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于產生交變磁場激發導磁鋼針發生同頻振動,不但具有提插捻轉抖動多種功能,而且振動頻率、振動強度以及運行持續時間,都可以根據臨床狀況調整,并且具有一機多用,多人多穴位多種操作療法,因為可以達到長時間不間斷運作施治的優勢,完全超過傳統針灸以及磁針灸針療法獲取的任何效果,還實施機械代替手工扎針,可以根據身體不同部位,調節控制扎針深度,是目前針灸針與磁針療法領域的創新醫療儀器,由于制定弱電交流電源運行,所以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對人體是安全無危害的。是安全無危害的。是安全無危害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
技術介紹
[0002]針灸針及其治病方法,經過4000多年的不斷探索,已經從新石器時代使用原始的砭石、石針,逐步研制了青銅針、金針、銀針、鐵針,以及現代的不銹鋼針、電針、空心針灸針,特別是自從20多年以前,科枝工作者專利技術帶磁性的一系列磁針灸針以來,由于還是按照單磁體作用機制,不但扎針之后針體處于靜止狀態,仍然需要傳統人工針灸手法的操作程序施治,如果多人或多穴位同時扎針,容易顧此失彼,致使醫生疲憊不堪,影響療效,因此無法顯示目前的磁性針比較傳統針灸針有何優勢之處,所以造成其在臨床應用日漸淡出,導致磁針灸針在市場上也處于邊緣化狀態。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不但以機械代替手工扎針,而且產生的交變磁場激發導磁鋼針發生同頻振動,既能多人多穴位多種針法施治,也能長時間不間斷運行操作的優勢,完全超過傳統針灸以及磁針灸針療法獲取的任何效果,是目前針灸針與磁針療法領域的創新醫療儀器。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包括帶有球形永磁鐵或圓形永磁鐵的導磁鋼針,動磁場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的電源電器電路設置,能產生交變電磁場和磁動力作用的管形電磁場發生器以及圓形電磁場發生器,以及機械代替手工扎針的扎針彈力筒,能控制扎針深度的圓形硅膠,能在人體任何部位扎針,都能牢靠固定的支架組合件;
[0005]所述導磁鋼針,針的根部連接球形永磁鐵或圓形永磁鐵,導磁鋼針選用鐵素體或馬氏體不銹鋼制造;
[0006]所述能產生交變電磁場的管形電磁場發生器以及圓形電磁場發生器,主要有磁力線圈及其輸入電線,圓形電磁場發生器的磁力線圈中心安置鐵芯;
[0007]所述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的電源電器電路,操作程序是接通市交流電源、啟動程控可調壓調頻交流電源器、經過輸出電源集控板、輸入電線,直達管形電磁場發生器以及圓形電磁場發生器的磁力線圈,從而產生交變電磁場;
[0008]所述扎針彈力筒,筒內的可移動圓板,連接向上穿過螺旋彈簧的六角桿,桿的頂端連接拉環,當用手指勾住拉環向上拉至預定高度時,預制在六角桿的凹腔,被帶有鈕簧固定端的鈕簧桿凸突卡住,此時螺旋彈簧處于壓縮狀態,如果要扎針時,將鈕簧桿凸突向外推開,促使咬合狀態的鈕簧桿凸突離開六角桿的凹腔,導致螺旋彈簧將圓板快速彈開,立即將安置在扎針彈力筒內的導磁鋼針扎入體內;
[0009]所述控制扎針深度的圓形硅膠,是帶有針孔開口縫的圓形硅膠,扎針完成之后,拉開針孔開口縫,就可以取出圓形硅膠;
[0010]所述在人體任何部位扎針,都能牢靠固定的支架組合件,帶有可制動萬向輪的支架底座之上,安置立柱管、升降桿,安置在橫桿夾件的主桿以及伸縮桿,在伸縮桿外端,連接升降臺架、圓桿,以及萬向轉動閥和固件器,至此管形電磁場發生器或圓形電磁場發生器就可以隨意上下左右移動,并且牢靠地固定在扎針的空間位置上。
[0011]根據上述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的具體內容,進一步說明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先將帶有球形永磁鐵或圓形永磁鐵的導磁鋼針,連同圓形硅膠,塞入螺旋彈簧已經處于壓縮狀態的扎針彈力筒腔內,然后貼近治療點,將鈕簧桿凸突向外推,扎針彈力筒內的螺旋彈簧,就會快速將導磁鋼針扎進預定深度的體內,之后取出圓形硅膠,接著將安置在支架固件器中的管形電磁場發生器或圓形電磁場發生器,將置于皮膚外面的導磁鋼針及其球形永磁鐵或圓形永磁鐵全都罩進管腔,并且固定之后,啟動程控可調壓調頻交流電源器,磁力線圈產生交變電磁場,馬上激發球形永磁鐵或圓形永磁鐵,以及置于身體內外的整根導磁鋼針發生同頻振動,由此不但具有提插捻轉抖動多種功能,而且振動頻率、振動強度以及運行持續時間,都可以隨機調整,如此運作,也是人工難以做到的,并且還具有一機多用,多人多穴位多種操作療法,由于可以達到長時間不間斷運作施治的優勢,完全超過傳統針灸以及磁針灸針療法獲取的任何效果。
[0012]在應用過程中,交變磁場強度大小、頻率高低以及運行時間長短,隨時都可以由程控可調壓調頻交流電源器調整控制,而且導磁鋼針的長短粗細、球形永磁鐵、圓形永磁鐵以及管形電磁場發生器、圓形電磁場發生器、磁力線圈、扎針彈力筒以及圓形硅膠的構造參數,都可以根據接受治療者的年齡、體質、部位、以及不同疾病種類,進行修改或重新配套。
[0013]由于制定程控可調壓調頻交流電源器(41)輸出弱電交流電源運行,所以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對人體是安全無危害的。
[0014]根據上述的說明,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是目前針灸針與磁針療法領域的創新醫療儀器。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導磁鋼針1和球形永磁鐵2結合件示意圖;
[0016]圖2:是導磁鋼針1和圓形永磁鐵3結合件示意圖;
[0017]圖3:是具有針孔開口縫5的圓形硅膠4示意圖;
[0018]圖4:是管形電磁場發生器6,包括磁力線圈8、輸入電線7、保護板9和硅膠海綿板10示意圖;
[0019]圖5:是圓形電磁場發生器11,包括磁力線圈8、鐵芯13、輸入電線7、蓋板12、磁場動力腔14、導熱硅膠墊15和硅膠板16示意圖;
[0020]圖6:是扎針彈力筒17,包括可移動圓板22、螺旋彈簧21、六角桿18、拉環19、凹腔23、鈕簧固定端20和鈕簧桿凸突24示意圖;
[0021]圖7:是支架組合件的支架底座30、可制動萬向輪31、立柱管25、螺母旋鈕26、升降桿27、螺紋保護帽29、橫桿夾件28、主桿32、伸縮桿34、金屬錘39、旋鈕33、升降臺架36、圓桿35、萬向轉動閥37和固件器38示意圖;
[0022]圖8:是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的電源電器電路示意圖;
[0023]圖9:是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部分組合件配套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表達本專利技術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5]請參閱圖1-9,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實施方式:所述的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主要是包括選用鐵素體或馬氏體不銹鋼制造的導磁鋼針1,針的根部連接球形永磁鐵2,針的根部也同樣連接圓形永磁鐵3;
[0026]為了解決歷來用手持扎針容易失控的現象,特制扎針彈力筒17,筒內的可移動圓板22,連接向上穿過螺旋彈簧21的六角桿18,桿的頂端連接拉環19,當用手指勾住拉環19向上至預定高度時,設置在六角桿18的凹腔23,被帶有鈕簧固定端20的鈕簧桿凸突24咬合卡住,此時螺旋彈簧21處于壓縮狀態,如果要扎針時,將鈕簧桿凸突24向外推開,促使咬合的鈕簧桿凸突24離開六角桿的凹腔23,導致螺旋彈簧21彈開,快速將圓板22推進,立即將安置在扎針彈力筒17內的導磁鋼針1扎入體內;
[0027]由于人體不同部位不相同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包括導磁鋼針(1),能產生交變電磁場的管形電磁場發生器(6)以及圓形電磁場發生器(11),程控可調壓調頻交流電源器(41)控制的電源電器電路,代替手工扎針的扎針彈力筒(17),控制扎針深度的圓形硅膠(4),固定治療器件的支架底座(30)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磁鋼針(1),根部連接球形永磁鐵(2)或圓形永磁鐵(3);所述產生交變電磁場的管形電磁場發生器(6)以及圓形電磁場發生器(11)磁力線圈(8)、鐵芯(13)、輸入電線(7)、保護板(9)、蓋板(12)、磁場動力腔(14)、硅膠海綿板(10)、導熱硅膠墊(15)和硅膠板(16);所述電源電器電路由市交流電源(40)、通過程控可調壓調頻交流電源器(41)、輸出電源集控板(42)、輸入電線(7)終點于磁力線圈(8);所述代替手工扎針的扎針彈力筒(17)、可移動圓板(22)、螺旋彈簧(21)、六角桿(18)、拉環(19)、凹腔(23)、鈕簧固定端(20)和鈕簧桿凸突(24);所述控制扎針深度帶有針孔開口縫(5)的圓形硅膠(4);所述能固定治療器件的支架底座(30)、可制動萬向輪(31)、立柱管(25)、螺母旋鈕(26)、升降桿(27)、螺紋保護帽(29)、橫桿夾件(28)、主桿(32)、伸縮桿(34)、金屬錘(39)、旋鈕(33)、升降臺架(36)、圓桿(35)、萬向轉動閥(37)和固件器(3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動磁場導磁針共振效應治療儀,其特征在于:導磁鋼針(1)、針的根部連接球形永磁鐵(2)、針的根部也同樣連接圓形永磁鐵(3),而且導磁鋼針(1)的長短粗細,球形永磁鐵(2)以及圓形永磁鐵(3)的體積大小,可以根據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湘民,張春暉,
申請(專利權)人:張春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