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刺激真核藻類多糖的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通過特定的培養基對真核藻類進行培養,使其體內多糖得到加強和提高,其次由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刺激并負載真核藻類,使其胞外多糖的生產得到提高,從而可以提高真核藻類的內源多糖(體內多糖)和外源多糖(胞外多糖)的累積,使真核藻類的多糖產量更高,以充分發揮多糖的各方面作用,提高真核藻類的資源化應用。類的資源化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刺激真核藻類多糖的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領域,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刺激真核藻類內源多糖的方法,以及一種刺激真核藻類外源多糖的方法。
技術介紹
[0002]以小球藻為代表的微藻屬于綠藻門綠球藻目卵囊藻科,是普生性的單細胞綠藻,富含多糖、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類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對污染物質能起到凈化、轉化的作用的同時,于醫學、食品等領域均存在著不容忽視的能力。近年來有研究學者發現,胞外多糖,具有高硫酸鹽水平,有消炎、抗腫瘤、抗菌、免疫調節等功能。在呼吸系統疾病中能起到擴張支氣管、鎮咳和抗凝血的作用,能預防慢性氣管炎癥;一些小球藻的胞外多糖還對結腸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對細菌起抑制生物膜形成的作用,阻止病原體的黏附。多糖的藥用價值帶來了多糖保健品和多糖藥物等產品的面世,但由于多糖的結構等研究是棘手難題,一直沒有廣泛應用至市場。
[0003]小球藻胞外多糖和多糖的組成糖相似,主要為鼠李糖、巖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但功能卻有差異。多糖的抗氧化性、營養與其他功能特性,具有高的應用潛力。小球藻是容易獲得的物種,且有繁殖能力強的特點,因此如何提高胞外多糖產量,是提高小球藻資源化應用的是一個關鍵點。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刺激真核藻類內源多糖的方法,以及一種刺激真核藻類外源多糖的方法,促進了真核藻類內源多糖和外源多糖的累積。
[0005]首先,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刺激真核藻類內源多糖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0006](11)將所述真核藻類接種至培養基A中進行光培養;
[0007](12)當COD和TN降解率分別達到70%和80%以上時,將所述真核藻類轉接至培養基B中進行暗培養;
[0008]其中,每升所述培養基A的組分為:硝酸鈉0.24~0.48g,磷酸氫二鉀0.05g,七水硫酸鎂0.1g,水合氯化鈣0.05g,乙酸鈉1~2g,余量為水;
[0009]每升所述培養基B的組分為:硝酸鈉0.24~0.48g,磷酸氫二鉀0.05g,七水硫酸鎂0.1g,水合氯化鈣0.05g,乙酸鈉0.5~0.8g,余量為水;
[0010]所述暗培養加入了添加劑,以所述培養基B為基準,所述添加劑由甘油5~10g,環糊精2~4g,甘氨酸1~2g,聚乙烯醇0.5~0.8g組成。
[0011]優選地,步驟(11)中,所述真核藻類接種至所述培養基A中時,所述真核藻類與所述培養基A的質量比為(3~10):100。
[0012]優選地,所述光培養和所述暗培養的條件均是25~35℃,130~160rpm,培養時間為24h。
[0013]優選地,步驟(12)中,所述暗培養加入了所述添加劑時,是在超聲頻率45~65KHz、
超聲波功率為150W下處理10~20min。
[0014]優選地,步驟(12)中,所述暗培養中,所述真核藻類細胞濃度為107~108個/ml。
[0015]其次,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刺激真核藻類外源多糖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0016](21)提供本專利技術上述刺激真核藻類內源多糖的方法得到的真核藻類;
[0017](22)將所述真核藻類接種于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中進行培養,當所述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附上的葉綠素a達到0.5~1mg/g填料時,培養完畢,得到培養后的填料;
[0018](23)將所述培養后的填料接種于培養基C中,并引入食品廢水進行培養;
[0019]其中,所述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的改性方法是:將四氧化三鐵粉碎成100目的顆粒,然后以1:100的重量比浸泡于1M的稀鹽酸中20~30min后,洗凈至中性;然后與乙酸鈉和檸檬酸鈉的混合液混合攪拌進行改性,直至上清液pH為中性;
[0020]每升所述培養基C的組分為:硝酸鈉0.24~0.48g,磷酸氫二鉀0.05g,七水硫酸鎂0.1g,水合氯化鈣0.05g,乙酸鈉0.5~0.8g。
[0021]優選地,步驟(22)中,所述真核藻類接種于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中進行培養時,所述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與所述真核藻類的比例為1:100(g/ml);所述培養時在150~200rpm、24h光照條件下培養3~5天。
[0022]優選地,步驟(23)中,以每升體積所述培養基C的重量為基準,所述培養后的填料接種重量為10%,引入所述食品廢水進行培養分為三個階段:
[0023]第一階段是培養初期,所述食品廢水的體積與所述培養基C的體積比為(20~30):100混合后進行培養;
[0024]第二階段是當COD和TN降解率分別達到60
?
70%和75
?
80%以上,所述食品廢水的體積與所述培養基C的體積比為(50~60):100混合后進行培養;
[0025]第三階段是當COD和TN降解率分別達到70
?
75%和80
?
85%以上,以所述食品廢水進行培養。
[0026]優選地,所述乙酸鈉和檸檬酸鈉的混合液中,所述乙酸鈉與所述檸檬酸鈉的質量比為1:2。
[0027]優選地,所述混合攪拌進行改性的步驟中,所述攪拌轉速為150~200rpm,攪拌時間為10~20min。
[0028]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中,一方面,通過特定的培養基對真核藻類進行培養,使其體內多糖得到加強和提高,其次由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刺激并負載真核藻類,使其胞外多糖的生產得到提高,從而可以提高真核藻類的內源多糖(體內多糖)和外源多糖(胞外多糖)的累積,使真核藻類的多糖產量更高,以充分發揮多糖的各方面作用,提高真核藻類的資源化應用。另一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是通過引入食品廢水對真核藻類進行培養,將廢水中大量的有機物、含氮化物和、氨基酸等污染物進行轉化,實現變廢為寶,將廢水高價值化利用,達到較低成本下轉化污染物。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小球藻培養7天后的葉綠素a含量;
[0030]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小球藻用培養基A培養14天后體內多糖的含量;
[0031]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小球藻用培養基B培養14天后體內多糖的含量;
[0032]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中,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上葉綠素a的變化;
[0033]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中,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所負載的小球藻的LB多糖含量;
[0034]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中,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所負載的小球藻的TB多糖含量。
具體實施方式
[0035]通過以下參考示范性實施例,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實現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將得以闡明。然而,本專利技術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開的示范性實施例;可以通過不同形式來對其加以實現。說明書的實質僅僅是幫助相關領域技術人員綜合理解本專利技術的具體細節。
[0036]實驗例1刺激真核藻類內源多糖的方法
[0037]1.購買小球藻,取適量處于休眠狀態的小球藻,于無菌操作下分別接種至培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刺激真核藻類內源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1)將所述真核藻類接種至培養基A中進行光培養;(12)當COD和TN降解率分別達到70%和80%以上時,將所述真核藻類轉接至培養基B中進行暗培養;其中,每升所述培養基A的組分為:硝酸鈉0.24~0.48g,磷酸氫二鉀0.05g,七水硫酸鎂0.1g,水合氯化鈣0.05g,乙酸鈉1~2g,余量為水;每升所述培養基B的組分為:硝酸鈉0.24~0.48g,磷酸氫二鉀0.05g,七水硫酸鎂0.1g,水合氯化鈣0.05g,乙酸鈉0.5~0.8g,余量為水;所述暗培養加入了添加劑,以所述培養基B為基準,所述添加劑由甘油5~10g,環糊精2~4g,甘氨酸1~2g,聚乙烯醇0.5~0.8g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真核藻類內源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1)中,所述真核藻類接種至所述培養基A中時,所述真核藻類與所述培養基A的質量比為(3~10):10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真核藻類內源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培養和所述暗培養的條件均是25~35℃,130~160rpm,培養時間為24h。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真核藻類內源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2)中,所述暗培養加入了所述添加劑時,是在超聲頻率45~65KHz、超聲波功率為150W下處理10~20min。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真核藻類內源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2)中,所述暗培養中,所述真核藻類細胞濃度為107~108個/ml。6.一種刺激真核藻類外源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21)提供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得到的真核藻類;(22)將所述真核藻類接種于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中進行培養,當所述改性四氧化三鐵填料附上的葉綠素a達到0.5~1mg/g填料時,培養完畢,得到培養后的填料;(23)將所述培養后的填料接種于培養基C中,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玉鳴,劉暉,王琴,柳建良,
申請(專利權)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