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過濾效果更好的自動排水閥。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閥體、安裝在所述閥體上端的閥蓋、安裝在所述閥體內腔的浮球閥,所述閥蓋上設有進水口,所述閥體上設有出水口,所述浮球閥控制所述出水口的開或關,所述閥體、閥蓋之間通過隔板隔離形成有右腔和左腔,所述閥體、閥蓋的底部設有用于將所述右腔、左腔連通的下柱形慮網,所述閥體、閥蓋的中部設有用于將所述右腔、左腔連通的上柱形慮網,所述閥體底部前端設有與所述下柱形慮網連接的下排污口,所述閥體的中部前端設有與所述上柱形慮網連接的上排污口。柱形慮網連接的上排污口。柱形慮網連接的上排污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動排水閥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排水閥。
技術介紹
[0002]自動排水閥廣泛用于空壓機,冷卻器,干燥機,過濾器,儲氣罐,滴水腳等壓縮空氣系統設備中。傳統自動排水閥包括閥、安裝在所述閥體上端的閥蓋、安裝在所述閥體內腔的浮球閥,所述閥體上設有出水口,所述閥蓋上設有進水口,所述浮球閥控制所述出水口的開或關。傳統自動排水閥內部通常不設置柱形慮網或只在進水口處設置一個柱形慮網。存在的缺點是:閥體內很容易堆積雜質污垢,造成堵塞。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過濾效果更好的自動排水閥。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閥體、安裝在所述閥體上端的閥蓋、安裝在所述閥體內腔的浮球閥,所述閥蓋上設有進水口,所述閥體上設有出水口,所述浮球閥控制所述出水口的開或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閥蓋之間通過隔板隔離形成有右腔和左腔,所述閥體、閥蓋的底部設有用于將所述右腔、左腔連通的下柱形慮網,所述閥體、閥蓋的中部設有用于將所述右腔、左腔連通的上柱形慮網,所述閥體底部前端設有與所述下柱形慮網連接的下排污口,所述閥體的中部前端設有與所述上柱形慮網連接的上排污口。
[0005]所述的自動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形慮網、上柱形慮網均為圓柱形,其上端固定在所述閥蓋內的固定槽內,所述固定槽兩側設有液體通道。
[0006]所述的自動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污口的端部與封堵螺母連接。
[0007]所述的自動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污口的端部通過連接螺母與球閥連接。
[0008]所述的自動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閥蓋的中部兩側設有對稱的上柱形慮網。
[0009]所述的自動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包括第一進水口、第二進水口,所述第一進水口設置在所述閥蓋的頂部,所述第二進水口設置在所述閥蓋的側面。
[0010]所述的自動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閥蓋之間通過法蘭連接。
[0011]所述的自動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為橡膠板、且邊緣延伸至所述法蘭處。
[0012]所述的自動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閥包括支架、安裝在所述支架前端的閥嘴、鉸接在所述支架后端的連桿、安裝在所述連桿前端的橡膠堵頭、安裝在所述連桿后端的浮球。
[0013]本技術的自動排水閥優點如下: 1、通過下柱形慮網和上柱形慮網的結構設置,不但可以提高過濾效果,且可以確保閥門長時間不需要排污清洗(當底部的柱形慮網被堵塞后,中部的柱形慮網可繼續使用);2、可以非常方便的拿出柱形慮網,進行排污清洗。
[0014]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技術自動排水閥的結構原理圖;
[0016]圖2是本技術自動排水閥的正面視圖;
[0017]圖3是本技術自動排水閥的A
?
A向剖視圖;
[0018]圖4是本技術自動排水閥的B
?
B向剖視圖;
[0019]圖5是本技術閥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是本技術浮球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照圖1
?
6所示,本技術的自動排水閥,包括閥體1、安裝在所述閥體1上端的閥蓋2、安裝在所述閥體1內腔的浮球閥3。所述閥蓋2上設有進水口4,所述閥體1前端設有出水口5。所述浮球閥3控制所述出水口5的開或關。所述閥體1、閥蓋2之間通過隔板6隔離形成有右腔7和左腔8。所述閥體1、閥蓋2的底部設有用于將所述右腔7、左腔8連通的下柱形慮網9。所述閥體1、閥蓋2的中部設有用于將所述右腔7、左腔8連通的上柱形慮網10。所述閥體1底部前端設有與所述下柱形慮網9連接的下排污口11,所述閥體1的中部前端設有與所述上柱形慮網10連接的上排污口12。所述下排污口11的口徑略大于所述下柱形慮網9,所述上排污口12的口徑略大于所述上柱形慮網10,使所述下柱形慮網9、所述上柱形慮網10可以方便取出清洗。
[0022]優選的,所述下柱形慮網9、上柱形慮網10均為圓柱形,其上端固定在所述閥蓋2內的固定槽13內,所述固定槽13兩側設有液體通道14,以確保所述下柱形慮網9、上柱形慮網10能穩定的安裝在所述閥體1、閥蓋2內。
[0023]優選的,所述上排污口12的端部與封堵螺母15連接,需要清洗時,將封堵螺母15擰開即可。
[0024]優選的,所述下排污口11的端部與連接螺母16連接,通過連接螺母16可與球閥連接,用是日常的排放污水用。
[0025]優選的,所述閥體1、閥蓋2的中部兩側設有對稱的上柱形慮網10,以提高過濾效果。
[0026]優選的,所述進水口4包括第一進水口401、第二進水口402,所述第一進水口401設置在所述閥蓋2的頂部,所述第二進水口402設置在所述閥蓋2的側面。使自動排水閥可以垂直或水平安裝,以滿足不同的需求,當安裝好后,另一個進水口通過封堵螺母15封堵即可。
[0027]優選的,所述閥體1、閥蓋2之間通過法蘭17連接,所述法蘭17與所述閥體1、閥蓋2一體成型,以提高安裝后的穩定性和密封性。所述隔板6為橡膠板、且邊緣延伸至所述法蘭17處,以得所述隔板6起到隔離和密封的作用。
[0028]優選的,所述浮球閥3包括支架18、安裝在所述支架18前端的閥嘴19、鉸接在所述支架18后端的連桿20、安裝在所述連桿20前端的橡膠堵頭21、安裝在所述連桿20后端的浮球22,該所述浮球閥3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好的優點。
[0029]上所述,并非對本技術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技術已以較佳實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結構及
技術實現思路
做出些許的更動或修飾為等
同變化的等效實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案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本技術技術方案范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排水閥,包括閥體(1)、安裝在所述閥體(1)上端的閥蓋(2)、安裝在所述閥體(1)內腔的浮球閥(3),所述閥蓋(2)上設有進水口(4),所述閥體(1)上設有出水口(5),所述浮球閥(3)控制所述出水口(5)的開或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1)、閥蓋(2)之間通過隔板(6)隔離形成有右腔(7)和左腔(8),所述閥體(1)、閥蓋(2)的底部設有用于將所述右腔(7)、左腔(8)連通的下柱形慮網(9),所述閥體(1)、閥蓋(2)的中部設有用于將所述右腔(7)、左腔(8)連通的上柱形慮網(10),所述閥體(1)底部前端設有與所述下柱形慮網(9)連接的下排污口(11),所述閥體(1)的中部前端設有與所述上柱形慮網(10)連接的上排污口(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形慮網(9)、上柱形慮網(10)均為圓柱形,其上端固定在所述閥蓋(2)內的固定槽(13)內,所述固定槽(13)兩側設有液體通道(1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污口(12)的端部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治華,
申請(專利權)人:王治華,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