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排水立管包括外管、內管、連通口和斜向蓋板;所述外管內徑大于內管外徑,內管置于外管之中,外管內壁與內管外壁之間形成排水通道,而內管自身內部通道為排氣通道;在內管壁上開設連通口,連通口外設向下斜向蓋板,在保證排水通道中的氣體能通過連通口進入內管排氣通道的同時,又防止排水通道內向下流的水通過連通口進入內管排氣通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設計科學,實現簡單,可以有效減少管道穿越建筑樓板洞口的數量,從而減少施工強度,降低工程造價,在建筑領域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筑領域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筑領域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給排水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常規的排水立管形狀均為單一的普通構造,常用于建筑物的生活污水及屋頂雨水的排放。但對于應用于建筑物內的生活污水管而言,往往需要在其鄰近位置同時設置一根通出屋頂的通氣立管,通氣立管在每層適當位置通過斜連通管與排水立管相連。從而使排水系統內空氣流暢,壓力穩定,也有利地保護了各衛生設備的水封。
[0003]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由于通氣管緊鄰排水立管而設,所以每一根排水立管就會有一根通氣管存在,隨著建筑層數的增加,一根排水立管旁有可能還不止一根通氣管。所以不僅增加了立管穿越樓板的洞口數量,主要還增加了涉水房間立管根部滲漏的可能性,且還會帶來建筑物防水質量方面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正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設計的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
[0005]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排水立管包括外管、內管、連通口和斜向蓋板;所述外管內徑大于內管外徑,內管置于外管之中,外管內壁與內管外壁之間形成排水通道,而內管自身內部通道為排氣通道;在內管壁上開設連通口,連通口外設向下斜向蓋板,在保證排水通道中的氣體能通過連通口進入內管排氣通道的同時,又防止排水通道內向下流的水通過連通口進入內管排氣通道。
[0007]所述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外管內徑大于內管外徑1.8倍以上。
[0008]所述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內管置于外管內部之中心,外管內壁與內管外壁之間形成圓環形排水通道。
[0009]所述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斜向蓋板上邊和兩個側邊均與內管外壁粘連在一起,且斜向蓋板的下邊向下延伸超過連通口的下邊,確保排水通道內向下流的水不會通過連通口進入內管排氣通道,而又能讓向上升的氣流通過連通口進入內管排氣通道。
[0010]所述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排水立管垂直間隔布設有連通口及與之相對應的向下斜向蓋板。
[0011]本技術將排水立管與通氣管合二為一,形成外管套內管的“管中管”方式,外管管徑遠大于內管管徑,外管與內管之間形成的環形空間用來排放污水,而內管則用來通氣。在每層內管壁上開設連通口,連通口外設斜向蓋板,防止污水通過連通口進入內管。在屋頂層時,僅將內管通出屋面形成通氣管。
[0012]具體的外管管徑和內管管徑可以通過數學原理結合建筑物樓層層數計算所得,使得外管與內管之間的圓環截面積滿足給排水規范要求。
[0013]本技術的特點是:
[0014]第一,可以有效減少管道穿越建筑樓板洞口的數量,從而減少施工強度,降低工程造價。
[0015]第二,減少建筑物涉水房間樓板滲漏的可能性,提高建筑物防水質量。
[0016]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設計科學,實現簡單,可以有效減少管道穿越建筑樓板洞口的數量,從而減少施工強度,降低工程造價,在建筑領域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A
?
A向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
[0020]如圖1和2所示,本技術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排水立管包括外管1、內管2、連通口3和斜向蓋板4;所述外管1內徑大于內管2外徑,內管2置于外管1之中,外管1內壁與內管2外壁之間形成排水通道,而內管2自身內部通道為排氣通道;在內管2壁上開設連通口3,連通口3外設向下斜向蓋板4,在保證排水通道中的氣體能通過連通口3進入內管2排氣通道的同時,又防止排水通道內向下流的水通過連通口3進入內管2排氣通道。
[0021]所述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外管1內徑大于內管2外徑1.8倍以上。
[0022]所述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內管2置于外管1內部之中心,外管1內壁與內管2外壁之間形成圓環形排水通道。
[0023]所述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斜向蓋板4上邊和兩個側邊均與內管外壁粘連在一起,且斜向蓋板4的下邊向下延伸超過連通口3的下邊,確保排水通道內向下流的水不會通過連通口3進入內管2排氣通道,而又能讓向上升的氣流通過連通口3進入內管2排氣通道。
[0024]所述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所述排水立管垂直間隔(或穿過的每一層涉水房間)均布設有連通口3及與之相對應的向下斜向蓋板4。
[0025]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術的啟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與本技術相同或相近似的產品,均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立管包括外管(1)、內管(2)、連通口(3)和斜向蓋板(4);所述外管(1)內徑大于內管(2)外徑,內管(2)置于外管(1)之中,外管(1)內壁與內管(2)外壁之間形成排水通道,而內管(2)自身內部通道為排氣通道;在內管(2)壁上開設連通口(3),連通口(3)外設向下斜向蓋板(4),在保證排水通道中的氣體能通過連通口(3)進入內管(2)排氣通道的同時,又防止排水通道內向下流的水通過連通口(3)進入內管(2)排氣通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嵌通氣管的排水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內徑大于內管(2)外徑1.8倍以上。3.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若衡,
申請(專利權)人:雅克設計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