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
本技術屬于石灰石漿液分離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火電廠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的漿液制備分為濕磨制漿與干粉制漿兩種方式,兩種方式普遍存在吸收塔底部沉渣堆積的現象,該沉渣顆粒大部分是未達到磨制要求的石灰石顆粒,極少部分是石灰石礦中摻雜的不易磨制的二氧化硅晶體。大量沉渣堆積在吸收塔底部,一方面脫硫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沉渣顆粒隨著漿液循環泵反復噴淋循環,造成漿液循環泵的內襯和葉輪、噴淋層管道和噴嘴的磨損,從而影響漿液循環泵的出力以及噴淋層的霧化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固體大顆粒的不斷沉積,縮小吸收塔的漿池容積,從而為脫硫系統的穩定運行帶來一定的風險。再一方面,在機組停機檢修過程,需要通過人工清理吸收塔底部的沉渣,大大增加了機組檢修的工作量,延長了檢修周期。除此,脫硫系統配套的石灰石漿液箱底部也會有沉渣堆積,但沉渣堆積的量主要由石灰石供漿泵的入口管道的標高決定,當石灰石漿液箱底部沉渣堆積量達到上限,沉渣顆粒將在吸收塔底部堆積。沉渣在吸收塔內堆積的量主要取決于石灰石的使用量和石灰石粉的細度,單位時間內同一標準的石灰石粉,石灰石使用量越大,沉渣堆積的量越大;單位時間內相同的石灰石用量,石灰石粉細度越差,沉渣的堆積量越大。同時石膏漿液排出泵的標高也有一定影響,但是由于吸收塔截面過大,沉渣在吸收塔底部的沉積高度和形狀,與漿液循環泵入口安裝位置,以及吸收塔攪拌器的出力均有關系。因此,上述因素均會造成沉渣堆積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r>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系統存在吸收塔底部以及塔外石灰石箱體沉渣堆積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包括底部為錐形、頂部為圓柱形的分離器本體,分離器本體內設置有旋漿擾動器,旋漿擾動器的底部設置有若干沿其周向分布的旋漿擾動器葉片,分離器本體底部設置有排渣管,分離器本體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分離器本體的上端側壁上設置有溢流出料口。本技術的特點還在于,排渣管上設置有截止閥。旋漿擾動器葉片的個數為5~7片。所述旋漿擾動器葉片不高于分離器本體的錐形與圓柱形的交界處,且旋漿擾動器葉片的長度等于旋漿擾動器至分離器本體內壁之間的距離。旋漿擾動器的轉速為1~3min/r。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能夠避免細度不合格的石灰石漿液輸送至吸收塔漿池,使沉渣在吸收塔漿池底部堆積,從而延緩了漿液循環系統的設備磨損,縮短了機組停機檢修時間,降低了脫硫系統運行的鈣硫比,節省吸收劑成本,更好地維持合理的漿液停留時間。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中的分離器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應用結構圖;圖4是本技術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在濕法制漿應用中結構圖。圖中,1.分離器本體,2.濕式球磨機,3.漿液再循環泵,4.吸收塔漿液泵,5.旋漿擾動器,6.旋漿擾動器葉片,7.截止閥,8.排渣管,9.進料口,10.溢流出料口,11.石灰石漿液緩沖泵,12.石灰石漿液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本技術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如圖1和2所示,包括底部為錐形、頂部為圓柱形的分離器本體1,分離器本體1內設置有旋漿擾動器5,旋漿擾動器5的底部設置有若干沿其周向分布的旋漿擾動器葉片6,分離器本體1底部設置有排渣管8,排渣管8上設置有截止閥7,排渣管8與濕式球磨機2連接,濕式球磨機2連接有漿液再循環泵3,分離器本體1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9,進料口9通過石灰石漿液緩沖泵與石灰石漿液箱連接、進料口9還與漿液再循環泵3連接,所述分離器本體1的上端側壁上設置有溢流出料口10,溢流出料口10通過吸收塔漿液泵4與吸收塔連接,進料口9的位置高于溢流出料口10的位置。旋漿擾動器葉片6的個數為5~7片,旋漿擾動器葉片6不高于分離器本體1的錐形與圓柱形的交界處且靠近交界處,且旋漿擾動器葉片6的長度等于旋漿擾動器5至分離器本體1內壁之間的距離。旋漿擾動器5的轉速為1~3min/r,主要起到助沉渣外排和分離粗細顆粒的作用。本技術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的工作過程為:適用于采用石灰石粉制漿工藝及濕磨制漿工藝,如圖3所示,本技術分離裝置設置于石灰石漿液箱后,排渣管8連接有濕式球磨機,能夠避免在吸收塔發生沉積;啟動旋漿擾動器5,石灰石漿液通過石灰石漿液緩沖泵轉移至分離器本體1中,漿液在分離器本體1內,使粗顆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夠沉降至分離器本體1底部,定期開啟截止閥7,由排渣管8進入濕式球磨機2進行二次磨制后,再經漿液再循環泵3進入分離器本體1,旋漿擾動器5在葉片旋轉過程中會形成一定的擾動,使含固率20%~30%的石灰石漿液能夠隨著旋漿擾動器5的轉動流動至溢流出漿口,再經吸收塔漿液泵4至吸收塔。實施例2本技術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其中排渣管8連接濕式球磨機2,濕式球磨機2通過漿液再循環泵3與進料口9連接,溢流出料口10與石灰石漿液箱12連接,石灰石漿液箱12通過吸收塔漿液泵4與吸收塔連接,經濕磨后的漿液經過旋流器通過進料口9進入分離器本體1中。本技術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的工作過程為:適用于濕磨制漿工藝,如圖4所示,本技術分離裝置可布置在石灰石漿液箱前,通過排渣管8排出的粗渣顆粒可返回進入濕式球磨機,能夠避免在石灰石漿液箱發生沉積;啟動旋漿擾動器5,經濕磨后的漿液經過旋流器通過進料口9進入分離器本體1中,漿液在分離器本體1內,使粗顆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夠沉降至分離器本體1底部,定期開啟截止閥7,由排渣管8進入濕式球磨機2進行磨制后,再經漿液再循環泵3進入分離器本體1,旋漿擾動器5在葉片旋轉過程中會形成一定的擾動,使石灰石漿液能夠隨著旋漿擾動器5的轉動流動至溢流出漿口至石灰石漿液箱12,再經吸收塔漿液泵4至吸收塔。通過上述方式,本技術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利用粗細顆粒的密度差,漿液中的大顆粒受重力作用會自然沉降,通過控制旋漿擾動器轉速,使粗顆粒有一定時間自然沉降、細顆粒能夠流轉至溢流出漿口,在旋漿擾動器葉片力作用下沉渣粗經由截止閥排出并進行二次磨制,避免了因細度不合格的石灰石漿液輸送至吸收塔漿池,而造成沉渣在吸收塔漿池底部堆積的問題,從而延緩了漿液循環系統的設備磨損,縮短了機組停機檢修時間,降低了脫硫系統運行的鈣硫比,節省吸收劑成本,更好地維持合理的漿液停留時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為錐形、頂部為圓柱形的分離器本體(1),所述分離器本體(1)內設置有旋漿擾動器(5),所述旋漿擾動器(5)的底部設置有若干沿其周向分布的旋漿擾動器葉片(6),所述分離器本體(1)底部設置有排渣管(8),所述分離器本體(1)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9),所述分離器本體(1)的上端側壁上設置有溢流出料口(10)。/n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1.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為錐形、頂部為圓柱形的分離器本體(1),所述分離器本體(1)內設置有旋漿擾動器(5),所述旋漿擾動器(5)的底部設置有若干沿其周向分布的旋漿擾動器葉片(6),所述分離器本體(1)底部設置有排渣管(8),所述分離器本體(1)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9),所述分離器本體(1)的上端側壁上設置有溢流出料口(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石灰石漿液細度品質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8)上設置有截止閥(7)。
技術研發人員:鄧悅,賈西部,吉攀,張優,張雙平,康秦豪,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