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
[0001]本技術屬于訓練器械
,具體涉及一種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人長時間坐在座椅上,不僅對脊柱不好,對臀部、下肢血管的健康也不利,容易導致骨盆的變形。
技術實現思路
[0003]因此,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由于久坐容易導致骨盆變形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能夠對骨盆進行保護及修復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
[0004]本技術提供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包括:
[0005]弧形本體,所述弧形本體包括:
[0006]腰椎支撐部,向內凸出在所述弧形本體的正面,并位于與坐姿狀態下人體腰椎相對應的位置;
[0007]側包裹部,為向下凹陷的弧形結構,具有在所述腰椎支撐部的兩側對稱設置的兩組,所述側包裹部適于與坐姿狀態下人體臀部的環跳穴相接觸。
[0008]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弧形本體具有至少兩層,所述弧形本體的的正面采用彈性材料,所述弧形本體的底面采用硬質材料。
[0009]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彈性材料為海綿。
[0010]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硬質材料為塑料。
[0011]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弧形本體的底面具有水平支撐面,所述弧形本體的重心位于所述腰椎支撐部和所述水平支撐面之間。
[0012]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腰椎支撐部的高度為14cm
±
1cm。
[0013]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腰椎支撐部向內凸出的距離為:3cm
±
0.5cm。 />[0014]作為優選方案,兩組所述側包裹部的夾角為135
°±
10
°
。
[0015]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弧形本體的寬度為:32cm
±
3cm。
[001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弧形本體的長度為:37cm
±
3cm。
[0017]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0018]1、本技術提供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在人坐在上面時,因為具有與人體臀部曲線相適應的弧形內面,因此能夠恰當的包裹在臀部上,然后,位于與人體腰椎相對應位置的腰椎支撐部能夠向前抵住腰椎,便于找到中心點,使腰椎向前彎曲,從而保持腰椎部位的自然曲線,進而還能夠帶動頸椎回到自然曲線位置,使整個脊柱保持在最佳的受力曲線狀態,避免了久坐給脊柱帶來的傷害。腰椎支撐部兩側的側包裹部,用于與坐姿狀態下人體臀部上環跳穴相接觸,側包裹部為弧形結構,能夠對骨盆形成支撐,通過對臀部環跳穴位置的包裹及支撐,能夠保護及修復骨盆,保持臀部的形狀,避免臀部由于久坐容易導致的變形,從而起到美臀的作用。
[0019]2、本技術提供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弧形本體的正面采用彈性材料,弧形本體正面的彈性材料用于與人體接觸,使人坐在上面時能夠得到更好的觸覺感受,使長時間保持坐姿能夠更加舒適。
[0020]3、本技術提供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弧形本體的底面采用硬質材料,用于更好的對弧形本體形成支撐,有效保持弧形本體的外形,保證對臀部包裹的有效性和對腰椎的有效支撐。
[0021]4、本技術提供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弧形本體上具有多個貫穿正反兩面的通孔,用于保持臀部的通風散熱,避免由于長時間坐姿,臀部與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之間溫度過高的危害。
[0022]5、本技術提供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所述弧形本體的底面具有水平支撐面,所述弧形本體的重心位于所述腰椎支撐部和所述水平支撐面之間,如此設置,能夠使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在自然狀態下,保持腰椎支撐部向上翹起的狀態,這樣,在人坐在上面時,通過人體的重力向下作用,能夠使腰椎支撐部自然的抵在人體的腰椎位置,使腰椎向前彎曲,保持最佳的受力曲線;并且這樣設置,在將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放置在座椅上時,能夠避免由于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太翹而往下滑,方便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的安置。
附圖說明
[002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4]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的主視圖。
[0026]圖3為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的俯視圖。
[0027]圖4為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的腰椎支撐部處的俯視圖。
[0028]圖5為本技術提供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的模擬使用示意圖。
[0029]附圖標記說明:
[0030]1、弧形本體;101、正面;102、底面;2、腰椎支撐部;3、側包裹部;4、通孔;5、水平支撐面區域;6、脊柱;7、骨盆;8、腿骨。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2]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33]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3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術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0035]本實施例提供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如圖1所示,包括弧形本體1、腰椎支撐部2和側包裹部3,所述腰椎支撐部2凸出設置在所述弧形內面上,位于與坐姿狀態下人體腰椎相對應的位置。所述側包裹部3位于所述弧形本體1上,連接在所述腰椎支撐部2的兩側,與坐姿狀態下人體臀部上環跳穴相接觸,并且,所述側包裹部3為弧形結構。在人坐在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上面時,因為弧形本體1具有與人體臀部曲線相適應的弧形內面,因此能夠恰當的包裹在臀部上,然后,位于與人體腰椎相對應位置的腰椎支撐部能夠向前抵住腰椎,使腰椎向前彎曲,從而保持腰椎部位的自然曲線,進而還能夠帶動頸椎回到自然曲線位置,使整個脊柱保持在最佳的受力曲線狀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本體,所述弧形本體包括:腰椎支撐部,向內凸出在所述弧形本體的正面,并位于與坐姿狀態下人體腰椎相對應的位置;側包裹部,為向下凹陷的弧形結構,具有在所述腰椎支撐部的兩側對稱設置的兩組,所述側包裹部適于與坐姿狀態下人體臀部的環跳穴相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本體具有兩層,所述弧形本體的正面采用彈性材料,所述弧形本體的底面采用硬質材料。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材料為海綿。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材料為塑料。5.根據權利要求1
?
4中任一項所述的骨盆脊柱矯正修復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本體的底面具有水平支撐面,所述弧形本體的重心位于所述腰椎支撐部和所述水平支撐面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1
?
4中任一項...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