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剪力墻連接結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在結構上的改進,包括懸挑梁,懸挑梁通過連接組件連接剪力墻,連接組件包括固定機構和設置在剪力墻外側的外板,外板固定連接懸挑梁的一端,固定機構包括兩個并排設置的支撐桿,兩個支撐桿的一端設置有鎖緊桿機構,其另一端穿過外板和剪力墻,支撐桿通過鎖緊桿機構可拆卸地連接另一個支撐桿,鎖緊桿機構用于限位支撐桿周向轉動,兩個支撐桿上均設置有限位機構,限位機構用于限位支撐桿和外板沿著支撐桿的軸向移動,且在支撐桿轉動之后解除限位,固定機構設置有兩個,且分別設置在懸挑梁的兩側,具有便于拆卸懸挑梁的有益效果。有便于拆卸懸挑梁的有益效果。有便于拆卸懸挑梁的有益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剪力墻連接結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在結構上的改進。
技術介紹
[0002]剪力墻又稱抗風墻、抗震墻或結構墻。房屋或構筑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墻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又稱抗震墻,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做成。
[0003]現有技術中的剪力墻為了施工方便,通常在其外側面搭建有工作平臺,與剪力墻之間形成裝配式連接,例如懸挑式卸料臺、落地式操作臺和腳手架等,現有技術中的腳手架通常包括懸挑梁、立桿、拉桿、橫向掃地桿和縱向掃地桿,在剪力墻的外側面設置預埋孔,然后通過膨脹螺栓連接懸挑梁,其正常拆卸時:先把螺絲拆掉,然后用錘子把螺桿往墻里面敲,然后用鉗子把螺桿外面的鐵皮先往外抽,抽出鐵皮以后,再用鉗子夾住螺桿,一邊搖晃一邊往外抽即可,不難看出,采用膨脹螺栓雖然結構穩固,但是拆卸起來十分麻煩,所以現有技術中的施工員常采用鋸斷的方式將膨脹螺栓拆下,但是這種方式又存在危險系數高、需要借助其他電力設備的缺點,膨脹螺栓被鋸斷時,即失去支撐力,從而導致懸挑梁有垮掉的風險,如果在懸挑梁下方不設置支撐,不管是對于施工員,還是對于其他工作人員,都有著較高的危險系數。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拆卸懸挑梁的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
[0005]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包括懸挑梁,所述懸挑梁通過連接組件連接剪力墻;
[0007]所述連接組件包括固定機構和設置在剪力墻外側的外板,所述外板固定連接所述懸挑梁的一端,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兩個并排設置的支撐桿,兩個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設置有鎖緊桿機構,其另一端穿過所述外板和剪力墻,所述支撐桿通過鎖緊桿機構可拆卸地連接另一個所述支撐桿,所述鎖緊桿機構用于限位所述支撐桿周向轉動,兩個所述支撐桿上均設置有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用于限位支撐桿和所述外板沿著所述支撐桿的軸向移動,且在所述支撐桿轉動之后解除限位,所述固定機構設置有兩個,且分別設置在所述懸挑梁的兩側。
[0008]進一步的,所述鎖緊桿機構包括兩個鎖緊桿,兩個所述鎖緊桿的一端分別連接兩個所述支撐桿,所述鎖緊桿遠離所述支撐桿的一端可拆卸地連接另一個所述鎖緊桿。
[0009]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桿延伸出所述外板的一端設置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內固定設置有鉸接軸,所述鉸接軸與所述支撐桿垂直,所述鎖緊桿上設有一滑槽,所述鉸接軸設置在
所述滑槽內,所述鎖緊桿通過所述滑槽可滑動且可轉動地連接所述鉸接軸。
[0010]進一步的,還包括螺紋套,所述螺紋套呈中空結構且設有內螺紋,所述鎖緊桿設有外螺紋,所述螺紋套螺紋連接兩個所述鎖緊桿相對的一端。
[0011]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鎖緊螺帽,所述支撐桿設有外螺紋,所述鎖緊螺帽螺紋連接所述支撐桿,且與所述外板遠離所述剪力墻的一側抵接;
[0012]所述剪力墻設有與所述支撐桿適配的預埋孔,所述支撐桿可滑動地穿過所述預埋孔,所述支撐桿穿過所述剪力墻的一端側面上設置有凸塊,所述預埋孔內壁設有與所述凸塊適配的限位槽,所述凸塊和所述限位槽設置在所述支撐桿徑向兩側。
[0013]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剪力墻內側的內板,所述內板設有與所述預埋孔及其限位槽結構相同且同心的限位孔,所述支撐桿穿過所述限位孔,所述凸塊與所述內板抵接。
[0014]進一步的,還包括傾斜設置的拉桿,所述拉桿頂部通過另一個所述連接組件連接所述剪力墻,所述拉桿頂部連接另一個所述連接組件上的外板,其底部連接所述懸挑梁。
[0015]進一步的,所述拉桿頂部與所述外板鉸接,其底部與所述懸挑梁可轉動地連接,所述拉桿為可伸縮結構。
[0016]進一步的,所述拉桿包括上拉桿和下拉桿,所述上拉桿頂部與所述外板鉸接,所述上拉桿底部可轉動地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遠離所述上拉桿的一端設置有螺紋孔,所述下拉桿頂部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孔適配的外螺紋,所述下拉桿螺紋連接所述連接桿,所述下拉桿底部可轉動地連接所述懸挑梁側面。
[0017]進一步的,還包括豎直設置的立桿,所述立桿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一側設置有與所述懸挑梁側面適配的連接槽,所述懸挑梁一側設置在所述連接槽內,所述連接塊通過螺栓連接所述懸挑梁;
[0018]所述立桿頂部設置有外螺紋,且螺紋連接有配合套,所述連接塊底部設置有螺桿,所述配合套用于螺紋連接處于上方的另一個工作平臺上的所述螺桿。
[0019]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鎖緊桿機構拆卸兩個支撐桿之后,支撐桿即可軸向滑動,進而可以將懸挑梁順勢滑出,起到了便于拆卸懸挑梁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拆卸懸挑梁的困難度,且不需要借助其他電力設備,而且腳手架上的拉桿通過另一個連接組件連接剪力墻,也使立桿便于拆卸,同時立桿頂部通過配合套連接另一腳手架,對于立桿具有更穩定的結構。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中A處放大示意圖;
[0022]圖3為連接組件剖視示意圖;
[0023]圖4為支撐桿滑入預埋孔示意圖;
[0024]圖5為凸塊和限位孔配合關系示意圖;
[0025]圖6為凸塊和預埋孔配合關系示意圖;
[0026]圖7為兩個固定機構設置在懸挑梁豎直的兩側示意圖;
[0027]圖8為兩個固定機構設置在懸挑梁水平的兩側示意圖;
[0028]圖9為上拉桿和下拉桿連接關系示意圖
[0029]圖10為下拉桿和懸挑梁連接關系示意圖;
[0030]圖11為立桿和懸挑梁連接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1
?
11,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
[0032]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33]一種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包括懸挑梁2,所述懸挑梁2通過連接組件連接剪力墻1;
[0034]所述連接組件包括固定機構和設置在剪力墻1外側的外板11,所述外板11固定連接所述懸挑梁2的一端,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兩個并排設置的支撐桿12,兩個所述支撐桿12的一端設置有鎖緊桿機構,其另一端穿過所述外板11和剪力墻1,所述支撐桿12通過鎖緊桿機構可拆卸地連接另一個所述支撐桿1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包括懸挑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挑梁(2)通過連接組件連接剪力墻(1);所述連接組件包括固定機構和設置在剪力墻(1)外側的外板(11),所述外板(11)固定連接所述懸挑梁(2)的一端,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兩個并排設置的支撐桿(12),兩個所述支撐桿(12)的一端設置有鎖緊桿機構,其另一端穿過所述外板(11)和剪力墻(1),所述支撐桿(12)通過鎖緊桿機構可拆卸地連接另一個所述支撐桿(12),所述鎖緊桿機構用于限位所述支撐桿(12)周向轉動,兩個所述支撐桿(12)上均設置有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用于限位支撐桿(12)和所述外板(11)沿著所述支撐桿(12)的軸向移動,且在所述支撐桿(12)轉動之后解除限位,所述固定機構設置有兩個,且分別設置在所述懸挑梁(2)的兩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桿機構包括兩個鎖緊桿(14),兩個所述鎖緊桿(14)的一端分別連接兩個所述支撐桿(12),所述鎖緊桿(14)遠離所述支撐桿(12)的一端可拆卸地連接另一個所述鎖緊桿(1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12)延伸出所述外板(11)的一端設置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內固定設置有鉸接軸(21),所述鉸接軸(21)與所述支撐桿(12)垂直,所述鎖緊桿(14)上設有一滑槽(20),所述鉸接軸(21)設置在所述滑槽(20)內,所述鎖緊桿(14)通過所述滑槽(20)可滑動且可轉動地連接所述鉸接軸(21)。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螺紋套(15),所述螺紋套(15)呈中空結構且設有內螺紋,所述鎖緊桿(14)設有外螺紋,所述螺紋套(15)螺紋連接兩個所述鎖緊桿(14)相對的一端。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剪力墻工作平臺的裝配式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鎖緊螺帽(16),所述支撐桿(12)設有外螺紋,所述鎖緊螺帽(16)螺紋連接所述支撐桿(12),且與所述外板(11)遠離所述剪力墻(1)的一側抵接;所述剪力墻(1)設有與所述支撐桿(12)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曉莉,張茂枝,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蘭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