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醫藥原料加工用的原料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本體,所述反應釜本體上端固定連接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內設有混料倉,所述混料倉上端固定連接多個固定軸,所述固定軸與反應釜內壁相連,所述密封蓋上端固定連接有多個進料漏斗,所述密封蓋上端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輸出端轉動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貫穿密封蓋延伸于反應釜本體內部,所述轉動軸位于混料倉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混料齒,所述轉動軸位于反應釜本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齒,所述反應釜本體上端固定連接有加水管,所述反應釜本體固定連接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反應釜本體下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出料口,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促進原料加工過程中攪拌均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醫藥原料加工用的原料反應釜
本技術主要涉及醫藥原料加工用的
,具體為一種醫藥原料加工用的原料反應釜。
技術介紹
所謂醫藥原料,實際上是一些用于藥品合成工藝過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產品。醫藥原料行業由化工行業中的一個分支,經過近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產值數十億元的新興行業,其競爭也隨之更趨白熱化。在行業發展初期,因投資較小、回報率高,醫藥中間體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醫藥原料的生產通常采用反應釜進行制備,但是現有反應釜設備的保溫效果差,而大多醫藥中間體在反應過程中都需要保持在一個穩定溫度,從而才能保證產品生產出來的質量,而且物料在反應過程中由于混合性差,物料當中會存在尺寸較大的顆粒或者團聚塊,導致產出的成品當中也會存在尺寸較大團聚塊,同時產品生產好后只能通過自然冷卻,導致生產效率低下,例如申請號為201820767730.8的專利,一種制備醫藥中間體的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本體和保溫裝置,所述保溫裝置套設于反應釜本體的下端,所述反應釜本體內設有一容納腔,所述反應釜本體的頂部設有攪拌組件,所述反應釜本體內位于攪拌組件的下方設有過濾組件,所述反應釜本體上設有與容納腔相連通的進料管道,反應釜本體的底部設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套設有冷卻件,雖然向過水管內注入熱水對反應釜本體進行加熱,保溫裝置對反應釜本體以及過水管進行保溫,過濾組件對較大的顆粒或者團聚塊進行阻擋,攪拌組件用以使原料快速混合,冷卻件對出料管道內的原料快速冷卻,但是原料混合時不均勻,導致生產的產品效果不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提供了一種醫藥原料加工用的原料反應釜,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醫藥原料加工用的原料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本體上端固定連接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內設有混料倉,所述混料倉上端固定連接多個固定軸,所述固定軸與反應釜內壁相連,所述密封蓋上端固定連接有多個進料漏斗,所述密封蓋上端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輸出端轉動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貫穿密封蓋延伸于反應釜本體內部,所述轉動軸位于混料倉的一端對稱固定連接有混料齒,所述轉動軸位于反應釜本體的一端對稱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齒,所述反應釜本體上端外壁固定連接有加水管,所述反應釜本體下端橫截面為圓弧形,所述反應釜本體靠近圓弧形的一端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反應釜本體下端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出料口,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有效實現在生產中使原料攪拌均勻。進一步的,所述反應釜本體為圓弧形一端內壁上方固定連接有篩選網,便于原料攪碎。進一步的,所述混料倉內壁上固定連接有過濾網,對攪碎的原料過濾。進一步的,所述反應釜本體上端面對稱設有凹槽,與凸齒契合。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蓋下端面對稱固定連接有凸齒,所述凸齒與凹槽契合,固定密封蓋。進一步的,所述凹槽內壁上對稱設有限位孔,與伸縮塊契合。進一步的,所述凸齒內壁上對稱設有臺階孔,所述臺階孔內壁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另一端固定連接有伸縮塊,所述伸縮塊不與彈簧接觸的一端與限位孔契合,便于密封蓋拆卸安裝。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通過反應釜本體上端設計的密封蓋,密封蓋內設計的混料倉,通過驅動電機轉動帶動轉動軸轉動,轉動軸帶動混合齒轉動有效實現了在混料倉內對原料進行混合,進一步的,通過驅動電機轉動帶動轉動軸轉動,轉動軸帶動攪拌齒轉動,有效實現了在反應釜內部使原料攪拌更均勻。以下將結合附圖與具體的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的解釋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圖A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混料倉放大結構示意圖。圖中:1、反應釜本體;2、密封蓋;3、驅動電機;4、固定架;11、加水管;12、第一出料口;13、第二出料口;14、篩選網;15、限位孔;16、凹槽;21、進料漏斗;22、混料倉;23、凸齒;31、轉動軸;221、過濾網;222、固定軸;231、臺階孔;232、彈簧;233、伸縮塊;311、混合齒;312、攪拌齒。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若干實施例,但是本技術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的,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使對本技術公開的內容更加透徹全面。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設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連接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知識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請著重參照附圖1-4,一種醫藥原料加工用的原料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本體1上端固定連接有密封蓋2,所述密封蓋2內設有混料倉22,所述混料倉22上端固定連接多個固定軸222,所述固定軸222與反應釜內壁相連,所述密封蓋2上端固定連接有多個進料漏斗21,所述密封蓋2上端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3,所述驅動電機3輸出端轉動連接有轉動軸31,所述轉動軸31貫穿密封蓋2延伸于反應釜本體1內部,所述轉動軸31位于混料倉22的一端對稱固定連接有混合齒311,所述轉動軸31位于反應釜本體1的一端對稱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齒312,所述反應釜本體1上端外壁固定連接有加水管11,所述反應釜本體1下端橫截面為圓弧形,所述反應釜本體1靠近圓弧形的一端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出料口12,所述反應釜本體1下端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出料口13,所述反應釜本體1下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架4,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有效實現在生產中使原料攪拌均勻。請著重參照附圖1、2、4,所述反應釜本體1為圓弧形一端內壁上方固定連接有篩選網14,所述混料倉22內壁上固定連接有過濾網221,防止原料混合時顆粒過大。請著重參照附圖1-3,所述反應釜本體1上端面對稱設有凹槽16,所述密封蓋2下端面對稱固定連接有凸齒23,所述凸齒23與凹槽16契合,所述凹槽16內壁上對稱設有限位孔15,所述凸齒23內壁上對稱設有臺階孔231,所述臺階孔231內壁固定連接有彈簧232,所述彈簧232另一端固定連接有伸縮塊233,所述伸縮塊233不與彈簧232接觸的一端與限位孔15契合,便于對密封蓋2限位固定,方便運作后對反應釜本體1內部清理。本技術的具體操作方式如下:本技術首先將需要混合的原料通過進料漏斗21導入至密封蓋2內設置的混料倉2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醫藥原料加工用的原料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本體(1)上端固定連接有密封蓋(2),所述密封蓋(2)內設有混料倉(22),所述混料倉(22)上端固定連接多個固定軸(222),所述固定軸(222)與反應釜內壁相連,所述密封蓋(2)上端固定連接有多個進料漏斗(21),所述密封蓋(2)上端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3),所述驅動電機(3)輸出端轉動連接有轉動軸(31),所述轉動軸(31)貫穿密封蓋(2)延伸于反應釜本體(1)內部,所述轉動軸(31)位于混料倉(22)的一端對稱固定連接有混合齒(311),所述轉動軸(31)位于反應釜本體(1)的一端對稱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齒(312),所述反應釜本體(1)上端外壁固定連接有加水管(11),所述反應釜本體(1)下端橫截面為圓弧形,所述反應釜本體(1)靠近圓弧形的一端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出料口(12),所述反應釜本體(1)下端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出料口(13),所述反應釜本體(1)下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架(4)。/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醫藥原料加工用的原料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本體(1)上端固定連接有密封蓋(2),所述密封蓋(2)內設有混料倉(22),所述混料倉(22)上端固定連接多個固定軸(222),所述固定軸(222)與反應釜內壁相連,所述密封蓋(2)上端固定連接有多個進料漏斗(21),所述密封蓋(2)上端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3),所述驅動電機(3)輸出端轉動連接有轉動軸(31),所述轉動軸(31)貫穿密封蓋(2)延伸于反應釜本體(1)內部,所述轉動軸(31)位于混料倉(22)的一端對稱固定連接有混合齒(311),所述轉動軸(31)位于反應釜本體(1)的一端對稱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齒(312),所述反應釜本體(1)上端外壁固定連接有加水管(11),所述反應釜本體(1)下端橫截面為圓弧形,所述反應釜本體(1)靠近圓弧形的一端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出料口(12),所述反應釜本體(1)下端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出料口(13),所述反應釜本體(1)下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架(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藥原料加工用的原料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俊,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易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