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包括罐體,所述第一陶粒層中間設置有第一布氣管,所述第二陶粒層中間設置有第二布氣管,所述第一布氣管和第二布氣管上均設置有若干個出氣孔,所述碎石層中間設置有排水管,所述連接管頂部固定連接在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的底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通過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將第一布氣管和第二布氣管與排水管相互連接,在進行污水處理時,當處理后的污水從排水管排出罐體時,可以在排水管和連接管內形成負壓,進而使第一布氣管和第二布氣管通過進氣管將外部空氣吸入,并通過出氣孔散布到罐體內完成曝氣,這樣就不需要使用額外的設備進行曝氣,從而使污水處理的成本更低,值得大力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
本技術涉及污水處理
,尤其涉及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
技術介紹
污水處理是指為使污水達到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進行污水處理時通常需要用曝氣的方法向污水中通入空氣,從而為進行污水處理的需氧生物提供氧氣,常見的曝氣方法是通過動力機械向水中充氣或通過機械攪動等方法增加水與空氣接觸面積,但是這些曝氣方法都需要額外增加設備,進而使污水處理的成本增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內上部設置有第一陶粒層,所述第一陶粒層中間設置有第一布氣管,所述第一陶粒層下方設置有細砂層,所述細砂層下方設置有第二陶粒層,所述第二陶粒層中間設置有第二布氣管,所述第一布氣管和第二布氣管上均設置有若干個出氣孔,所述第二陶粒層下方設置有過濾吸附層,所述過濾吸附層下方設置有碎石層,所述碎石層中間設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頂部設置有若干個進水孔,所述排水管中間固定連接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頂部固定連接在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的底端,所述第一通氣管的頂端貫穿碎石層、過濾吸附層、第二陶粒層、細砂層和第一陶粒層后固定連接在第一布氣管底部中間位置,所述第二通氣管的頂端貫穿碎石層、過濾吸附層和第二陶粒層后固定連接在第二布氣管底部中間位置。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布氣管和第二布氣管相互交叉放置。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出氣孔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均為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陶粒層和第二陶粒層中的陶粒直徑均大于出氣孔。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布氣管和第二布氣管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進氣管且進氣管均貫穿罐體側壁向外延伸。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貫穿罐體側壁向外延伸。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中,首先通過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將第一布氣管和第二布氣管與排水管相互連接,在進行污水處理時,當處理后的污水從排水管排出罐體時,可以在排水管和連接管內形成負壓,進而可以通過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使第一布氣管和第二布氣管內也形成負壓,然后就可以使第一布氣管和第二布氣管通過進氣管將外部空氣吸入第一布氣管和第二布氣管中,并通過出氣孔散布到罐體內完成曝氣,這樣就不需要使用額外的設備進行曝氣,從而使污水處理的成本更低,而且通過將兩個布氣管交叉設置,可以使罐體內布氣更加均勻,值得大力推廣。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的俯面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的排水管俯視圖。圖例說明:1、罐體;2、第一陶粒層;3、第一布氣管;4、細砂層;5、第二陶粒層;6、第二布氣管;7、過濾吸附層;8、碎石層;9、排水管;10、第一通氣管;11、第二通氣管;12、出氣孔;13、進氣管;14、連接管;15、進水孔;16、出水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參照圖1-3,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包括罐體1,罐體1內上部設置有第一陶粒層2,第一陶粒層2中間設置有第一布氣管3,第一陶粒層2下方設置有細砂層4,細砂層4下方設置有第二陶粒層5,第二陶粒層5中間設置有第二布氣管6,第一布氣管3和第二布氣管6上均設置有若干個出氣孔12,第二陶粒層5下方設置有過濾吸附層7,過濾吸附層7下方設置有碎石層8,碎石層8中間設置有排水管9,排水管9頂部設置有若干個進水孔15,通過第一陶粒層2、細砂層4、第二陶粒層5、過濾吸附層7和碎石層8可以對污水進行處理,然后處理完的污水通過進水孔15進入排水管9中并排出罐體1,同時通過第一布氣管3和第二布氣管6上的出氣孔12可以向罐體1內通入空氣,為進行污水處理的需氧生物提供氧氣,排水管9中間固定連接有連接管14,連接管14頂部固定連接在第一通氣管10和第二通氣管11的底端,第一通氣管10的頂端貫穿碎石層8、過濾吸附層7、第二陶粒層5、細砂層4和第一陶粒層2后固定連接在第一布氣管3底部中間位置,第二通氣管11的頂端貫穿碎石層8、過濾吸附層7和第二陶粒層5后固定連接在第二布氣管6底部中間位置,在進行污水處理時,當處理完的污水通過排水管9排出罐體1時,可以在排水管9和連接管14內形成負壓,并通過第一通氣管10和第二通氣管11使第一布氣管3和第二布氣管6內也形成負壓,然后第一布氣管3和第二布氣管6就可以通過進氣管13將罐體1外部的空氣吸入,然后再通過出氣孔12散布到罐體1內完成曝氣,這樣就可以不用增加額外的設備進行曝氣,可以使污水處理的成本更低。第一布氣管3和第二布氣管6相互交叉放置,這樣是為了使布氣更加均勻,出氣孔12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均為0°,第一陶粒層2和第二陶粒層5中的陶粒直徑均大于出氣孔12,這是為了防止陶粒堵塞出氣孔12影響布氣,第一布氣管3和第二布氣管6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進氣管13且進氣管13均貫穿罐體1側壁向外延伸,排水管9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出水管16且出水管16貫穿罐體1側壁向外延伸,處理后的污水可以通過排水管9進入出水管16中,進而排出罐體1。工作原理:在進行污水處理時,通過第一陶粒層2、細砂層4、第二陶粒層5、過濾吸附層7和碎石層8可以對污水進行處理,處理后的污水通過進水孔15進入排水管9中再進入出水管16中,進而排出罐體1,當處理完的污水通過排水管9排出罐體1時,可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包括罐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1)內上部設置有第一陶粒層(2),所述第一陶粒層(2)中間設置有第一布氣管(3),所述第一陶粒層(2)下方設置有細砂層(4),所述細砂層(4)下方設置有第二陶粒層(5),所述第二陶粒層(5)中間設置有第二布氣管(6),所述第一布氣管(3)和第二布氣管(6)上均設置有若干個出氣孔(12),所述第二陶粒層(5)下方設置有過濾吸附層(7),所述過濾吸附層(7)下方設置有碎石層(8),所述碎石層(8)中間設置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頂部設置有若干個進水孔(15),所述排水管(9)中間固定連接有連接管(14),所述連接管(14)頂部固定連接在第一通氣管(10)和第二通氣管(11)的底端,所述第一通氣管(10)的頂端貫穿碎石層(8)、過濾吸附層(7)、第二陶粒層(5)、細砂層(4)和第一陶粒層(2)后固定連接在第一布氣管(3)底部中間位置,所述第二通氣管(11)的頂端貫穿碎石層(8)、過濾吸附層(7)和第二陶粒層(5)后固定連接在第二布氣管(6)底部中間位置。/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免曝氣的布氣系統,包括罐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1)內上部設置有第一陶粒層(2),所述第一陶粒層(2)中間設置有第一布氣管(3),所述第一陶粒層(2)下方設置有細砂層(4),所述細砂層(4)下方設置有第二陶粒層(5),所述第二陶粒層(5)中間設置有第二布氣管(6),所述第一布氣管(3)和第二布氣管(6)上均設置有若干個出氣孔(12),所述第二陶粒層(5)下方設置有過濾吸附層(7),所述過濾吸附層(7)下方設置有碎石層(8),所述碎石層(8)中間設置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頂部設置有若干個進水孔(15),所述排水管(9)中間固定連接有連接管(14),所述連接管(14)頂部固定連接在第一通氣管(10)和第二通氣管(11)的底端,所述第一通氣管(10)的頂端貫穿碎石層(8)、過濾吸附層(7)、第二陶粒層(5)、細砂層(4)和第一陶粒層(2)后固定連接在第一布氣管(3)底部中間位置,所述第二通氣管(11)的頂端貫穿碎石層(8)、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木金,劉敦強,黃付平,蘭弋發,劉波庭,陳海肖,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金妙松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