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平拋運動實驗儀,包括底座,所述背板左側貫穿并設置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二連接塊右側固定連接有運動機構,所述運動機構右側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磁鐵,所述第一連接塊上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螺母,所述第二滑軌上滑動連接有第三調節螺母,所述第一連接塊上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螺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第一電磁鐵上的鐵球脫落隨著平拋運動裝置作曲線運動,到達平拋運動裝置右端時通過紅外觸發電路感應使得第二電磁鐵上的鐵球作自由落體運動,兩項實驗同時進行,降低了因為時間差異造成的誤差,保證了實驗數據的準確性,通過第一調節螺母、第二調節螺母、第三調節螺母和第四調節螺母可對運動機構和接球板進行固定,值得大力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平拋運動實驗儀
本技術涉及物理實驗儀領域,尤其涉及平拋運動實驗儀。
技術介紹
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拋出,如果物體僅受重力作用,這樣的運動叫做平拋運動,平拋運動可看作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以及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平拋運動的物體,由于所受的合外力為恒力,所以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平拋物體的運動軌跡為一拋物線。通過比較自由落體和平拋運動的落地時間,探究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的運動特點,但現有的實驗儀器在進行平拋運動實驗時,自由落體的時間與平拋運動的時間需要手動控制,在開始時間上會有差異,同時運動的高度固定,無法調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平拋運動實驗儀。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平拋運動實驗儀,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頂部固定連接有背板,所述背板右側固定連接有側板,所述側板上貫穿并設置有第二滑軌,所述背板左側貫穿并設置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軌頂端滑動連接有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二連接塊右側固定連接有運動機構,所述運動機構右側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磁鐵,所述第二連接塊上貫穿并螺紋連接有第四調節螺母,所述第二滑軌上滑動連接有第三調節螺母且第三調節螺母一端與運動機構螺紋連接,所述第一滑軌底端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上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螺母,所述第一連接塊右側固定連接有接球板,所述第二滑軌底端滑動連接有第二調節螺母且第二調節螺母的一端與接球板螺紋連接,所述背板后端一側固定連接有蓄電源,所述第二連接塊上固定連接有傾斜設置的平拋運動裝置,所述平拋運動裝置頂部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電磁鐵。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背板前端表面設置有均勻分布的網格。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蓄電源頂部設置有導線且導線的一端分別與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電性連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背板左側底部設置有電磁鐵釋放開關。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背板左側設置有實驗啟動開關且實驗啟動開關位于電磁鐵釋放開關上方。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背板左側頂部設置有電源開關且電源開關位于實驗啟動開關上方。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運動機構左側頂部固定連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與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電性連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運動機構左側底部固定連接有紅外觸發電路且紅外觸發電路與平拋運動裝置右端位置相對應。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術中,首先將實驗用鐵球分別放在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上,打開電磁鐵釋放開關后,第一電磁鐵上的鐵球脫落隨著平拋運動裝置作曲線運動,到達平拋運動裝置右端時通過紅外觸發電路感應使得第二電磁鐵斷電,同時第二電磁鐵上的鐵球作自由落體運動,兩項實驗同時進行,降低了因為時間差異造成的誤差,保證了實驗數據的準確性。2、本技術中,通過第二連接塊在第一滑軌上滑動和第三調節螺母在第二滑軌上滑動可調整運動機構的高度,通過第三調節螺母和第四調節螺母可對運動機構進行固定,通過第一連接塊在第一滑軌上滑動和第二調節螺母在第二滑軌上滑動,可調整接球板的高度,以滿足不同高度的實驗需求,值得大力推廣。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平拋運動實驗儀的正視圖;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平拋運動實驗儀的后視圖;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平拋運動實驗儀側板的側視圖;圖4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圖5為圖1中B處的放大圖。圖例說明:1、底座;2、背板;3、電源開關;4、實驗啟動開關;5、電磁鐵釋放開關;6、第一連接塊;7、第一調節螺母;8、接球板;9、第二調節螺母;10、網格;11、第三調節螺母;12、側板;13、運動機構;14、第一滑軌;15、蓄電源;16、導線;17、第二滑軌;18、控制器;19、紅外觸發電路;20、第二連接塊;21、第四調節螺母;22、平拋運動裝置;23、第一電磁鐵;24、第二電磁鐵。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參照圖1-5,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平拋運動實驗儀,包括底座1,底座1頂部固定連接有背板2,背板2右側固定連接有側板12,側板12上貫穿并設置有第二滑軌17,背板2左側貫穿并設置有第一滑軌14,第一滑軌14頂端滑動連接有第二連接塊20,第二連接塊20右側固定連接有運動機構13,運動機構13右側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磁鐵24,第二連接塊20上貫穿并螺紋連接有第四調節螺母21,第二滑軌17上滑動連接有第三調節螺母11且第三調節螺母11一端與運動機構13螺紋連接,第一滑軌14底端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接塊6,第一連接塊6上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螺母7,第一連接塊6右側固定連接有接球板8,第二滑軌17底端滑動連接有第二調節螺母9且第二調節螺母9的一端與接球板8螺紋連接,背板2后端一側固定連接有蓄電源15,第二連接塊20上固定連接有傾斜設置的平拋運動裝置22,平拋運動裝置22頂部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電磁鐵23,通過第二連接塊20在第一滑軌14上滑動和第三調節螺母11在第二滑軌17上滑動可調整運動機構13的高度,通過轉動第三調節螺母11和第四調節螺母21可對運動機構13進行固定,通過第一連接塊6在第一滑軌14上滑動和第二調節螺母9在第二滑軌17上滑動,可調整接球板8的高度,通過轉動第一調節螺母7和第二調節螺母9可對接球板8進行固定,可調整接球板的高度,以滿足不同高度的實驗需求。背板2前端表面設置有均勻分布的網格10,蓄電源15頂部設置有導線16且導線16的一端分別與第一電磁鐵23和第二電磁鐵24電性連接,背板2左側底部設置有電磁鐵釋放開關5,背板2左側設置有實驗啟動開關4且實驗啟動開關4位于電磁鐵釋放開關5上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平拋運動實驗儀,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頂部固定連接有背板(2),所述背板(2)右側固定連接有側板(12),所述側板(12)上貫穿并設置有第二滑軌(17),所述背板(2)左側貫穿并設置有第一滑軌(14),所述第一滑軌(14)頂端滑動連接有第二連接塊(20),所述第二連接塊(20)右側固定連接有運動機構(13),所述運動機構(13)右側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磁鐵(24),所述第二連接塊(20)上貫穿并螺紋連接有第四調節螺母(21),所述第二滑軌(17)上滑動連接有第三調節螺母(11)且第三調節螺母(11)一端與運動機構(13)螺紋連接,所述第一滑軌(14)底端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接塊(6),所述第一連接塊(6)上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螺母(7),所述第一連接塊(6)右側固定連接有接球板(8),所述第二滑軌(17)底端滑動連接有第二調節螺母(9)且第二調節螺母(9)的一端與接球板(8)螺紋連接,所述背板(2)后端一側固定連接有蓄電源(15),所述第二連接塊(20)上固定連接有傾斜設置的平拋運動裝置(22),所述平拋運動裝置(22)頂部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電磁鐵(23)。/n
【技術特征摘要】
1.平拋運動實驗儀,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頂部固定連接有背板(2),所述背板(2)右側固定連接有側板(12),所述側板(12)上貫穿并設置有第二滑軌(17),所述背板(2)左側貫穿并設置有第一滑軌(14),所述第一滑軌(14)頂端滑動連接有第二連接塊(20),所述第二連接塊(20)右側固定連接有運動機構(13),所述運動機構(13)右側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磁鐵(24),所述第二連接塊(20)上貫穿并螺紋連接有第四調節螺母(21),所述第二滑軌(17)上滑動連接有第三調節螺母(11)且第三調節螺母(11)一端與運動機構(13)螺紋連接,所述第一滑軌(14)底端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接塊(6),所述第一連接塊(6)上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螺母(7),所述第一連接塊(6)右側固定連接有接球板(8),所述第二滑軌(17)底端滑動連接有第二調節螺母(9)且第二調節螺母(9)的一端與接球板(8)螺紋連接,所述背板(2)后端一側固定連接有蓄電源(15),所述第二連接塊(20)上固定連接有傾斜設置的平拋運動裝置(22),所述平拋運動裝置(22)頂部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電磁鐵(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拋運動實驗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澄,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華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