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切割刀輪,適用于厚度越來越薄的脆性材料。切割刀輪包括沿所述切割刀輪的外緣周向設置的多個切割齒;沿所述切割刀輪的圓周方向,每個切割齒包括從一側齒根至齒頂,再從齒頂到另一側齒根延伸的齒刃;所述切割齒至少部分部位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是變化的;其中,所述徑向截面為過所述齒刃和所述切割刀輪的中心的截面。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切割齒的齒頂到齒根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的變化,改變切割刀輪的齒刃的鋒利度,提高了刀輪對壓力波動的容忍度,使得切割刀輪的切割齒能夠在壓力波動更大的情況下保障同等的切割品質,從而可以更好的適應大幅面玻璃的切割,并可對量產良率和穩定性有大幅的改善。良率和穩定性有大幅的改善。良率和穩定性有大幅的改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切割刀輪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切割玻璃等脆性材料的切割刀輪。
技術介紹
[0002]脆性材料包括液晶顯示屏所用玻璃等通常采用盤狀微齒刀輪進行切割。用來進行脆性材料切割的盤狀微齒刀輪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均包括切割刃部、刀輪盤面和刀輪中心用來安裝刀軸的軸孔。
[0003]目前脆性材料,尤其是液晶顯示器所用玻璃的厚度從2mm降到0.1mm,厚度越來越薄,硬度越來越大,切割的玻璃幅面也越來越大,使得切割時的壓力、切入技術、裂斷效率等要求以及精度要求也都更高,同時對玻璃切割過程中玻璃切入的深度、開裂的深度和開裂的時間等也提出更多的要求,對刀輪的切割性能和切割的穩定性要求也越來越高,給刀輪的研發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切割刀輪,適用于厚度越來越薄的脆性材料。
[0005]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切割刀輪,其包括沿所述切割刀輪的外緣周向設置的多個切割齒;
[0006]沿所述切割刀輪的圓周方向,每個切割齒包括從一側齒根至齒頂,再從齒頂到另一側齒根延伸的齒刃;
[0007]所述切割齒至少部分部位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是變化的;其中,所述徑向截面為過所述齒刃和所述切割刀輪的中心的截面。
[0008]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切割齒的齒頂至一側的齒根,所述切割齒至少部分部位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逐漸減小或逐漸增大。
[0009]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切割齒的齒頂至一側的齒根,所述切割齒具有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明顯減小或明顯增大的突變齒段,所述突變齒段與相鄰的齒段形成拐角。
[00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切割齒的齒頂處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大于或小于所述切割齒的齒根處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
[00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切割齒的齒頂包括一段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相同的齒頂段或者包括一個尖點。
[0012]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切割齒的齒頂至其一側的齒根,至少有一段的齒刃被切除,形成無齒刃段。
[00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無齒刃段包括平面或弧面。
[00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無齒刃段位于所述切割齒的齒頂、齒根或齒頂至齒根之間。
[0015]在一些實施例中,各切割齒的齒型相同或不同。
[0016]在一些實施例中,各切割齒連續布置或間隔布置。
[0017]在一些實施例中,各切割齒連續布置,相鄰兩個切割齒的齒根相交或圓滑過渡連
接。
[0018]在一些實施例中,切割刀輪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圓盤面,以及分別與所述兩個圓盤面的邊緣連接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遠離圓盤面的一側相交,所述切割齒設于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的相交區域。
[0019]在一些實施例中,切割刀輪還包括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所述第一曲面通過所述第三曲面連接一圓盤面,所述第二曲面通過所述第四曲面連接另一圓盤面;其中,所述第三曲面的切線與所述第四曲面的切線相交形成第一夾角,所述第一曲面的切線與所述第二曲面的切線相交形成第二夾角,所述第一夾角小于所述第二夾角。
[0020]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切割齒的齒頂至一側的齒根,所述切割齒至少部分部位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先逐漸減小,后逐漸增大,或者先逐漸增大,后逐漸減小。
[0021]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在一些實施例中,切割齒的齒頂到齒根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是變化的,以改變切割刀輪的齒刃的鋒利度,而切割刀輪的齒刃的鋒利度的變化,提高了刀輪對壓力波動的容忍度,使得切割刀輪的切割齒能夠在壓力波動更大的情況下保障同等的切割品質,從而可以更好的適應大幅面玻璃的切割,并可對量產良率和穩定性有大幅的改善。
附圖說明
[0023]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4]圖1(a)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立體示意圖;
[0025]圖1(b)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主視示意圖;
[0026]圖1(c)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側視示意圖;
[0027]圖1(d)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徑向截面示意圖;
[0028]圖2(a)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立體示意圖;
[0029]圖2(b)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主視示意圖;
[0030]圖2(c)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切割齒的放大示意圖;
[0031]圖2(d)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側視示意圖;
[0032]圖2(e)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第一徑向截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3]圖2(f)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第二徑向截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4]圖2(g)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第三徑向截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5]圖3(a)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立體示意圖;
[0036]圖3(b)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主視示意圖;
[0037]圖3(c)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側視示意圖;
[0038]圖4(a)為本專利技術第四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立體示意圖;
[0039]圖4(b)為本專利技術第四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主視示意圖;
[0040]圖4(c)為本專利技術第四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側視示意圖;
[0041]圖5(a)為本專利技術第五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立體示意圖;
[0042]圖5(b)為本專利技術第五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側視示意圖;
[0043]圖6(a)為本專利技術第六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立體示意圖;
[0044]圖6(b)為本專利技術第六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主視示意圖;
[0045]圖6(c)為本專利技術第六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側視示意圖;
[0046]圖7(a)為本專利技術第七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立體示意圖;
[0047]圖7(b)為本專利技術第七實施例提供的切割刀輪的側視示意圖。
[0048]附圖中的標號說明如下:
[0049]1-切割齒;11-齒頂;12-齒根;13-突變齒段;14-拐角;15-齒頂段;16-尖點;17-無齒刃段;
[0050]2-圓盤面;3-第一曲面;4-第二曲面;5-軸孔;6-凹槽;7-第三曲面;8-第四曲面;
[0051]a-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a1-第一齒刃處夾角;a2-第二齒刃處夾角;a3-第三齒刃處夾角;b1-第一偏轉夾角;b2-第二偏轉夾角;b3-第三偏轉夾角;L-齒根與切割刀輪的中心的連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52]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切割刀輪,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切割刀輪的外緣周向設置的多個切割齒(1);沿所述切割刀輪的圓周方向,每個切割齒(1)包括從一側齒根(12)至齒頂(11),再從齒頂(11)到另一側齒根(12)延伸的齒刃;所述切割齒(1)至少部分部位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a)是變化的;其中,所述徑向截面為過所述齒刃和所述切割刀輪的中心的截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刀輪,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切割齒(1)的齒頂(11)至一側的齒根(12),所述切割齒(1)至少部分部位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a)逐漸減小或逐漸增大。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刀輪,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切割齒(1)的齒頂(11)至一側的齒根(12),所述切割齒(1)具有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a)明顯減小或明顯增大的突變齒段(13),所述突變齒段(13)與相鄰的齒段形成拐角(14)。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刀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齒(1)的齒頂(11)處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a)大于或小于所述切割齒(1)的齒根(12)處的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a)。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刀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齒(1)的齒頂(11)包括一段徑向截面的齒刃處夾角(a)相同的齒頂段(15)或者包括一個尖點(16)。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刀輪,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切割齒(1)的齒頂(11)至其一側的齒根(12),至少有一段的齒刃被切除,形成無齒刃段(17)。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切割刀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無齒刃段(17)包括平面或弧面。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春雨,
申請(專利權)人:孫春雨,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