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角縫焊接工裝夾具,包括第一裝夾板、設置于第一裝夾板上與水平面呈30?60度夾角的第一安裝槽、第一壓緊塊、第一螺栓、第二裝夾板、設置于第二裝夾板上的第二安裝槽、使用時,第一個工件放置于第一安裝槽內并與第一安裝槽側壁抵接,第一個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抵接在第二安裝槽底面上,鎖緊第一壓緊塊,然后將第二個工件放置于第二安裝槽內并與第二安裝槽側壁抵接,此時第二個工件抵接于第一個工件表面,之后先通過頂絲板將第二個工件緊緊頂在第一個工件表面,然后再鎖緊第二壓緊塊和壓緊條從而將第二個工件壓緊在第二安裝槽底面,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能有效的對工件的三個維度進行定位,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角縫焊接工裝夾具
本技術涉及焊接領域,特別是一種角縫焊接工裝夾具。
技術介紹
角接頭在熔焊、激光焊及攪拌摩擦焊接等領域都有較多的應用,為了實現高效高質量的焊接,需要對工裝夾具有較高的要求,現有的工裝夾具普遍是在水平面上對工件進行裝夾,很容易發(fā)生跑動,且結構較為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能有效防止工件跑動的工裝夾具。本技術為解決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角縫焊接工裝夾具,包括:第一裝夾板,所述第一裝夾板表面設置有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一裝夾板兩側設置有第一壓緊塊,所述第一壓緊塊上設置有穿過第一壓緊塊與第一裝夾板連接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壓緊塊延伸至第一安裝槽內,所述第一安裝槽底面與水平面形成30-60度角;第二裝夾板,所述第二裝夾板設置于第一裝夾板表面,所述第二裝夾板表面設置有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一安裝槽底面與第二安裝槽底面垂直,所述第二裝夾板兩側設置有第二壓緊塊,所述第二壓緊塊上設置有穿過第二壓緊塊與第一裝夾板連接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壓緊塊延伸至第二安裝槽內,所述第二裝夾板表面還設置有一位于第二安裝槽上方的壓緊條,所述壓緊條兩端設置有與第二裝夾板相連的第三螺栓;至少兩個頂絲板,所述頂絲板設置于第二安裝槽末端,所述頂絲板上設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內安裝有可相對第二安裝槽前后運動的頂壓絲桿。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頂絲板為“L”型。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頂絲板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裝夾板的下表面,所述頂絲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裝槽的末端。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頂絲板為三個,三個頂絲板分別設置于第二安裝槽末端的兩側和中部。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安裝槽底面與第一裝夾板表面平行。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安裝槽底面與第二裝夾板表面平行。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壓緊條位于第二壓緊塊上方。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安裝槽底面與水平面形成45度角。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第一裝夾板上設置有第第一安裝槽,第一裝夾板兩側設置有第一壓緊塊,第一安裝槽底面與水平面形成30-60度夾角,第二裝夾板設置于第一裝夾板表面,所述第二裝夾板表面設置有與第一安裝槽底面垂直的第二安裝槽,第二裝夾板上設置有第二壓緊塊以及壓緊條,在第二安裝槽的末端還設置有至少兩個頂絲板,頂絲板上設置有頂壓絲桿,使用時,先松開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先將第一個工件放置于第一安裝槽內并與第一安裝槽側壁抵接,此時第一個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抵接在第二安裝槽底面上,然后鎖緊第一螺栓,使第一壓緊塊壓緊第一個工件,然后將第二個工件放置于第二安裝槽內并與第二安裝槽側壁抵接,此時第二個工件抵接于第一個工件表面,之后先通過頂絲板將第二個工件緊緊頂在第一個工件表面,然后再通過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將第二個工件通過第二壓緊塊和壓緊條緊緊壓在第二安裝槽底面,第二個工件通過第二壓緊塊和壓緊條從而保證第二個工件表面的受力均衡不會產生翹曲現象,而第一個工件則通過第一壓緊塊和通過頂壓絲桿頂緊的第二個工件來保證表面被壓緊不會產生翹曲,同時通過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限制工件的前后移動,與水平面呈30-60度角的第一安裝槽則可以使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抵接在第二安裝槽底面,不會產生誤差,從而使整體固定更為穩(wěn)妥,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能有效的對工件的三個維度進行定位,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解釋說明。圖1為本技術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部分將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在附圖中示出,附圖的作用在于用圖形補充說明書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夠直觀地、形象地理解本技術的每個技術特征和整體技術方案,但其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若干的含義是一個或者多個,多個的含義是兩個以上,大于、小于、超過等理解為不包括本數,以上、以下、以內等理解為包括本數。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區(qū)分技術特征為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先后關系。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設置、安裝、連接等詞語應做廣義理解,所屬
技術人員可以結合技術方案的具體內容合理確定上述詞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參照圖1至圖2,一種角縫焊接工裝夾具,包括:第一裝夾板10,所述第一裝夾板10表面設置有第一安裝槽11,所述第一裝夾板10兩側設置有第一壓緊塊30,所述第一壓緊塊30上設置有穿過第一壓緊塊30與第一裝夾板10連接的第一螺栓31,所述第一壓緊塊30延伸至第一安裝槽11內,所述第一安裝槽11底面與水平面形成30-60度角,優(yōu)選為45度夾角;第二裝夾板20,所述第二裝夾板20設置于第一裝夾板10表面,所述第二裝夾板20表面設置有第二安裝槽21,所述第一安裝槽11底面與第二安裝槽21底面垂直,所述第二裝夾板20兩側設置有第二壓緊塊40,所述第二壓緊塊40上設置有穿過第二壓緊塊40與第一裝夾板10連接的第二螺栓41,所述第二壓緊塊40延伸至第二安裝槽21內,所述第二裝夾板20表面還設置有一位于第二安裝槽21上方的壓緊條50,所述壓緊條50兩端設置有與第二裝夾板20相連的第三螺栓51;至少兩個頂絲板60,所述頂絲板60設置于第二安裝槽21末端,所述頂絲板60上設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內安裝有可相對第二安裝槽21前后運動的頂壓絲桿70。通過在第一裝夾板10上設置有第第一安裝槽11,第一裝夾板10兩側設置有第一壓緊塊30,第一安裝槽11底面與水平面形成30-60度夾角,第二裝夾板20設置于第一裝夾板10表面,所述第二裝夾板20表面設置有與第一安裝槽11底面垂直的第二安裝槽21,第二裝夾板20上設置有第二壓緊塊40以及壓緊條50,在第二安裝槽21的末端還設置有至少兩個頂絲板60,頂絲板60上設置有頂壓絲桿70,使用時,先松開第一螺栓31、第二螺栓41和第三螺栓51,先將第一個工件放置于第一安裝槽11內并與第一安裝槽11側壁抵接,此時第一個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抵接在第二安裝槽21底面上,然后鎖緊第一螺栓31,使第一壓緊塊30壓緊第一個工件,然后將第二個工件放置于第二安裝槽21內并與第二安裝槽21側壁抵接,此時第二個工件抵接于第一個工件表面,之后先通過頂絲板60將第二個工件緊緊頂在第一個工件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角縫焊接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裝夾板(10),所述第一裝夾板(10)表面設置有第一安裝槽(11),所述第一裝夾板(10)兩側設置有第一壓緊塊(30),所述第一壓緊塊(30)上設置有穿過第一壓緊塊(30)與第一裝夾板(10)連接的第一螺栓(31),所述第一壓緊塊(30)延伸至第一安裝槽(11)內,所述第一安裝槽(11)底面與水平面形成30-60度角;/n第二裝夾板(20),所述第二裝夾板(20)設置于第一裝夾板(10)表面,所述第二裝夾板(20)表面設置有第二安裝槽(21),所述第一安裝槽(11)底面與第二安裝槽(21)底面垂直,所述第二裝夾板(20)兩側設置有第二壓緊塊(40),所述第二壓緊塊(40)上設置有穿過第二壓緊塊(40)與第一裝夾板(10)連接的第二螺栓(41),所述第二壓緊塊(40)延伸至第二安裝槽(21)內,所述第二裝夾板(20)表面還設置有一位于第二安裝槽(21)上方的壓緊條(50),所述壓緊條(50)兩端設置有與第二裝夾板(20)相連的第三螺栓(51);/n至少兩個頂絲板(60),所述頂絲板(60)設置于第二安裝槽(21)末端,所述頂絲板(60)上設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內安裝有可相對第二安裝槽(21)前后運動的頂壓絲桿(70)。/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角縫焊接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裝夾板(10),所述第一裝夾板(10)表面設置有第一安裝槽(11),所述第一裝夾板(10)兩側設置有第一壓緊塊(30),所述第一壓緊塊(30)上設置有穿過第一壓緊塊(30)與第一裝夾板(10)連接的第一螺栓(31),所述第一壓緊塊(30)延伸至第一安裝槽(11)內,所述第一安裝槽(11)底面與水平面形成30-60度角;
第二裝夾板(20),所述第二裝夾板(20)設置于第一裝夾板(10)表面,所述第二裝夾板(20)表面設置有第二安裝槽(21),所述第一安裝槽(11)底面與第二安裝槽(21)底面垂直,所述第二裝夾板(20)兩側設置有第二壓緊塊(40),所述第二壓緊塊(40)上設置有穿過第二壓緊塊(40)與第一裝夾板(10)連接的第二螺栓(41),所述第二壓緊塊(40)延伸至第二安裝槽(21)內,所述第二裝夾板(20)表面還設置有一位于第二安裝槽(21)上方的壓緊條(50),所述壓緊條(50)兩端設置有與第二裝夾板(20)相連的第三螺栓(51);
至少兩個頂絲板(60),所述頂絲板(60)設置于第二安裝槽(21)末端,所述頂絲板(60)上設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內安裝有可相對第二安裝槽(21)前后運動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春桂,譚錦紅,趙運強,董春林,鄧軍,苗澍,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省焊接技術研究所廣東省中烏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