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包括攝像體,攝像體外側套設有防爆保護殼,防爆保護殼一端設置有防爆前蓋,防爆保護殼另一端設置有防爆后蓋,防爆保護殼底部設置有萬向支架,萬向支架下方設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采用L型結構,固定支架豎直端與萬向支架之間相連接,固定支架水平端上方設置有防爆接線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熱風爐管道測溫領域,使得對熱風爐管道測溫不受管道結構和光線的限制,能夠及時清晰的對熱風爐管道進行測溫,同時阻擋了爐內的熱量對熱像儀和鏡頭的損害,從而實現了對熱像儀和鏡頭保護效果,提高了裝置使用壽命,而且能夠方便生產中更換熱像儀和鏡頭,同時不影響其他設備監測使用。同時不影響其他設備監測使用。同時不影響其他設備監測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熱風爐管道測溫
,具體是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熱風爐管道系統包含熱風主管、高爐圍管、送風支管、波紋管等傳送熱風的管道系統,熱風管道的主/支管三岔口、主/圍管三岔口由于是管道銜接的地方,傳統砌筑過程中,在主管與支管連接處有一條環形通縫及諸多三角縫,管道工作期間受到盲板力、炙熱氣流的剪切力、激振流的沖刷,送風與休風時的熱脹冷縮等作用,造成三岔口組合磚的快速破損,進而發生竄風造成鋼殼過熱發紅;
[0003]然而,現有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容易受到管道結構和光線的限制,不能夠及時清晰的對熱風爐管道進行測溫,同時現有裝置保護裝置不足,裝置受熱易產生損壞,裝置使用壽命短,而且現有裝置中是通過多路供電來控制單一攝像體,導致攝像儀和鏡頭更換困難,容易影響其他設備監測。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包括攝像體,所述攝像體外側套設有防爆保護殼,所述防爆保護殼一端設置有防爆前蓋,所述防爆保護殼另一端設置有防爆后蓋,所述防爆保護殼底部設置有萬向支架,所述萬向支架下方設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采用L型結構,所述固定支架豎直端與所述萬向支架之間相連接,所述固定支架水平端上方設置有防爆接線盒。
[0007]優選的,所述防爆保護殼外側套設有若干固定套,所述防爆保護殼與所述萬向支架之間通過所述固定套固定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攝像體包括高溫紅外鏡頭和高清熱像儀,所述防爆前蓋中心處開設有通槽,所述高溫紅外鏡頭卡設于所述通槽內,所述高清熱像儀設置于所述高溫紅外鏡頭遠離所述防爆前蓋的一側。
[0009]優選的,所述防爆接線盒包括防爆殼,所述防爆殼內設置有若干接線端子。
[0010]優選的,所述高溫紅外鏡頭和所述高清熱像儀與所述接線端子之間均采用電性連接。
[0011]優選的,所述防爆接線盒通過單路供電控制所述攝像體。
[0012]本技術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通過設置固定支架和萬向支架,并且利用高溫紅外鏡頭和高清熱像儀進行測溫,這樣的結構使得對熱風爐管道測溫不受管道結構和光線的限制,能夠及時清晰的對熱風爐管道進行測溫;
[0013]本技術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通過設置防爆保護殼、防爆前蓋、防爆后蓋和防爆接線盒,阻擋了爐內的熱量對熱像儀和鏡頭的損害,從而實現了對熱像儀和鏡頭保
護效果,提高了裝置使用壽命;
[0014]本技術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通過設置防爆接線盒通過單路供電控制攝像體的結構,從而能夠方便生產中更換熱像儀和鏡頭,同時不影響其他設備監測使用。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技術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的剖視圖;
[0016]圖2是本技術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的主視圖;
[0017]圖3是本技術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的側視圖。
[0018]附圖標記:1、攝像體;2、防爆保護殼;3、防爆前蓋;4、防爆后蓋;5、萬向支架;6、固定支架;7、防爆接線盒;8、高溫紅外鏡頭;9、高清熱像儀;10、防爆殼;11、接線端子;12、固定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1
?
3,進一步說明本技術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不限于以下實施例的描述。
[0020]實施例1:
[0021]本實施例給出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的具體結構,如圖1
?
3所示,包括攝像體1,攝像體1外側套設有防爆保護殼2,防爆保護殼2一端設置有防爆前蓋3,防爆保護殼2另一端設置有防爆后蓋4,防爆保護殼2底部設置有萬向支架5,萬向支架5下方設置有固定支架6;
[0022]固定支架6采用L型結構,固定支架6豎直端與萬向支架5之間相連接,固定支架6水平端上方設置有防爆接線盒7。
[0023]防爆保護殼2外側套設有若干固定套12,防爆保護殼2與萬向支架5之間通過固定套12固定連接。
[0024]攝像體1包括高溫紅外鏡頭8和高清熱像儀9,防爆前蓋3中心處開設有通槽,高溫紅外鏡頭8卡設于通槽內,高清熱像儀9設置于高溫紅外鏡頭8遠離防爆前蓋3的一側。
[0025]防爆接線盒7包括防爆殼10,防爆殼10內設置有若干接線端子11。
[0026]高溫紅外鏡頭8和高清熱像儀9與接線端子11之間均采用電性連接。
[0027]防爆接線盒7通過單路供電控制攝像體1。
[002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0029]在攝像體1外側套設防爆保護殼2,防爆保護殼2一端設置有防爆前蓋3,防爆保護殼2另一端設置有防爆后蓋4,防爆前蓋3中心處開設有通槽,高溫紅外鏡頭8卡設于通槽內,高清熱像儀9設置于高溫紅外鏡頭8遠離防爆前蓋3的一側,這樣的結構阻擋了爐內的熱量對熱像儀和鏡頭的損害,從而實現了對熱像儀和鏡頭保護效果,提高了裝置使用壽命;防爆保護殼2底部設置有萬向支架5,萬向支架5下方設置有固定支架6,固定支架6采用L型結構,固定支架6豎直端與萬向支架5之間相連接,固定支架6水平端上方設置有防爆接線盒7,攝像體1包括高溫紅外鏡頭8和高清熱像儀9,防爆前蓋3中心處開設有通槽,高溫紅外鏡頭8卡設于通槽內,高清熱像儀9設置于高溫紅外鏡頭8遠離防爆前蓋3的一側,這樣的結構使得對熱風爐管道測溫不受管道結構和光線的限制,能夠及時清晰的對熱風爐管道進行測溫,防爆接線盒7包括防爆殼10,防爆殼10內設置有若干接線端子11,高溫紅外鏡頭8和高清熱像
儀9與接線端子11之間均采用電性連接,防爆接線盒7通過單路供電控制攝像體1,這樣的結構能夠方便生產中更換熱像儀和鏡頭,同時不影響其他設備監測使用。
[0030]工作原理:如圖1
?
3所示,首先,將裝置與配電柜、工控機和主控室的屏幕電性連接,通過工控機調節萬向支架5來將高溫紅外鏡頭8調節至測溫點,再通過高溫紅外鏡頭8和高清熱像儀9對熱風爐管道進行測溫,此時防爆保護殼2、防爆前蓋3、防爆后蓋4和防爆接線盒7將管道的熱量阻隔,保護熱像儀和鏡頭不受損,同時高清熱像儀9將熱風爐管道表面的溫度以紅外熱圖像形式實時傳送到主控室的屏幕上,熱風爐管道測溫過程完成。
[0031]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技術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包括攝像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體(1)外側套設有防爆保護殼(2),所述防爆保護殼(2)一端設置有防爆前蓋(3),所述防爆保護殼(2)另一端設置有防爆后蓋(4),所述防爆保護殼(2)底部設置有萬向支架(5),所述萬向支架(5)下方設置有固定支架(6);所述固定支架(6)采用L型結構,所述固定支架(6)豎直端與所述萬向支架(5)之間相連接,所述固定支架(6)水平端上方設置有防爆接線盒(7)。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風爐管道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保護殼(2)外側套設有若干固定套(12),所述防爆保護殼(2)與所述萬向支架(5)之間通過所述固定套(12)固定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風爐管道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宏博,劉曉萍,戚建國,孔新鋒,崔廣信,徐振庭,李秋健,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北科億力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