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儀表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防水防潮型儀表,包括儀表本體和儀表本體相連接的傳輸管,防水防潮型儀表還包括固定塊、透明罩及至少一個密封圈:固定塊相對傳輸管開設有固定孔,固定塊經固定孔固定套設于傳輸管,固定塊靠近儀表本體的一端向內凹陷形成有一環形槽,環形槽與傳輸管同軸設置,環形槽靠近傳輸管的周向的內壁同軸開設有外螺紋;透明罩的內部空心且一端開口,透明罩的開口端的內壁相對固定塊的外螺紋開設有內螺紋,透明罩罩設于儀表本體并螺紋連接于固定塊;密封圈內置于環形槽且與環形槽同軸設置,密封圈的外圈連接于環形槽的內壁、內圈抵接于透明罩的外周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儀表本體進行密封時步驟少。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儀表本體進行密封時步驟少。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儀表本體進行密封時步驟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水防潮型儀表
[0001]本技術涉及儀表
,具體涉及一種防水防潮型儀表。
技術介紹
[0002]授權公告號為CN210274860U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防水防潮型智能自動化儀表,包括自動檢測盤和位于自動檢測盤上方的自動化儀表本體:自動檢測盤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數據傳輸管的一端,自動化儀表本體固定安裝在數據傳輸管的另一-端上,數據傳輸管上固定套設有連接板,連接板的頂部放置有透明防護罩,且自動化儀表本體位于透明防護罩內,透明防護罩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密封墊,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多個定位桿,且定位桿延伸至密封墊的下方,連接板的頂部開設有多定位槽,且定位桿與對應的定位槽相適配,連接板的頂部開設有多個第一槽,第一槽內滑動安裝有豎桿,豎桿的頂端延伸至連接板的上方,豎桿靠近自動化儀表本體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壓板,且壓板與固定板相適配,連接板的頂部滑動安裝有多個三角座,豎桿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橫桿,且橫桿與三角座相適配。在固定透明防護罩的過程中,先把透明防護罩放置在連接板上,使得定位桿卡入對應的定位槽內,此時壓板位于固定板的上方,然后轉動旋鈕,旋鈕帶動螺紋桿進行移動,在螺紋孔的作用下, 使得螺紋桿一邊轉動一邊移動,螺紋桿通過滑板帶動豎桿向下移動,豎桿帶動壓板向下移動,壓板對固定板進行擠壓,使得固定板對密封墊進行擠壓,對固定桿進行擠壓固定,通過對三角座能夠對密封墊進行橫向擠壓,增強透明防護罩的密封性,豎桿向下移動帶動橫桿向下移動,橫桿對三角座進行擠壓,使得三角座進行移動并對密封墊進行擠壓,這種裝置存在缺陷,在固定透明防護罩對儀表本體進行密封保護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多步操作,安裝較為繁瑣。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供一種防水防潮型儀表,解決現有技術中將透明防護罩安裝時需要多個步驟才能實現密封的技術問題。
[0004]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防水防潮型儀表,包括儀表本體和所述儀表本體相連接的傳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潮型儀表還包括:
[0005]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相對所述傳輸管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塊經所述固定孔固定套設于所述傳輸管,所述固定塊靠近所述儀表本體的一端向內凹陷形成有一環形槽,所述環形槽與所述傳輸管同軸設置,所述環形槽靠近所述傳輸管的周向的內壁同軸開設有外螺紋;
[0006]透明罩,所述透明罩的內部空心且一端開口,所述透明罩的開口端的內壁相對所述固定塊的外螺紋開設有內螺紋,所述透明罩罩設于所述儀表本體并螺紋連接于所述固定塊;
[0007]至少一個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內置于所述環形槽且與所述環形槽同軸設置,所述密封圈的外圈連接于所述環形槽的內壁、內圈抵接于所述透明罩的外周面。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包括:實現儀表本體密封的過程中,直接將透明罩4螺紋連接于環形槽的內壁即可,此時透明罩與環形槽的內壁螺紋連接形成了一道密封,密封圈與透明罩的外壁之間形成了一道密封,能有效對儀表本體進行密封,且密封的過程中僅需轉動透明罩使得透明罩與固定塊螺紋連接即可,安裝簡單且步驟少。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技術的三維示意圖;
[0010]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3是沿圖2中A—A線的剖視圖;
[0012]圖4是圖3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3]圖5是圖3中C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15]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防水防潮型儀表,如圖1至5所示,包括儀表本體 1和儀表本體1相連接的傳輸管2,傳輸管2可以用于供信號線纜穿過,也可以用于其它用途。
[0016]防水防潮型儀表還包括固定塊3、透明罩4、至少一個密封圈5及防潮組件 6,固定塊3相對傳輸管2開設有固定孔,固定塊3經固定孔固定套設于傳輸管 2,固定塊3靠近儀表本體1的一端向內凹陷形成有一環形槽,環形槽與傳輸管 2同軸設置,環形槽靠近傳輸管2的周向的內壁同軸開設有外螺紋。
[0017]具體的,固定塊3呈環狀,當固定塊3的形狀不限定于此。
[0018]透明罩4的內部空心且一端開口,透明罩4的開口端的內壁相對固定塊3 的外螺紋開設有內螺紋,透明罩4罩設于儀表本體1并螺紋連接于固定塊3。
[0019]透明罩4的材質可以為玻璃、亞力克等,本申請中透明罩4的材質為亞克力,但透明罩4的材質不限定于此。
[0020]密封圈5內置于環形槽且與環形槽同軸設置,密封圈5的外圈連接于環形槽的內壁、內圈抵接于透明罩4的外周面。
[0021]具體的,密封圈5呈喇叭狀,密封圈5沿遠離儀表本體1的方向內徑不斷減小。
[0022]密封圈5的數量可以為一個、兩個及三個等,本申請中密封圈5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密封圈5同軸且間隔設置,但密封圈5的數量不限定于此。
[0023]通過將密封圈5設計為喇叭狀,透明罩4與環形槽的內壁螺紋連接的過程中,透明罩4沿環形槽的軸向滑動,透明罩4抵接于呈喇叭狀的密封圈5時,會壓迫密封圈5向遠離環形槽的軸向的方向發生形變,當透明罩4穿過密封圈5后,密封圈5的內圈貼合透明罩4的外壁并存在向中心收縮的彈性力,使得密封圈5的內圈能時刻抵接于透明罩4的外壁,實現了透明罩4的開口端的密封。
[0024]防潮組件6包括干燥包61,干燥包61內置于透明罩4。
[0025]干燥包61通過其內的干燥填充劑起到干燥的作用,或者干燥包61本身為具有干燥
材質功能的材質制成,本申請中干燥包61內填充有干燥劑,干燥劑可以為生石灰、氯化鈣及硅膠等。
[0026]具體的,防潮組件6還包括固定筒62和端蓋63,固定筒62內置于透明罩 4且其一端并連接于透明罩4的封閉端,固定筒62的另一端的外壁開設有外螺紋,端蓋63相對固定筒62的外螺紋開設有內螺紋,端蓋63螺紋連接于固定筒 62,干燥包61內置于固定筒62。
[0027]通過設置固定筒62和端蓋63,能對干燥包61進行固定,避免干燥包61 與儀表本體1相接觸,由于固定筒62與端蓋63通過螺紋的方式進行連接,干燥包61需要更換時,可以轉動端蓋63,將固定筒62內的干燥包61取出進行更換。
[0028]具體的,端蓋63沿固定筒62的軸向開設有多個第一透氣孔,多個第一透氣孔均勻分布于端蓋的封閉端,固定筒62的一端的外壁沿徑向開設有多個第二透氣孔,多個第二透氣孔沿固定筒62的周向均勻分布。
[0029]通過開設第一透氣孔、第二透氣孔,密封罩內的濕潤氣體能經第一透氣孔、第二透氣孔進入固定筒62內與干燥包61相接觸,在干燥包61的作用下,吸附透明罩4內可能存在的水蒸氣,且由于固定筒62、端蓋63及干燥包61設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水防潮型儀表,包括儀表本體和所述儀表本體相連接的傳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潮型儀表還包括: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相對所述傳輸管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塊經所述固定孔固定套設于所述傳輸管,所述固定塊靠近所述儀表本體的一端向內凹陷形成有一環形槽,所述環形槽與所述傳輸管同軸設置,所述環形槽靠近所述傳輸管的周向的內壁同軸開設有外螺紋;透明罩,所述透明罩的內部空心且一端開口,所述透明罩的開口端的內壁相對所述固定塊的外螺紋開設有內螺紋,所述透明罩罩設于所述儀表本體并螺紋連接于所述固定塊;至少一個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內置于所述環形槽且與所述環形槽同軸設置,所述密封圈的外圈連接于所述環形槽的內壁、內圈抵接于所述透明罩的外周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潮型儀表,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艷萍,
申請(專利權)人:王艷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