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吊具,包括支撐架以及設置在支撐架上的夾緊機構,夾緊機構包括夾爪、旋轉軸、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以及連接板,夾爪的一端與旋轉軸連接,第一連接桿的一端與第二連接桿的一端轉動連接,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旋轉軸連接,第二連接桿的另一端與連接板轉動連接,旋轉軸與支撐架轉動連接,當連接板向上運動時,連接板通過第二連接桿和第一連接桿帶動旋轉軸轉動并使夾爪收攏夾緊。通過驅動連接板向上運動,使第二連接桿和第一連接桿與連接板聯動并帶著旋轉軸轉動,以使夾爪收攏夾緊,當不需要夾緊時,連接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運動,使夾爪張開,從而可以實現對后地板總成自動夾緊和分離的功能,操作簡單,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吊具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
,特別是涉及一種吊具。
技術介紹
目前,在汽車生產制造領域,車身后地板總成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多個焊接工藝流程,以及運送至檢具進行檢測的流程。后地板總成一般需經過3~5個工序來進行焊接作業,因此后地板總成需在3~5個工序間轉運以完成焊接。由于車身后地板總成重量較大,如果進行人工搬運,則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零件變形損傷,搬運人員也容易受傷,大大影響生產安全。因此一般在車身后地板總成上設置定位孔,通過與吊具上設置的定位和支撐裝置進行配合來起吊和搬運車身后地板。對于不同的車型,車身后地板總成的定位孔位置往往不同,需制造專門的吊具,成本較高。另外,安裝吊具時需要操作人員手動對支點與定位孔進行固定,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F有技術中,一般采用人工加吊具的方式來搬運,但常規的吊具操作復雜,需要員工手動夾緊和打開吊具與后地板總成的固定和分離,操作勞動強度高,效率低下;同時常規的吊具都是針對專一車型設計,不能適應不同派生的車型,生產不同派生車型需切換吊具,不利于吊具共用性,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吊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吊具操作復雜,需要人工成本高,以及不能適應多種車型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吊具,包括支撐架以及設置在該支撐架上的夾緊機構,該夾緊機構包括夾爪、旋轉軸、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以及連接板,該夾爪的一端與該旋轉軸固定連接,該第一連接桿的一端與該第二連接桿的一端轉動連接,該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與該旋轉軸固定連接,該第二連接桿的另一端與該連接板轉動連接,該旋轉軸與該支撐架轉動連接,當該連接板向上運動時,該連接板通過該第二連接桿和該第一連接桿帶動該旋轉軸轉動并使該夾爪收攏夾緊。進一步地,該吊具還包括吊裝架,該吊裝架與該支撐架連接,該吊裝架用于安裝驅動該連接板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進一步地,該吊裝架上設有伸縮桿,該吊裝架通過該伸縮桿與該支撐架連接,該支撐架能夠相對該吊裝架上下運動。進一步地,該吊具還包括定位機構,該定位機構與該支撐架連接,該連接板位于該定位機構和該支撐架之間,該定位機構用于限定該連接板上下移動的距離。進一步地,該定位機構包括限位板、連接柱、拉桿、限位塊、第三連接桿以及連接塊,該限位板通過該連接柱與該支撐架固定連接,該第三連接桿與該限位板轉動連接,該第三連接桿的一端與該限位塊的一端連接,該第三連接桿的另一端與該連接塊的一端連接,該拉桿與該連接塊的另一端活動連接,該拉桿通過該連接塊和該第三連接桿帶著該限位塊轉動,該限位塊用于限定該連接板上下移動的距離。進一步地,該連接板上設有伸縮軸,該限位板上設有與該伸縮軸配合的裝配孔,該伸縮軸能夠在該裝配孔內上下移動。進一步地,該連接塊上設有與該拉桿配合的腰型孔,該拉桿的一端能夠在該腰型孔內活動。進一步地,該連接柱上設有與該拉桿配合并用于限定該拉桿的高度的滑移管,該拉桿穿過該滑移管并能相對該滑移管滑動。進一步地,該定位機構還包括彈性件和固定桿,該彈性件的一端與該固定桿連接,該彈性件的另一端與該連接塊或該拉桿連接,該彈性件具有使該連接塊朝向該固定桿轉動的彈力。進一步地,該支撐架上設有定位支撐件以及與該定位支撐件連接的定位調節件,該定位支撐件通過該定位調節件進行上下調節和轉動調節;該支撐架上還設有扶手。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在于:吊具包括支撐架以及設置在支撐架上的夾緊機構,夾緊機構包括夾爪、旋轉軸、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以及連接板,夾爪的一端與旋轉軸連接,第一連接桿的一端與第二連接桿的一端轉動連接,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旋轉軸連接,第二連接桿的另一端與連接板轉動連接,旋轉軸與支撐架轉動連接,當連接板向上運動時,連接板通過第二連接桿和第一連接桿帶動旋轉軸轉動并使夾爪收攏夾緊。通過驅動連接板向上運動,使第二連接桿和第一連接桿與連接板聯動并帶著旋轉軸轉動,以使夾爪收攏夾緊,當不需要夾緊時,連接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從而使夾爪張開,從而可以實現對后地板總成自動夾緊和分離的功能,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操作簡單,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夾緊狀態的主視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半打開狀態的主視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完全打開狀態的主視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支撐架和定位機構連接的主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中支撐架和定位機構連接的俯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夾緊狀態下支撐架、夾緊機構以及定位機構連接的主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夾緊狀態下夾緊機構和定位機構連接的主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半打開狀態下夾緊機構和定位機構連接的主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完全打開狀態下夾緊機構和定位機構連接的主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支撐架10、定位支撐件11、定位調節件12、扶手13、支撐柱14;夾緊機構20、夾爪21、旋轉軸22、第一連接桿23、第二連接桿24、連接板25、伸縮軸251、吊環252、配重塊253;吊裝架30、伸縮桿31、導軸311、導管312、螺母套313;定位機構40、限位板41、裝配孔41a、套筒411、軸套412、連接柱42、滑移管421、拉桿43、限位塊44、第三連接桿45、連接塊46、腰型孔461、彈性件47、固定桿48。具體實施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為達成預定專利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專利技術提出的吊具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下:圖1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夾緊狀態的主視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半打開狀態的主視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完全打開狀態的主視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支撐架和定位機構連接的主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中支撐架和定位機構連接的俯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夾緊狀態下支撐架、夾緊機構以及定位機構連接的主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夾緊狀態下夾緊機構和定位機構連接的主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半打開狀態下夾緊機構和定位機構連接的主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中吊具在完全打開狀態下夾緊機構和定位機構連接的主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9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吊具,包括支撐架10、夾緊機構20、吊裝架30以及定位機構40,夾緊機構20、吊裝架30以及定位機構40均設置在支撐架10上。支撐架10整體上呈方形并通過焊接成型,支撐架10上設有定位支撐件11以及與定位支撐件11連接的定位調節件12,定位支撐件11通過定位調節件12進行上下調節和轉動調節,支撐架10上還設有扶手13和支撐柱14,夾緊機構20通過支撐柱14與支撐架10連接,定位調節件12為管狀并設有與定位支撐件11配合的通孔,定位調節件1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10)以及設置在該支撐架(10)上的夾緊機構(20),該夾緊機構(20)包括夾爪(21)、旋轉軸(22)、第一連接桿(23)、第二連接桿(24)以及連接板(25),該夾爪(21)的一端與該旋轉軸(22)固定連接,該第一連接桿(23)的一端與該第二連接桿(24)的一端轉動連接,該第一連接桿(23)的另一端與該旋轉軸(22)固定連接,該第二連接桿(24)的另一端與該連接板(25)轉動連接,該旋轉軸(22)與該支撐架(10)轉動連接,當該連接板(25)向上運動時,該連接板(25)通過該第二連接桿(24)和該第一連接桿(23)帶動該旋轉軸(22)轉動并使該夾爪(21)收攏夾緊。/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10)以及設置在該支撐架(10)上的夾緊機構(20),該夾緊機構(20)包括夾爪(21)、旋轉軸(22)、第一連接桿(23)、第二連接桿(24)以及連接板(25),該夾爪(21)的一端與該旋轉軸(22)固定連接,該第一連接桿(23)的一端與該第二連接桿(24)的一端轉動連接,該第一連接桿(23)的另一端與該旋轉軸(22)固定連接,該第二連接桿(24)的另一端與該連接板(25)轉動連接,該旋轉軸(22)與該支撐架(10)轉動連接,當該連接板(25)向上運動時,該連接板(25)通過該第二連接桿(24)和該第一連接桿(23)帶動該旋轉軸(22)轉動并使該夾爪(21)收攏夾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該吊具還包括吊裝架(30),該吊裝架(30)與該支撐架(10)連接,該吊裝架(30)用于安裝驅動該連接板(25)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該吊裝架(30)上設有伸縮桿(31),該吊裝架(30)通過該伸縮桿(31)與該支撐架(10)連接,該支撐架(10)能夠相對該吊裝架(30)上下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該吊具還包括定位機構(40),該定位機構(40)與該支撐架(10)連接,該連接板(25)位于該定位機構(40)和該支撐架(10)之間,該定位機構(40)用于限定該連接板(25)上下移動的距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該定位機構(40)包括限位板(41)、連接柱(42)、拉桿(43)、限位塊(44)、第三連接桿(45)以及連接塊(46),該限位板(41)通過該連接柱(42)與該支撐架(10)固定連接,該第三連接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明,李釗文,李銀波,范林,彭俊,楊建,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