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球體擠壓驅動機構的活塞桿下方設置有擠壓滑塊,球體導入塊對應位于擠壓滑塊的下方,且擠壓滑塊滑移式安裝在支撐臺上,擠壓滑塊上配置有擠壓桿,滑移臺位于球體導入塊的下方,滑移臺上位于球體導入塊下方的位置處設置有用于定位裝夾關節假肢的工件定位槽,球體導入塊包括球體導入通道和與關節假肢上的球體安裝部位對應的擠壓通孔,球體導入通道的進料端口與球體導入管體對接并連通,擠壓桿插入擠壓通孔內,擠壓滑塊與球體導入塊之間配置有第一復位裝置。其提升關節假肢球體裝配的加工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人工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關節假肢自動裝配加工
,尤其是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對于關節假肢上是人體假肢的關節部位活動自如,因此在人體假肢的關節部位處會設置球體部位,然而目前關節假肢上的球體裝配一般采用人工利用手動擠壓工具將球體擠壓至關節假肢的球體定位槽內,裝配完成后,人工將工件放置于盛料盒內,然而采用該生產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生產效率低下;2、大批量操作時,需要大量人工進行加工操作,使得人工成本和加工成本提升,且人工勞動強度也較大;3、導致企業需要將其它崗位的員工調派至關節假肢上的球體裝配崗位,從而使得企業無法有效調配、利用人力資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提升關節假肢球體裝配的加工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人工勞動強度的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本專利技術所設計的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包括工作臺、滑移式安裝于工作臺上的滑移臺和配置于工作臺上支撐臺,支撐臺上配置有球體投入機構、球體導入塊和驅動擠壓滑塊向下推移擠壓的球體擠壓驅動機構,球體擠壓驅動機構的活塞桿下方設置有擠壓滑塊,球體導入塊對應位于擠壓滑塊的下方,且擠壓滑塊滑移式安裝在支撐臺上,擠壓滑塊上配置有擠壓桿,滑移臺位于球體導入塊的下方,滑移臺上位于球體導入塊下方的位置處設置有用于定位裝夾關節假肢的工件定位槽,球體導入塊包括球體導入通道和與關節假肢上的球體安裝部位對應的擠壓通孔,球體導入通道與擠壓通孔相互連通,球體投入機構包括球體導入管體,球體導入通道的進料端口與球體導入管體對接并連通,擠壓桿插入擠壓通孔內,擠壓滑塊與球體導入塊之間配置有第一復位裝置。作為優選,還包括直線位移導軌、推移氣缸、翹出桿、脫料杠桿和第二復位裝置,直線位移導軌和推移氣缸均固定于工作臺上,滑移臺固定于直線位移導軌的滑塊上,推移氣缸的活塞桿與滑移臺固定相連,滑移臺的側面配置有鉸接架,脫料杠桿的中部與鉸接架銷軸鉸接,鉸接架的下方設置有臺體,臺體與滑移臺側面固定相連,第二復位裝置的兩端分別脫料杠桿的底面和臺體的頂面抵觸,工件定位槽上設置有定位通道,脫料杠桿的內側端固定翹出桿,翹出桿經定位通道插入工件定位槽內,并位于工件定位槽底部。作為優選,臺體上設置有斜面,第二復位裝置的兩端分別與脫料杠桿的底面和斜面抵觸。作為優選,還包括固定于工作臺上的微動開關,滑移臺上配置有觸動桿,且觸動桿的位置與微動開關的觸片位置對應。作為優選,還包括手持桿或自動頂壓裝置,手持桿固定于脫料杠桿的外側端上,自動頂壓裝置的驅動桿與脫料杠桿的外側端固定相連。作為優選,球體投入機構還包括球體投入板,球體投入板上設置有球體投入孔,且球體投入管體的進料端與球體投入孔對接。作為優選,擠壓滑塊的底面或球體投入塊的頂面配置有限位塊。作為優選,還包括下料斜坡,下料斜坡設置于直線位移導軌的端部,并與工作臺固定相連。作為優選,第一復位裝置和第二復位裝置均采用彈簧。作為優選,球體擠壓驅動機構包括擠壓驅動氣缸和擠壓推桿,擠壓驅動氣缸固定于支撐臺的頂部一端,擠壓推桿對應位于擠壓滑塊的上方,并與擠壓驅動氣缸的活塞桿固定相連。本專利技術所設計的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其利用吹氣或球體自身重力下落等方式將球體經擠壓通孔落入關節假肢的球體定位槽中,從而實現自動上料,然后球體擠壓驅動機構擠壓滑塊下移進行推動擠壓桿頂壓球體,以將球體擠壓進入球體定位槽內,并且球體的相對應兩側部陷入球體定位槽相對應兩內壁的圓弧凹陷內,從而基于上述所完成的球體自動化裝配,達到在大批量生產時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降低人工成本、加工成本和人工勞動強度的技術效果,可使得企業有效利用人力資源,并且無需人工操作。附圖說明圖1是整體結構示意圖(一);圖2是A處局部放大圖;圖3是整體結構示意圖(二);圖4是整體結構示意圖(三);圖5是整體結構示意圖(四);圖6是關節假肢組裝過程示意圖;圖7是整體剖視圖(一);圖8是整體剖視圖(二);圖9是整體結構示意圖(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如附圖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包括工作臺1和安裝于工作臺1上的兩臺自動裝配機構2,設置兩臺自動裝配機構2實現兩個關節假體100進行同時裝配,以使得關節假肢100的裝配效率較高,并且兩臺自動裝配機構100均包括滑移式安裝于工作臺1上的滑移臺28和配置于工作臺1上支撐臺21,支撐臺21上配置有球體投入機構230、球體導入塊27和驅動擠壓滑塊25向下推移擠壓的球體擠壓驅動機構24,球體擠壓驅動機構24的活塞桿下方設置有擠壓滑塊25,球體導入塊27對應位于擠壓滑塊25的下方,且擠壓滑塊25安裝在支撐臺21上的垂直直線導軌26的滑塊261上,擠壓滑塊25上配置有擠壓桿7,滑移臺28位于球體導入塊27的下方,滑移臺28上位于球體導入塊27下方的位置處設置有用于定位裝夾關節假肢100的工件定位槽288,球體導入塊27包括球體導入通道271和與關節假肢100上的球體安裝部位(球體定位槽101)對應的擠壓通孔272,球體導入通道271與擠壓通孔272相互連通,球體投入機構230包括球體導入管體22,球體導入通道271的進料端口與球體導入管體22對接并連通,擠壓桿7插入擠壓通孔272內,擠壓滑塊25與球體導入塊27之間配置有第一復位裝置8;其中,球體擠壓驅動機構24包括擠壓驅動氣缸241和擠壓推桿242,擠壓驅動氣缸241固定于支撐臺21的頂部一端,擠壓推桿242對應位于擠壓滑塊25的上方,并與擠壓驅動氣缸241的活塞桿固定相連;第一復位裝置8采用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抵觸在擠壓滑塊25的凹槽內和球體導入塊27的凹槽內,擠壓桿7設置為三根,三根擠壓桿7均為T型擠壓桿,擠壓滑塊25上設置有與擠壓推桿242位置對應的三個T型孔,T型擠壓桿的縱向桿貫穿T型孔251的縱向孔后插入擠壓通孔272內,其橫向桿置于T型孔的橫向孔內,并且三個T型孔分別與關節假肢上的三個球體定位槽101位置對應。基于上述結構,先將滑移臺移出球體導入塊下方,使得工件定位槽暴露在外界,然后人工將關節假肢放置于工件定位槽內,再將滑移臺移動至球體導入塊下方,最后球體通過吹氣或自身重力作用而下落至關節假肢的球體定位槽內,此時擠壓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伸出進行驅動擠壓推桿向下運動,而驅動擠壓桿向下運動進行抵觸頂壓球體,以將球體擠壓裝配至球體定位槽內,待裝配完成后,擠壓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上升復位,并且擠壓滑塊在第一復位裝置的作用下上升復位而帶動擠壓桿也上升復位,然后滑移臺移出球體導入塊下方,將已裝配球體的關節假肢暴露在外界,以進行抓取裝配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滑移式安裝于工作臺上的滑移臺和配置于工作臺上支撐臺,支撐臺上配置有球體投入機構、球體導入塊和驅動擠壓滑塊向下推移擠壓的球體擠壓驅動機構,球體擠壓驅動機構的活塞桿下方設置有擠壓滑塊,球體導入塊對應位于擠壓滑塊的下方,且擠壓滑塊滑移式安裝在支撐臺上,擠壓滑塊上配置有擠壓桿,滑移臺位于球體導入塊的下方,滑移臺上位于球體導入塊下方的位置處設置有用于定位裝夾關節假肢的工件定位槽,球體導入塊包括球體導入通道和與關節假肢上的球體安裝部位對應的擠壓通孔,球體導入通道與擠壓通孔相互連通,球體投入機構包括球體導入管體,球體導入通道的進料端口與球體導入管體對接并連通,擠壓桿插入擠壓通孔內,擠壓滑塊與球體導入塊之間配置有第一復位裝置。/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滑移式安裝于工作臺上的滑移臺和配置于工作臺上支撐臺,支撐臺上配置有球體投入機構、球體導入塊和驅動擠壓滑塊向下推移擠壓的球體擠壓驅動機構,球體擠壓驅動機構的活塞桿下方設置有擠壓滑塊,球體導入塊對應位于擠壓滑塊的下方,且擠壓滑塊滑移式安裝在支撐臺上,擠壓滑塊上配置有擠壓桿,滑移臺位于球體導入塊的下方,滑移臺上位于球體導入塊下方的位置處設置有用于定位裝夾關節假肢的工件定位槽,球體導入塊包括球體導入通道和與關節假肢上的球體安裝部位對應的擠壓通孔,球體導入通道與擠壓通孔相互連通,球體投入機構包括球體導入管體,球體導入通道的進料端口與球體導入管體對接并連通,擠壓桿插入擠壓通孔內,擠壓滑塊與球體導入塊之間配置有第一復位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直線位移導軌、推移氣缸、翹出桿、脫料杠桿和第二復位裝置,直線位移導軌和推移氣缸均固定于工作臺上,滑移臺固定于直線位移導軌的滑塊上,推移氣缸的活塞桿與滑移臺固定相連,滑移臺的側面配置有鉸接架,脫料杠桿的中部與鉸接架銷軸鉸接,鉸接架的下方設置有臺體,臺體與滑移臺側面固定相連,第二復位裝置的兩端分別脫料杠桿的底面和臺體的頂面抵觸,工件定位槽上設置有定位通道,脫料杠桿的內側端固定翹出桿,翹出桿經定位通道插入工件定位槽內,并位于工件定位槽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關節假肢的智能化輔助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應時俊,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市貝佳福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