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采油井口取樣裝置,涉及石油開采技術領域,包括主體、固定立板、扣板、鎖緊機構;主體包括外殼、吊索、輸送管道、導線、電機與傳動齒輪;外殼頂端與吊索固定連接;外殼底端與固定立板固定安裝,且固定立板豎直安裝;固定立板內設有加熱絲;外殼底端與扣板轉動連接,外齒結構與傳動齒輪嚙合,傳動齒輪與電機輸出軸通過鍵連接,電機位于外殼內壁且固定連接,電機通過導線與采油井電力系統連接。鎖緊機構包括尖端、拉板與電動推拉桿;電動推拉桿位于外殼內壁且固定連接;電動推拉桿的輸出軸與拉板固定連接,拉板底端與尖端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在取樣時避免對油井注入大量的稀釋液,避免了傳統石油技術造成浪費的不足之處。足之處。足之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采油井口取樣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石油開采
,具體為一種采油井口取樣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石油,也稱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時有點綠色的)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其主要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還含硫、氧、氮、磷、釩等元素。不過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的區分。
[0003]由于石油黏度較高、流動性較差,因此傳統技術中通過注入大量氮氣、二氧化碳或輕汽油作為稀釋劑來降低石油的黏度,提高流動性,以便于后期的開采,但是在石油取樣時注入稀釋劑則會造成巨大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克服上述
技術介紹
中傳統石油取樣時注入大量稀釋劑造成浪費的不足之處,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采油井口取樣裝置。
[0005]技術解決上述不足之處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采油井口取樣裝置,包括主體,還包括固定立板、扣板、鎖緊機構;主體呈矩形或橢圓柱形,主體包括外殼、吊索、輸送管道、導線、電機與傳動齒輪;外殼頂端與吊索固定連接;外殼底端與固定立板固定安裝,且固定立板豎直安裝;固定立板內設有加熱絲,加熱絲通過導線與采油井電力系統連接;外殼底端開有通孔,輸送管道位于通孔內且固定連接,輸送管道底端與料斗固定連接且連通;外殼底端與扣板轉動連接,扣板包括弧形底板、卡板與外齒結構,卡板共有兩個,兩個卡板位于弧形底板兩側且固定連接;弧形底板一端與卡板固定連接,卡板設有卡槽,弧形底板另一端與外齒結構固定連接;外齒結構與傳動齒輪嚙合,傳動齒輪與電機輸出軸通過鍵連接,電機位于外殼內壁且固定連接,電機通過導線與采油井電力系統連接。
[0006]鎖緊機構包括尖端、拉板與電動推拉桿;電動推拉桿位于外殼內壁且固定連接;電動推拉桿的輸出軸與拉板固定連接,拉板側面與固定立板側面滑動連接;拉板底端與尖端固定連接,尖端位于固定立板正下方;尖端上表面固定有凸起結構。
[0007]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尖端的縱截面角度為30
°
~50
°
。
[0008]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導線與吊索表面呈螺旋形纏繞連接。
[0009]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立板設有坡面。
[0010]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凸起設有倒角。
[0011]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弧形底板靠近外齒結構的一端開有氣壓平衡孔。
[0012]本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放下吊索,固定立板的下端扎入油液,尖端由于減小阻力;再然后傳動齒輪驅動扣板閉合,使得部分油液密封在固定立板與扣板3之間,電動推拉桿拉動尖端閉合,使得凸起與卡槽卡緊,進一步增加密封性;最后,收起吊索,本技術整體吊出油井,且將本技術整體逆時針轉動90
°
,電熱絲對粘稠的油液加熱,增加油液
流動性,油液從輸送管道流出。本技術能夠在取樣時避免對油井注入大量的稀釋液,避免了傳統石油技術造成浪費的不足之處。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申請進一步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扣板張開示意圖;
[0016]圖3為扣板閉合示意圖;
[0017]圖4為鎖緊機構鎖緊示意圖;
[0018]圖5為扣板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
?
主體,11
?
外殼,12
?
吊索,13
?
輸送管道,131
?
料斗,14
?
導線,15
?
電機,16
?
傳動齒輪,2
?
固定立板,21
?
加熱絲,3
?
扣板,31
?
弧形底板,311
?
氣壓平衡孔,32
?
卡板,321
?
卡槽,33
?
外齒結構,4
?
鎖緊機構,41
?
尖端,411
?
凸起,42
?
拉板,43
?
電動推拉桿,5
?
油液。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依據本申請的上述結構特點,對本申請的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0021]參照圖1~5,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采油井口取樣裝置,包括主體1、固定立板2、扣板3、鎖緊機構4;主體1呈矩形或橢圓柱形,主體1包括外殼11、吊索12、輸送管道13、導線14、電機15與傳動齒輪16;外殼11頂端與吊索12固定連接;外殼11底端與固定立板2固定安裝,且固定立板2豎直安裝;固定立板2內設有加熱絲21,加熱絲21通過導線14與采油井電力系統連接;外殼11底端開有通孔,輸送管道13位于通孔內且固定連接,輸送管道13底端與料斗131固定連接且連通;外殼11底端與扣板3轉動連接,扣板3包括弧形底板31、卡板32與外齒結構33,卡板32共有兩個,兩個卡板32位于弧形底板31兩側且固定連接;弧形底板31一端與卡板32固定連接,卡板32設有卡槽321,弧形底板31另一端與外齒結構33固定連接;外齒結構33與傳動齒輪16嚙合,傳動齒輪16與電機15輸出軸通過鍵連接,電機15位于外殼11內壁且固定連接,電機15通過導線14與采油井電力系統連接。鎖緊機構4包括尖端41、拉板42與電動推拉桿43;電動推拉桿43位于外殼11內壁且固定連接;電動推拉桿43的輸出軸與拉板42固定連接,拉板42側面與固定立板2側面滑動連接;拉板42底端與尖端41固定連接,尖端41位于固定立板2正下方;尖端41上表面固定有凸起411結構。
[0022]所述尖端41的縱截面角度為30
°
~50
°
。
[0023]所述導線14與吊索12表面呈螺旋形纏繞連接。
[0024]所述立板2設有坡面。
[0025]所述凸起41設有倒角。
[0026]所述弧形底板31靠近外齒結構33的一端開有氣壓平衡孔311。
[0027]工作原理與使用方法:首先,電動推拉桿43推動拉板42,使得尖端向下移動,使得鎖緊機構4打開;接著電機15驅動傳動齒輪16,傳動齒輪16驅動外齒結構逆時針轉動,使得扣板3打開;然后放下吊索12,固定立板2的下端扎入油液5,尖端411由于減小阻力;再然后傳動齒輪16驅動扣板3閉合,使得部分油液5密封在固定立板2與扣板3之間,電動推拉桿43拉動尖端41閉合,使得凸起411與卡槽321卡緊,進一步增加密封性;最后,收起吊索12,本實
用新型整體吊出油井,且將本技術整體逆時針轉動90
°
,使得本技術處于平躺狀態,電熱絲21對粘稠的油液5加熱,增加油液5流動性,油液5從輸送管道流出。使用后,使用清洗劑(如氮氣、洗潔精等)對本技術進行整體清洗,尤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采油井口取樣裝置,包括主體(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立板(2)、扣板(3)、鎖緊機構(4);主體(1)呈矩形或橢圓柱形,主體(1)包括外殼(11)、吊索(12)、輸送管道(13)、導線(14)、電機(15)與傳動齒輪(16);外殼(11)頂端與吊索(12)固定連接;外殼(11)底端與固定立板(2)固定安裝,且固定立板(2)豎直安裝;固定立板(2)內設有加熱絲(21),加熱絲(21)通過導線(14)與采油井電力系統連接;外殼(11)底端開有通孔,輸送管道(13)位于通孔內且固定連接,輸送管道(13)底端與料斗(131)固定連接且連通;外殼(11)底端與扣板(3)轉動連接,扣板(3)包括弧形底板(31)、卡板(32)與外齒結構(33),卡板(32)共有兩個,兩個卡板(32)位于弧形底板(31)兩側且固定連接;弧形底板(31)一端與卡板(32)固定連接,卡板(32)設有卡槽(321),弧形底板(31)另一端與外齒結構(33)固定連接;外齒結構(33)與傳動齒輪(16)嚙合,傳動齒輪(16)與電機(15)輸出軸通過鍵連接,電機(15)位于外殼(1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國新,孫建勇,徐海青,韓志剛,王姍姍,周家祥,孫東明,賈文菲,皮春紅,陳華,
申請(專利權)人:孫建勇,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