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手術室手術線固定器,包括盒體、繞線盤、限制裝置和切割裝置,盒體的內部固定設置有放置盒和紫外線滅菌燈,繞線盤盒體之內,限制裝置包括連接桿和橡膠球,橡膠球的位置與繞線盤相切,切割裝置包括調節桿和刀片,刀片固定設置于調節桿的下端,放置盒之內設置有海綿,放置盒側面以及海綿之上開設有貫穿的第二線孔,放置盒的側面于第二線孔處固定設置有呈“八”字形設置的彈性夾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繞線盤能夠纏繞手術線,海綿沾水能夠濕潤手術線,橡膠球與繞線盤相切,可限制繞線盤因拉線繼續轉動,彈性夾片可夾持手術線,從而使得手術線保持張力,紫外線滅菌燈照射可殺菌,盒體側面設有切割裝置,可切斷手術線,從而方便手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手術室手術線固定器
本技術涉及醫療
,具體涉及一種手術室手術線固定器。
技術介紹
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做好手術線的擺放尤其重要,由于順利完成手術需要手術線縫合,混亂無序的手術線擺放,需要理順,會直接影響,手術的配合和效率,還容易造成線束的干裂、打結和污染,影響手術線的正常使用,因此我們提出一種手術室手術線固定器。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現提出一種手術室手術線固定器,繞線盤能夠纏繞手術線,手術線穿過放置盒和海綿的線孔以及盒體側面的線孔露出,海綿沾水能夠濕潤手術線,橡膠球與繞線盤相切,可限制繞線盤因拉線繼續轉動,呈“八”字形設置的彈性夾片可夾持手術線,從而使得手術線保持張力,盒內的紫外線滅菌燈照射可殺菌,盒體側面設置有切割裝置,可切斷手術線,從而方便手術。(二)技術方案本技術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手術室手術線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體、繞線盤、限制裝置和切割裝置,所述盒體下端面四角固定設置有吸盤,盒體的內部固定設置有放置盒、紫外線滅菌燈以及對稱固定設置有第一連接塊,盒體的側面上下對稱固定設置有第二連接塊且于第二連接塊之間開設有第一線孔,所述繞線盤通過轉軸轉動設置于第一連接塊之間,所述限制裝置包括連接桿和橡膠球,所述連接桿與橡膠球固定設置有第一彈簧,連接桿固定設置于盒體的內側,所述橡膠球的位置與繞線盤相切,所述切割裝置包括調節桿和刀片,所述調節桿豎直穿插于第二連接塊的上連接塊之上,所述刀片固定設置于調節桿的下端,刀片與第二連接塊的上連接塊之間固定設置有第二彈簧,所述放置盒之內設置有海綿,放置盒側面以及海綿之上開設有貫穿的第二線孔,放置盒的側面于第二線孔處固定設置有呈“八”字形設置的彈性夾片。進一步的,所述盒體的正面設置有鉸接的箱門。進一步的,所述盒體的上端固定設置有與紫外線滅菌燈電性連接的開關。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連接塊的下連接塊之上固定設置有切割座,所述切割座之上開設有與刀片匹配的凹槽。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桿的上端固定設置有壓塊。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夾片之上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線槽。(三)有益效果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繞線盤能夠纏繞手術線,手術線穿過放置盒和海綿的線孔以及盒體側面的線孔露出,海綿沾水能夠濕潤手術線。2.橡膠球與繞線盤相切,可限制繞線盤因拉線繼續轉動,呈“八”字形設置的彈性夾片可夾持手術線,從而使得手術線保持張力。3.內的紫外線滅菌燈照射可殺菌,盒體側面設置有切割裝置,可切斷手術線,從而方便手術。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右視圖。圖3是本技術線槽圖。圖4是本技術中彈性夾片的結構示意圖。1-盒體;2-繞線盤;3-限制裝置;4-切割裝置;5-吸盤;6-放置盒;7-紫外線滅菌燈;8-第二彈簧;9-海綿;10-彈性夾片;11-第一連接塊;12-第二連接塊;13-第一線孔;14-箱門;15-切割座;31-連接桿;32-橡膠球;33-第一彈簧;41-調節桿;42-刀片;43-壓塊;61-第二線孔;101-線槽。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的一種手術室手術線固定器,包括盒體1、繞線盤2、限制裝置3和切割裝置4,所述盒體1下端面四角固定設置有吸盤5,盒體1的內部固定設置有放置盒6、紫外線滅菌燈7以及對稱固定設置有第一連接塊11,盒體1的側面上下對稱固定設置有第二連接塊12且于第二連接塊12之間開設有第一線孔13,所述繞線盤2通過轉軸轉動設置于第一連接塊11之間,所述限制裝置3包括連接桿31和橡膠球32,所述連接桿31與橡膠球32固定設置有第一彈簧33,連接桿31固定設置于盒體1的內側,所述橡膠球32的位置與繞線盤2相切,所述切割裝置4包括調節桿41和刀片42,所述調節桿41豎直穿插于第二連接塊12的上連接塊之上,所述刀片42固定設置于調節桿41的下端,刀片42與第二連接塊12的上連接塊之間固定設置有第二彈簧8,所述放置盒6之內設置有海綿9,放置盒6側面以及海綿9之上開設有貫穿的第二線孔61,放置盒6的側面于第二線孔61處固定設置有呈“八”字形設置的彈性夾片10。其中,所述盒體1的正面設置有鉸接的箱門14;所述盒體1的上端固定設置有與紫外線滅菌燈7電性連接的開關;所述第二連接塊12的下連接塊之上固定設置有切割座15,所述切割座15之上開設有與刀片42匹配的凹槽;所述調節桿41的上端固定設置有壓塊43;所述彈性夾片10之上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線槽101。本技術提到的一種手術室手術線固定器,其在具體使用時,盒體1下端面四角固定設置有吸盤5,吸盤5吸附于桌面之上,可避免使用時盒體1輕易移動,繞線盤2通過轉軸轉動設置于第一連接塊11之間,繞線盤2可纏繞手術線,手術線穿過放置盒6側面和海綿9之上開設的貫穿的第二線孔61,還有盒體1側面的第一線孔13露出,限制裝置3包括連接桿31和橡膠球32,連接桿31與橡膠球32固定設置有第一彈簧33,連接桿31固定設置于盒體1的內側,所述橡膠球32的位置與繞線盤2相切,在第一彈簧33的作用下,橡膠球32抵住繞線盤2,可限制繞線盤2因拉線繼續轉動,海綿9沾水,能夠濕潤手術線,放置盒6的側面于第二線孔61處固定設置有呈“八”字形設置的彈性夾片10,彈性夾片10之上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線槽101,手術線從線槽101之間經過,彈性夾片10夾持手術線,從而使得手術線保持張力。盒體1的上端固定設置有與紫外線滅菌燈7電性連接的開關,能夠控制紫外線滅菌燈7開啟,對盒體1內的手術線照射消毒,切割裝置4包括調節桿41和刀片42,調節桿41豎直穿插于第二連接塊12的上連接塊之上,刀片42固定設置于調節桿41的下端,刀片42與第二連接塊12的上連接塊之間固定設置有第二彈簧8,下壓調節桿41,使得下端的刀片42切割手術線。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技術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請求保護的
技術實現思路
,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手術室手術線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體(1)、繞線盤(2)、限制裝置(3)和切割裝置(4),所述盒體(1)下端面四角固定設置有吸盤(5),盒體(1)的內部固定設置有放置盒(6)、紫外線滅菌燈(7)以及對稱固定設置有第一連接塊(11),盒體(1)的側面上下對稱固定設置有第二連接塊(12)且于第二連接塊(12)之間開設有第一線孔(13),所述繞線盤(2)通過轉軸轉動設置于第一連接塊(11)之間,所述限制裝置(3)包括連接桿(31)和橡膠球(32),所述連接桿(31)與橡膠球(32)固定設置有第一彈簧(33),連接桿(31)固定設置于盒體(1)的內側,所述橡膠球(32)的位置與繞線盤(2)相切,所述切割裝置(4)包括調節桿(41)和刀片(42),所述調節桿(41)豎直穿插于第二連接塊(12)的上連接塊之上,所述刀片(42)固定設置于調節桿(41)的下端,刀片(42)與第二連接塊(12)的上連接塊之間固定設置有第二彈簧(8),所述放置盒(6)之內設置有海綿(9),放置盒(6)側面以及海綿(9)之上開設有貫穿的第二線孔(61),放置盒(6)的側面于第二線孔(61)處固定設置有呈“八”字形設置的彈性夾片(10)。/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術室手術線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體(1)、繞線盤(2)、限制裝置(3)和切割裝置(4),所述盒體(1)下端面四角固定設置有吸盤(5),盒體(1)的內部固定設置有放置盒(6)、紫外線滅菌燈(7)以及對稱固定設置有第一連接塊(11),盒體(1)的側面上下對稱固定設置有第二連接塊(12)且于第二連接塊(12)之間開設有第一線孔(13),所述繞線盤(2)通過轉軸轉動設置于第一連接塊(11)之間,所述限制裝置(3)包括連接桿(31)和橡膠球(32),所述連接桿(31)與橡膠球(32)固定設置有第一彈簧(33),連接桿(31)固定設置于盒體(1)的內側,所述橡膠球(32)的位置與繞線盤(2)相切,所述切割裝置(4)包括調節桿(41)和刀片(42),所述調節桿(41)豎直穿插于第二連接塊(12)的上連接塊之上,所述刀片(42)固定設置于調節桿(41)的下端,刀片(42)與第二連接塊(12)的上連接塊之間固定設置有第二彈簧(8),所述放置盒(6)之內設置有海綿(9),放置盒(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班蓮惠,段雪瓊,
申請(專利權)人: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