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及拱架安裝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地下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及拱架安裝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在隧道建設過程中,需要在開挖巖石架設鋼拱架,現有的施工方式是將多段拱鋼運至隧道內,一段一段通過人工進行安裝拼接成整榀鋼拱架,拼接需要連接法蘭板處的若干螺栓,而整個拼接過程均是在隧道內完成的。現有的拱架重量大,鋼拱架安裝主要靠人力施工,費時費力,且隧道內光線較弱,連接兩節拱架法蘭板處的螺栓成為立架環節中最為困難、效率最低,最費時的工序。目前較為先進的鋼拱架拼接技術是:采用鋼拱架洞外折疊洞內展開的技術,兩段拱鋼上的法蘭通過合頁鉸接,由于這種連接存在間隙,導致兩個法蘭上的固定螺栓孔存在中心錯位,螺栓很難做到一穿即可,還需要較為繁瑣且細致的微扭鋼拱架本身才能實現固定螺栓孔最終的同軸,這一過程采用機械手控制還容易造成法蘭的扭壞,甚至造成整個鋼拱架的報廢,得不償失。鋼拱架安裝完成后,合頁就不再起任何作用,但由于合頁與法蘭通過焊接固定,合頁不能拆卸,而一個隧道通常需要架設成千上萬個鋼拱架,因此造成大大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及拱架安裝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所述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分別連接相鄰的兩節拱架,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之間形成能使相鄰兩節拱架呈折疊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所述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分別連接相鄰的兩節拱架(3),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之間形成能使相鄰兩節拱架(3)呈折疊狀態或對接狀態的相互轉動連接關系,所述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上設置用于在對接過程中驅使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精準對位以實現相鄰兩節拱架(3)自動校正的導向校正件(4)。/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所述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分別連接相鄰的兩節拱架(3),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之間形成能使相鄰兩節拱架(3)呈折疊狀態或對接狀態的相互轉動連接關系,所述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上設置用于在對接過程中驅使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精準對位以實現相鄰兩節拱架(3)自動校正的導向校正件(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校正件(4)包括導向校正臺(41)和導向校正孔(42),所述導向校正臺(41)設置在第一連接座(1)上,所述導向校正孔(42)設置在第二連接座(2)上,在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對接過程中、所述導向校正臺(41)和導向校正孔(42)相互配合驅使第一連接座(1)和第二連接座(2)精準對位并帶動相鄰兩節拱架(3)自動校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校正臺(41)設置為矩形臺,所述導向校正孔(42)設置為與矩形臺相配合的矩形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校正臺(41)頂部設置有便于快速配合的錐形部(411),所述導向校正孔(42)的頂部設置有與錐形部(411)相配合的錐形面(421)。
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座(1)包括第一連接板(11)和設置在第一連接板(11)上的第一耳板(12),所述第二連接座(2)包括第二連接板(21)和設置在第二連接板(21)上的第二耳板(22),所述第一連接板(11)和第二連接板(21)分別連接相鄰的兩節拱架(3),所述第一耳板(12)和第二耳板(22)形成相互轉動連接關系,所述導向校正臺(41)設置在第一連接板(11)上,所述導向校正孔(42)設置在第二連接板(21)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12)和第二耳板(22)均設置有一對,所述第一耳板(12)和第二耳板(22)通過同一根鉸接柱(5)形成活動鉸接或者僅同側的第一耳板(12)和第二耳板(22)通過同一根鉸接柱(5)形成活動鉸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實現多節拱架自動校正拼接的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1)延伸至兩塊第一耳板(12)之間,所述導向校正臺(41)設置在兩塊第一耳板(12)之間的第一連接板(11)上,所述第二連接板(21)延伸至兩塊第二耳板(22)之間,所述導向校正孔(42)設置在兩塊第二耳板(22)之間的第二連接板(21)上。
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俊,管付如,陳雄,毛波,王慧民,胡鵬飛,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