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樓板保溫隔聲板,包括抗裂層、保溫層、緩沖層和耐磨層,抗裂層的頂部與保溫層的底部固定連接,保溫層的頂部與緩沖層的底部固定連接,緩沖層的頂部與耐磨層的底部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替代傳統的浮筑樓板,杜絕有機材料作保溫隔聲層,避免了有機材料長期在室溫下的有害氣體溢出,同時無需增加傳統浮筑樓板碎石保護層,從而增加實用空間,減少建筑物重量,減少在場濕作業,減少施工周期,減少環境污染。境污染。境污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樓板保溫隔聲板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保溫隔聲板,特別涉及一種樓板保溫隔聲板,屬于隔聲板
技術介紹
[0002]現有生活中,隨著人民對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黨和國家對建筑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打造高質量、高品質的百年住宅,綠色建筑,對樓板提出了保溫隔聲的要求,而在現有技術中的樓板隔聲中多采用浮筑樓板作為隔聲系統,浮筑樓板的構造由上至下一般為:地面裝飾層,如瓷磚、石材;5~10mm粘接層;40mmC20細石混凝土,配筋為雙向φ4,中距150;20mm擠塑聚苯板保溫層;5mm減振墊板;鋼筋混凝土樓板。
[0003]而現有的浮筑樓板中的細石混凝土質量量較大,每平米90公斤左右,極大的增加了建筑物的荷載,同時細石混凝土中需要配置鋼筋網片,導致用鋼量增加,使得造價增加,并且浮筑樓板中的減振墊片只有隔聲功能,沒有保溫功能,需另做保溫隔聲層,從而導致工序、材料以及造價增加,同時減振墊片和擠塑板都是有機材料,易老化,受熱后會產生有害氣體,此外現有的浮筑樓板現場施工量大,施工環境污染大,施工周期長。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樓板保溫隔聲板。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本技術提供一種樓板保溫隔聲板,包括抗裂層、保溫層、緩沖層和耐磨層,所述抗裂層的頂部與保溫層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保溫層的頂部與緩沖層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緩沖層的頂部與耐磨層的底部固定連接;
[0007]所述抗裂層為聚合物抗裂砂漿,且所述抗裂層的內部放置有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鋼筋網、尼龍網、玄武巖纖維網或者聚酯纖維網;
[0008]所述保溫層為發泡陶瓷、發泡玻璃、熱固性聚苯顆粒板、巖棉帶、擠塑板、水泥泡沫保溫板其中的一種;
[0009]所述緩沖層為聚合物輕質柔性隔聲砂漿,且所述緩沖層的內部放置有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鋼筋網、尼龍網、玄武巖纖維網或者聚酯纖維網。
[0010]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耐磨層為高強耐磨砂漿,且所述耐磨層的內部放置有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鋼筋網、尼龍網、玄武巖纖維網或者聚酯纖維網。
[0011]本技術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能夠替代傳統的浮筑樓板,杜絕有機材料作保溫隔聲層,避免了有機材料長期在室溫下的有害氣體溢出,同時無需增加傳統浮筑樓板碎石保護層,從而增加實用空間,減少建筑物重量,減少在場濕作業,減少施工周期,減少環境污染。
附圖說明
[0012]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3]圖1是本技術內部結構剖視圖。
[0014]圖中:1、抗裂層;2、保溫層;3、緩沖層;4、耐磨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16]實施例
[0017]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樓板保溫隔聲板,包括抗裂層1、保溫層2、緩沖層3 和耐磨層4,抗裂層1的頂部與保溫層2的底部固定連接,保溫層2的頂部與緩沖層3的底部固定連接,緩沖層3的頂部與耐磨層4的底部固定連接,通過抗裂層1、保溫層2、緩沖層3和耐磨層4首尾依次澆筑,便于更好的形成樓板保溫隔聲板;
[0018]抗裂層1為聚合物抗裂砂漿,且抗裂層1的內部放置有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鋼筋網、尼龍網、玄武巖纖維網或者聚酯纖維網,便于更好的形成基層;
[0019]保溫層2為發泡陶瓷、發泡玻璃、熱固性聚苯顆粒板、巖棉帶、擠塑板、水泥泡沫保溫板其中的一種,便于更好的進行保溫與吸聲,從而無需用兩種材料來分別完成保溫和隔聲的功能要求,節約了材料,節約現場施工工序,同時縮短施工周期,并且保溫層2為無機材料,不老化,耐候性強,和建筑物同壽命,受熱后不會產生有害氣體,屬環保產品;
[0020]緩沖層3為聚合物輕質柔性隔聲砂漿,且緩沖層3的內部放置有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鋼筋網、尼龍網、玄武巖纖維網或者聚酯纖維網,使地面沖擊到保溫層2時,起到了一個緩沖作用,使得保溫層2免受外界的沖擊,同時還增加了系統保溫隔聲的性能。
[0021]進一步的,耐磨層4為高強耐磨砂漿,且耐磨層4的內部放置有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鋼筋網、尼龍網、玄武巖纖維網或者聚酯纖維網,便于更好的形成保護層。
[0022]具體的,在制備該樓板保溫隔聲板時,首先將水泥通過化學發泡或物理發泡成泡沫混凝土半成品,然后根據工程保溫隔聲技術指標的不同切割成長度為300
?
1200mm,寬度為 300
?
1200mm,厚度20
?
80mm不等的水泥泡沫保溫板,從而更好的形成保溫層2;接著在專用復合流水線上把聚合物輕質柔性隔聲砂漿按指定結構圖上的要求進行復合,其步驟是:在托板上打一遍脫模劑,然后在托板上鋪設一層5mm厚的聚合物高強耐磨砂漿,內置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再鋪設一層10mm的聚合物輕質柔性隔聲砂漿,內置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接著在聚合物輕質柔性隔聲砂漿上鋪設切割好的水泥泡沫保溫板;然后在水泥泡沫保溫板上鋪設一層2
?
3mm厚的聚合物抗裂砂漿,聚合物抗裂砂漿內置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然后進行上架晾曬養護;接著按照工程要求切割成長300
?
1200mm,寬300
?
1200mm的板材,此時即可完成樓板保溫隔聲板的生產制作,然后即可對其進行安裝,在混凝土樓板上鋪設一層10mm厚的專用粘接砂漿,然后鋪設保溫隔聲板,調平壓實即可。
[0023]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
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樓板保溫隔聲板,包括抗裂層(1)、保溫層(2)、緩沖層(3)和耐磨層(4),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層(1)的頂部與保溫層(2)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保溫層(2)的頂部與緩沖層(3)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緩沖層(3)的頂部與耐磨層(4)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抗裂層(1)為聚合物抗裂砂漿,且所述抗裂層(1)的內部放置有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鋼筋網、尼龍網、玄武巖纖維網或者聚酯纖維網;所述保溫層(2)為發泡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舒,周朝雙,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省歐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