少兩個螺栓5-3和至少兩個螺母5-4,上板5-1水平設置在節點盤體1的上表面,下板5-2水平設置在節點盤體1的下表面,上板5-1的外端、下板5-2的外端均與橫管4的端面固定連接,兩個螺栓5-3并排豎直設置,螺栓5-3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過上板5-1、節點盤體1、下板5-2后與螺母5-4連接。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的上板5-1上表面的中部和下板5-2下表面的中部均設有加強肋板5-5。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三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機構還包括八個三角肋板6,節點盤體1的上表面沿圓周方向均布設有四個三角肋板6,節點盤體1的下表面沿圓周方向均布設有四個三角肋板6,三角肋板6的豎直邊與連接套3的外壁固定連接,三角肋板6的底邊與節點盤體1固定連接。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工作原理豎管2插裝在連接套3內,且豎管2的端部的外壁與連接套3的內壁之間通過螺紋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滑脫和松動現象發生,同時及時在陰雨天氣了也不會發生松動和滑脫;橫管端部通過鎖緊固定件5與節點盤體1連接,鎖緊固定件5與節點盤體通過螺栓插接固定的方式進行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滑脫和松動現象發生,同時及時在陰雨天氣了也不會發生松動和滑脫。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技術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的修改、等同替換與改進等,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包括節點盤體(1)、兩個豎管(2)、兩個連接套(3)、四個橫管(4)和四個鎖緊固定件(5),四個橫管(4)呈十字形設置,每個橫管(4)的一端均通過一個鎖緊固定件(5)與節點盤體(1)連接,兩個連接套(3)分別固定安裝在節點盤體(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一個豎管(2)的下端與兩個豎管(2)分別設置在節點盤體(1)的上方和下方,位于節點盤體(1)上方的豎管(2)的下端插裝在節點盤體(1)上表面的連接套(3)內,位于節點盤體(1)下方的豎管(2)的上端插裝在節點盤體(1)下表面的連接套(3)內。/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包括節點盤體(1)、兩個豎管(2)、兩個連接套(3)、四個橫管(4)和四個鎖緊固定件(5),四個橫管(4)呈十字形設置,每個橫管(4)的一端均通過一個鎖緊固定件(5)與節點盤體(1)連接,兩個連接套(3)分別固定安裝在節點盤體(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一個豎管(2)的下端與兩個豎管(2)分別設置在節點盤體(1)的上方和下方,位于節點盤體(1)上方的豎管(2)的下端插裝在節點盤體(1)上表面的連接套(3)內,位于節點盤體(1)下方的豎管(2)的上端插裝在節點盤體(1)下表面的連接套(3)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豎管(2)兩端的外壁設有螺紋,每個連接套(3)的內壁設有螺紋,豎管(2)端部的外壁與連接套(3)的內壁通過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建筑工程用腳手架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鎖緊固定件(5)包括上板(5-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盛旭東,
申請(專利權)人:盛旭東,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