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便于用戶整理線材,具體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的底端與底座固定連接,支架的頂端轉動連接有用于安裝顯示器的顯示器固定座;底座的壁面上還設置有電源接口模塊,顯示器固定座上設置有顯示器供電模塊;電源接口模塊與顯示器供電模塊之間連接有第一電纜,第一電纜依次穿過底座、支架和顯示器固定座。在顯示器固定于顯示器固定座時,將顯示器的電源線與顯示器供電模塊電連接,再通過第一電纜與電源接口模塊電連接,將顯示器接入至電路中保證對顯示器的供電;由于顯示器采用內部走線,節省了布線空間,方便用戶整理線材,避免出現線路錯綜復雜的情況,減少用戶在整理線材上所花費的時間精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
本技術涉及結構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
技術介紹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電腦和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使用不當所造成的“電腦病”也隨之而來,其中以頸椎病最為常見,多表現為頸項僵痛,肩臂酸痛、手指麻木、頭暈目眩等;其主要是由于電腦使用不當而造成頸椎周圍的肌肉緊張與勞損,頸椎間盤與小關節的退變,因此顯示器支架應運而生。顯示器支架是一種可以固定顯示器,筆記本或者平板電腦等的產品,可以幫助解決人們在家庭或商用辦公場所操作電腦時所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它的人體工學設計,可以預防工作疲勞帶來的健康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帶了生活和工作的理想空間,廣泛應用于零售、娛樂、金融、醫療、交通等領域。然而,現有技術中的顯示器支架僅起到固定顯示器的效果,需要額外引線向顯示器供電或傳輸信號,導致用戶的使用空間中線材繁多,尤其是配合其他電子設備使用時常常出現線路錯綜復雜的情況,導致用戶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整理線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來解決目前顯示器支架不便于整理線材的問題。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支架的頂端轉動連接有用于安裝顯示器的顯示器固定座;所述底座的壁面上還設置有電源接口模塊,所述顯示器固定座上設置有顯示器供電模塊;所述電源接口模塊與所述顯示器供電模塊之間連接有第一電纜,所述第一電纜依次穿過所述底座、所述支架和所述顯示器固定座。可選地,所述底座內設置有無線充電模塊,所述無線充電模塊與所述電源接口模塊之間電連接有第二電纜;所述第二電纜穿過所述支架的底部。可選地,所述底座內安裝有支架固定座,所述支架固定座上開設有支架限位孔,所述支架的底端穿過所述支架限位孔。可選地,所述支架的底端開設有限位環定位槽;所述支架固定座在所述支架限位孔的邊緣向其周部沿延伸地開設有限位環容置槽;所述限位環容置槽中安裝有限位環,所述支架的底端穿過所述限位環。可選地,所述限位環容置槽的槽壁凸設有若干定位塊,所述限位環對應所述定位塊的位置開設有卡合槽,所述定位塊對應地卡設于所述卡合槽內。可選地,所述支架的底端相對于所述底座傾斜設置,且所述支架與所述底座之間形成有進線口;所述第一電纜和所述第二電纜均穿過所述進線口。可選地,所述支架的底端靠近所述無線充電模塊的壁面上開設有出線口;所述第二電纜穿過所述出線口,并與所述無線充電模塊電連接。可選地,所述支架固定座與所述底座之間設置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的一側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塊的另一側與所述支架固定座抵接。可選地,所述底座頂部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的邊緣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所述蓋板通過螺栓與所述支架固定座固定連接,且所述蓋板對應所述支架的位置開設有避讓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在顯示器固定于顯示器固定座時,將顯示器的電源線與顯示器供電模塊電連接,再通過第一電纜與電源接口模塊電連接,將顯示器接入至電路中保證對顯示器的供電;由于顯示器采用內部走線,節省了布線空間,方便用戶整理線材,避免出現線路錯綜復雜的情況,減少用戶在整理線材上所花費的時間精力。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本說明書附圖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技術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技術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的側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在A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的局部爆炸結構示意圖。圖示說明:1、底座;11、支架固定座;12、支架限位孔;2、支架;21、出線口;3、顯示器固定座;31、顯示器供電模塊;4、無線充電模塊;5、限位環;6、進線口;7、支撐塊;8、蓋板。具體實施方式為使得本技術的技術目的、特征、優點能夠更加的明顯和易懂,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下面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非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需要說明的是,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組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設置的組件。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請參考圖1至圖5,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的側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在A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的局部爆炸結構示意圖。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具體應用于為電腦屏幕、平板電腦、手機等具有顯示器的設備或顯示器提供支撐的一種結構,具有理線方便的特點,能方便用戶整理線材。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包括底座1和支架2,支架2的底端與底座1固定連接,支架2的頂端轉動連接有用于安裝顯示器的顯示器固定座3。底座1的壁面上還設置有電源接口模塊,顯示器固定座3上設置有顯示器供電模塊31;電源接口模塊與顯示器供電模塊31之間連接有第一電纜,第一電纜依次穿過底座1、支架2和顯示器固定座3。具體地,在顯示器固定于顯示器固定座3時,將顯示器的電源線與顯示器供電模塊31電連接,再通過第一電纜與電源接口模塊電連接,將顯示器接入至電路中保證對顯示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支架(2),所述支架(2)的底端與所述底座(1)固定連接,所述支架(2)的頂端轉動連接有用于安裝顯示器的顯示器固定座(3);/n所述底座(1)的壁面上還設置有電源接口模塊,所述顯示器固定座(3)上設置有顯示器供電模塊(31);所述電源接口模塊與所述顯示器供電模塊(31)之間連接有第一電纜,所述第一電纜依次穿過所述底座(1)、所述支架(2)和所述顯示器固定座(3)。/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支架(2),所述支架(2)的底端與所述底座(1)固定連接,所述支架(2)的頂端轉動連接有用于安裝顯示器的顯示器固定座(3);
所述底座(1)的壁面上還設置有電源接口模塊,所述顯示器固定座(3)上設置有顯示器供電模塊(31);所述電源接口模塊與所述顯示器供電模塊(31)之間連接有第一電纜,所述第一電纜依次穿過所述底座(1)、所述支架(2)和所述顯示器固定座(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內設置有無線充電模塊(4),所述無線充電模塊(4)與所述電源接口模塊之間電連接有第二電纜;
所述第二電纜穿過所述支架(2)的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內安裝有支架固定座(11),所述支架固定座(11)上開設有支架限位孔(12),所述支架(2)的底端穿過所述支架限位孔(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部走線的顯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底端開設有限位環定位槽;所述支架固定座(11)在所述支架限位孔(12)的邊緣向其周部沿延伸地開設有限位環容置槽;
所述限位環容置槽中安裝有限位環(5),所述支架(2)的底端穿過所述限位環(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柏林,張秀金,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宏聯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