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設施農業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海參養殖池調溫系統,適用于北方沿海灘涂海參養殖池預防夏季高溫災害。技術方案:包括土壤換熱器、散水管、潛水泵、溝槽、散水管支架。所述散水管、土壤換熱器、潛水泵形成開式循環系統;所述散水管置于散水管支架上;所述散水管支架豎立于溝槽內。其水溫調節范圍為:自然水溫~接近當地年平均氣溫+3℃。該系統還能用于冬季防凍害、用于打破“溫躍層”、用于縮短海參休眠時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海參養殖池調溫系統
本技術為農業設施工程
,涉及一種海參養殖池底層水溫調節的方法及系統,適用于北方沿海灘涂海參養殖池預防夏季高溫災害,也有一定的預防冬季凍害能力。
技術介紹
高溫災害是海參養殖的大害,遼寧省2018年海參損失情況:7月底至8月初,海參養殖區水底溫度超過34℃。盤錦葫蘆島受災80%,營口90%,大連錦州70%。受災面積9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68.7億元。養殖戶使用的技術措施與效果:換水,發生高溫災害時外海海水也是熱的,所以換水無濟于事;打冷水井,臨海之地大多水質差不能用;投冰,高溫持續時間稍長,成本無法承受;拉遮陽網,效果不明顯。恒溫層中的地熱能資源:從地表向下,太陽輻射的影響逐漸減弱,在達到一定的深度時,這種影響基本消失,此處太陽輻射與地球內熱之間的影響達到平衡狀態,溫度的年變化幅度接近于零。在此恒溫面以下,地溫場完全由地球內熱所控制,地溫隨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其熱量的主要來源是地球內部的熱能。較經濟的開采深度一般小于200米,是低品位地熱能源,溫度略高于當地年平均氣溫1℃~2℃,相對穩定,賦存面廣,一般可就地提取利用。利用恒溫層溫度在夏季低于氣溫、冬季高于氣溫的特性,使養殖水與恒溫層土壤換熱,對水溫調節范圍可實現氣溫~接近恒溫層溫度。例如營口地區年平均氣溫9.5℃,實測營口地區100米豎直地埋換熱器出水溫度為11.5℃,理論水溫調節范圍為氣溫~接近11.5℃。通過以上分析,利用恒溫層換熱調節海參養殖池底層水溫具有可行性,尤其在降溫方面十分有益。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等地區的溫度調節范圍與海參適宜生長溫度吻合,恒溫層換熱養殖水調溫技術可以預防海參養殖高溫災害,并且技術又具有節能、環保等優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了沿海灘涂海參養殖池高溫災害難題,提出了一種海參養殖池調溫系統。同時該系統還能用于冬季防凍害,用于打破養殖池“溫躍層”預防海參缺氧,用于縮短海參休眠時間促進海參生長。技術方案:包括土壤換熱器、散水管、潛水泵、溝槽、散水管支架。所述散水管、土壤換熱器、潛水泵形成開式循環系統;所述散水管置于散水管支架上;所述散水管支架豎立于溝槽內。所述土壤換熱器為U型PE管陣列,埋入恒溫層以下,深度在地表以下60~180米范圍內均可,通常豎直埋深100米經濟性較高,每組間距4~5米,采用同程并聯布置,實施方法參照地源熱泵地埋管工藝。為節省占地,土壤換熱器可位于養殖池底。所述溝槽間距10~20米平行布置于海參養殖池底。其深度、寬度、坡度應根據養殖池面積、水位、養殖密度等因素綜合考慮設置,以不阻礙海參爬行、保證底部調溫效果為目的。所述散水管支架間距1~2米。支架應牢固可靠、耐腐蝕,以支撐散水管平直、不脫落、不旋轉為目的。所述散水管高于溝槽底0.3~0.8米,下方布置散水孔。散水管高度及下方散水孔開孔數量、大小,應以出水水流不沖擊池底為目的。所述潛水泵宜置于池水中層,若水位過低應開挖集水井,加過濾格柵。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優點在于:運行費用低廉,運轉部件僅為一臺潛水泵;經久耐用,主要材料均為PE材質,可使用50年以上;環保,無排放、無污染。應用此技術理論上可以近似認為水溫調節范圍為自然水溫~接近當地年平均氣溫+3℃。以下列舉國內部分省市年平均氣溫與本技術理論溫度調節范圍。地區年平均氣溫(℃)本技術理論調節范圍(℃)吉林長春4.8自然水溫~接近7.8遼寧葫蘆島9.1自然水溫~接近12.1河北唐山11.1自然水溫~接近14.1天津12.自然水溫~接近15.3山東青島12.2自然水溫~接近15.2江蘇連云港14自然水溫~接近17附圖說明圖1系統結構示意圖:1、潛水泵;2、土壤換熱器;3、散水管;4、溝槽。圖2A-A剖面圖:3、散水管;4、溝槽;5、散水管支架。圖3夏季運行折線圖。圖4冬季運行折線圖。具體實施方式以營口地區濱海灘涂,某30畝海參養殖池改造為例,海參養殖池長*寬:200*100米,水深3米。根據水位、海參養殖密度等因素考慮,確定在池底開4條溝槽,溝槽規格上沿寬*深:2*0.4米,坡度30°,溝槽間距20米。估算負荷需要安裝土壤換熱器36組,土壤換熱器管材采用PE管,規格DE32,加工成雙U結構直埋入井,井深100米,井間距5米布置于池底,各路換熱器同程并聯。潛水泵流量100m3/h,揚程35米。散水管采用PE材質,距溝槽底面0.4米高,用散水管支架固定。散水管支架采用木頭材質,間距1米釘入溝槽底。運行監測數據折線圖,圖3、圖4。通過實施證明本技術可以有效調節海參養殖池底層水溫,可用于預防海參高溫災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海參養殖池調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換熱器、散水管、潛水泵、溝槽、散水管支架,所述散水管、土壤換熱器、潛水泵成開式循環系統;所述散水管置于散水管支架上;所述散水管支架豎立于溝槽內。/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海參養殖池調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換熱器、散水管、潛水泵、溝槽、散水管支架,所述散水管、土壤換熱器、潛水泵成開式循環系統;所述散水管置于散水管支架上;所述散水管支架豎立于溝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海參養殖池調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溝槽間距10~20米平行布置于海參養殖池底。
3.根據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立寧,齊松平,
申請(專利權)人:王立寧,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