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光電復合纜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包括線纜保護套、絕緣層、導電體、光單元絕緣層、柔性鎧裝光單元;所述柔性鎧裝光單元位于整根線纜的中心軸處,所述光單元絕緣層位于柔性鎧裝光單元的外壁,所述光單元絕緣層完全包裹柔性鎧裝光單元的外壁。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通過設置了柔性鎧裝光單元,且柔性鎧裝光單元包括有鎧管、填充層與光纖束,鎧管為螺旋形管狀結構,柔性鎧裝光單元位于整根線纜的中心處,由于鋼制鎧管為螺旋形管狀結構,鎧管為光纖提供一個通道,隔離了通過力的傳到作用到光纖的外力,使光纖束得到鎧管保護,提升了光電復合纜光部分的抗壓和抗彎曲的能力,方便實際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電復合纜
,特別是一種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
技術介紹
光電復合電纜是一種把光纜和電纜復合在一起的線纜,它集光纖和輸電導體線于一體作為傳輸線,可以解決光接入、設備用電、信號傳輸等問題;光電復合電纜適用于絕緣通信光纜、交通通信光纜工程、廣場光纜工程、架空光纜施工、電力光纜工程、高空光纜施工等。傳統產品結構為:RVV:電工圓銅線內導體+聚氯乙烯絕緣+填充繩+聚氯乙烯護套GYTS:玻璃纖維導體+UV固化涂覆層+高強度磷化鋼絲+涂覆鋼帶+聚乙烯護套,產品結構多為集束形式,或是一根或多根電纜為中軸心光纖束圍繞電纜分布,這種結構本質上電導體和光導體是在軸向互為軸平行關系,橫向為非同軸關系,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以下問題:導電體單元如產生形變不容易恢復會增加光纖的宏彎和微彎的可能性加大,光衰減增加,光傳輸性能下降,抗彎折與抗壓效果不佳,容易導致光纖損壞,而且由于各單元截面直徑疊加,會導致光電復合纜直徑變大,整體線纜體積大,重量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包括線纜保護套、絕緣層、導電體、光單元絕緣層、柔性鎧裝光單元與抗拉元件;所述柔性鎧裝光單元位于整根線纜的中心軸處,所述光單元絕緣層位于柔性鎧裝光單元的外壁,所述光單元絕緣層完全包裹柔性鎧裝光單元的外壁;所述導電體位于光單元絕緣層與絕緣層之間或若干絕緣層之間,所述導電體均以柔性鎧裝光單元為中心軸,所述導電體位于光單元絕緣層的外側,所述絕緣層完全包裹導電體的外壁,所述線纜保護套位于整根電纜的最外側,每兩個所述導電體之間均設置有一個以上的絕緣層;所述柔性鎧裝光單元包括有鎧管、填充層與光纖束;所述抗拉元件位于線纜保護套內的任意位置。所述鎧管為鋼制螺旋形管狀結構,所述填充層位于鋼制鎧管的內,所述填充層的直徑與鋼制鎧管內壁的直徑相適配,使光纖束在得到鋼制鎧管保護下提升抗壓能力與抗彎折效果,所述填充層通過對材料的選擇可以滿足光單元的抗拉或阻水性能,方便實際使用。所述光纖束由一條或若干條光纖組成,所述光纖束的光纖可能是裸纖,緊套光纖,光纖可能被填充層包裹或并行。所述線纜保護套、絕緣層、導電體和光單元絕緣層均以柔性鎧裝光單元為軸心,所述線纜保護套、絕緣層、導電體、光單元絕緣層、柔性鎧裝光單元之間相互緊密貼合,使得柔性鎧裝光單元位于整根線纜的中心處,提高對光纖的保護效果。所述導電體與絕緣層均有若干個,若干所述導電體分別位于若干絕緣層之間,絕緣層用于隔絕導電體之間的通路,防止短路。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該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通過設置了柔性鎧裝光單元,且柔性鎧裝光單元包括有鋼制鎧管、可能的填充層與光纖束,鋼制鎧管為螺旋形管狀結構,填充物位于鋼制鎧管內,光纖束由以一條或若干條光纖組成,光纖束內的若干光纖呈束狀分布,光纖束內的若干光纖之間可能存在填充層分隔或被填充層包裹,同時線纜保護套、光單元絕緣層、采用編織、纏繞、絞合方式的導電體以柔性鎧裝光單元為中心軸,采用直鋪方式的導電體以柔性鎧裝光單元為中心軸呈環狀排列在光單元絕緣層外,線纜保護套、光單元絕緣層、導電體、絕緣層、柔性鎧裝光單元之間相互緊密貼合,能夠使柔性鎧裝光單元位于整根線纜的中心處,由于鋼制鎧管為螺旋形管狀結構,鎧管為光纖提供一個通道,隔離了通過力的傳到作用到光纖的外力,使光纖束得到鎧管保護,提升了光電復合纜光部分的抗壓和抗彎曲的能力,方便實際使用。2、該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通過設置了光單元絕緣層、編織或纏繞絞合導電體與絕緣層,編織或纏繞絞合導電體編織為管狀,編織或纏繞、絞合的導電體位于線纜保護套與光單元絕緣層之間,編織或纏繞絞合導電體完全包裹光單元絕緣層或絕緣層的外壁,絕緣層完全包裹編織或纏繞絞合導電體的外壁,線纜保護套位于線纜的最外側,線纜保護套與光單元絕緣層之間可以存在若干個編織、纏繞、絞合或直鋪的導電體,采用編織或纏繞絞合形式的若干導電體以光單元為中心軸依次徑向疊加,每兩個導電體之間均存在絕緣層,采用直鋪方式的導電體圍繞鎧裝光單元外壁呈環狀排列,合理的導電體布置方式可以盡量減小整體線纜的外徑,由于鎧裝光單元位于線纜的中心,減少了光纖受損的幾率,同時由于線纜的減小,鎧管又給光纖一個合理的通道,使得線纜的彎曲半徑大大減小,重量減輕,方便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鎧管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線纜保護套,2-絕緣層,3-導電體,4-光單元絕緣層,5-柔性鎧裝光單元,501-鎧管,502-填充層,503-光纖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包括線纜保護套1、絕緣層2、導電體3、光單元絕緣層4、柔性鎧裝光單元5與抗拉元件;柔性鎧裝光單元5位于整根線纜的中心軸處,光單元絕緣層4位于柔性鎧裝光單元5的外壁,光單元絕緣層4完全包裹柔性鎧裝光單元5的外壁;導電體3位于光單元絕緣層4與絕緣層2之間,導電體3依據導電負荷、數量要求可以以編織、纏繞、絞合或直鋪形式存在,導電體3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布置一條或若干條,導電體3均以柔性鎧裝光單元5為中心軸,導電體3位于光單元絕緣層4的外壁,絕緣層2完全包裹導電體3的外壁,線纜保護套1位于整根電纜的最外側,每兩個導電體3之間均設置有一個以上的絕緣層2;柔性鎧裝光單元5包括有鎧管501、填充層502與光纖束503;抗拉元件位于線纜保護套1內的任意位置,抗拉元件為光電復合纜的可選元件,抗拉元件依據抗拉要求布放在保護套以內任一位置。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可選技術方案:鎧管501為螺旋形管狀結構,填充層502位于鎧管501內,填充層502的直徑與鎧管501內壁的直徑相適配,鎧管501可以根據使用環境的需要改變材質,如使用銅質或鋼制,其結構依然采用螺旋形管狀結構,且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可以成為光電復合纜的電極,方便實際使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可選技術方案:光纖束503由若干條光纖組成,光纖束503完全被填充層502包裹,光纖束503內的若干光纖呈環形陣列分布,光纖束503內的若干光纖之間通過填充層502分隔包裹,在具體實施時,鎧裝光單元鋼制鎧管501內的光纖可采用成型的集束光纖,以保障光纖長度的一致性,確保各光纖的光傳輸信號延時率一致。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可選技術方案:線纜保護套1、絕緣層2、導電體3和光單元絕緣層4均以柔性鎧裝光單元5為軸心,線纜保護套1、絕緣層2、導電體3、光單元絕緣層4、柔性鎧裝光單元5之間相互緊密貼合,使柔性鎧裝光單元5位于整根線纜的中心處,使其保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線纜保護套(1)、絕緣層(2)、導電體(3)、光單元絕緣層(4)、柔性鎧裝光單元(5)與抗拉元件;/n所述柔性鎧裝光單元(5)位于整根線纜的中心軸處,所述光單元絕緣層(4)位于柔性鎧裝光單元(5)的外壁,所述光單元絕緣層(4)完全包裹柔性鎧裝光單元(5)的外壁;/n所述導電體(3)位于光單元絕緣層(4)與絕緣層(2)之間,所述導電體(3)均以柔性鎧裝光單元(5)為中心軸,所述導電體(3)位于光單元絕緣層(4)的外壁,所述絕緣層(2)完全包裹導電體(3)的外壁,所述線纜保護套(1)位于整根線纜的最外壁,每兩個所述導電體(3)之間均設置有一個以上的絕緣層(2);/n所述柔性鎧裝光單元(5)包括有鎧管(501)、填充層(502)與光纖束(503);所述抗拉元件位于線纜保護套(1)內的任意位置。/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線纜保護套(1)、絕緣層(2)、導電體(3)、光單元絕緣層(4)、柔性鎧裝光單元(5)與抗拉元件;
所述柔性鎧裝光單元(5)位于整根線纜的中心軸處,所述光單元絕緣層(4)位于柔性鎧裝光單元(5)的外壁,所述光單元絕緣層(4)完全包裹柔性鎧裝光單元(5)的外壁;
所述導電體(3)位于光單元絕緣層(4)與絕緣層(2)之間,所述導電體(3)均以柔性鎧裝光單元(5)為中心軸,所述導電體(3)位于光單元絕緣層(4)的外壁,所述絕緣層(2)完全包裹導電體(3)的外壁,所述線纜保護套(1)位于整根線纜的最外壁,每兩個所述導電體(3)之間均設置有一個以上的絕緣層(2);
所述柔性鎧裝光單元(5)包括有鎧管(501)、填充層(502)與光纖束(503);所述抗拉元件位于線纜保護套(1)內的任意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同軸光電復合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東,
申請(專利權)人:魏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