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屬于建筑板房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底板和調節結構,所述底板的頂端固定安裝有側板,所述側板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頂板,所述底板的內部設有調節結構,所述調節結構包括尖桿,所述尖桿活動插設在底板的內部,所述尖桿的表面螺紋套有螺母,所述尖桿插設在土地里,所述底板的表面轉動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的底端活動連接有萬向輪,所述底板相對于轉桿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圓桿,所述圓桿的表面轉動套有轉塊,所述轉桿的表面開設有凹槽,所述圓桿通過凹槽貫穿轉桿,所述轉塊的內部滑動插設有插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大大方便了工人對板房進行移動的效率,同時節省了工人的時間和精力。同時節省了工人的時間和精力。同時節省了工人的時間和精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
[0001]本技術屬于建筑板房
,尤其涉及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
技術介紹
[0002]建筑板房是用鋁板或者鐵板組合在一起后形成的小型建筑,通常安裝在建筑工地附近,用來給工人中午或者其它時間進行臨時休息的。
[0003]現有的建筑板房,通常是在固定地點直接進行安裝,若要移動的時候,要么拆卸了分開移動,要么眾多工人進行搬運,而這將大大浪費工人的時間和精力。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若要移動板房,要么拆卸了分開移動,要么眾多工人一起抬著進行搬運,這將大大浪費工人的時間,而提出的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包括底板和調節結構,所述底板的頂端固定安裝有側板,所述側板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頂板,所述底板的內部設有調節結構,所述調節結構包括尖桿,所述尖桿活動插設在底板的內部,所述尖桿的表面螺紋套有螺母,所述尖桿插設在土地里,所述底板的表面轉動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的底端活動連接有萬向輪,所述底板相對于轉桿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圓桿,所述圓桿的表面轉動套有轉塊。
[0006]所述轉桿的表面開設有凹槽,所述圓桿通過凹槽貫穿轉桿,所述轉塊的內部滑動插設有插桿,所述轉桿的表面開設有插槽,所述插桿通過插槽和轉桿相插接。
[0007]所述插桿的形狀呈“T”形,所述插桿和轉塊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圓桿的尺寸和凹槽的尺寸相適配,所述轉塊的寬度尺寸小于凹槽的寬度尺寸。
[0008]所述頂板的內壁設有輔助結構,所述輔助結構包括圓筒,所述圓筒的表面和頂板固定連接,所述圓筒的內部滑動插設有圓條,所述圓條遠離圓筒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方板,所述圓筒和方板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方板的頂端固定安裝有邊框,所述方板的頂端黏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呈圓環狀。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0010]1、本技術中,當底板、側板和頂板組裝在一起后,先將底板放置在水平的土地上,接著將尖桿從底板的內部穿過,并敲打進土地里,直至尖桿不再晃動并難以拔出,接著將螺母擰在尖桿上,此時螺母將限制住底板使其和地面緊密貼合,當需要移動板房的時候,先將螺母松開,接著抬起底板并轉動轉桿,這時轉桿底端將和底板貼合,同時使萬向輪處于底板下方,然后轉動圓桿表面的轉塊,這時轉塊將和凹槽錯開,從而限制轉桿向上轉動,其中插桿插進插槽內后起到了限制轉塊轉動的作用,而插桿表面的彈簧起到了避免插桿意外脫落的作用,這時轉桿將不再轉動,接著將底板放在地面上,工人可以推著板房進行移動,通過設置調節結構,大大方便了工人對板房進行移動的效率,同時節省了工人的時間和精
力。
[0011]2、本技術中,當工人進入板房后,可將方板向下拉,此時方板將下降,接著工人可將隨身物品比如手機、鑰匙之類的放在方板上,而固定筒內用以放置水杯,避免水杯直接放置在方板上容易打翻,接著松開方板,方板將被圓筒底端的彈簧拉動從而上升,這時工人的隨身物品都將隨著方板上升,而板房內空間將極大的得到利用,通過設置輔助結構,大大節約了板房內的空間,從而方便了工人的休息。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提出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所示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圖2所示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的B處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圖1所示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的A處結構示意圖;
[0016]圖5為圖2所示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中輔助結構的部分示意圖。
[0017]圖例說明:1、底板;2、側板;3、頂板;4、調節結構;41、尖桿;42、螺母;43、圓桿;44、轉塊;45、插桿;46、轉桿;47、凹槽;48、插槽;49、萬向輪;5、輔助結構;51、圓筒;52、圓條;53、方板;54、固定筒;55、邊框。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技術并不限于下面公開說明書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20]實施例1,如圖1
?
5所示,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包括底板1和調節結構4,底板1的頂端固定安裝有側板2,側板2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頂板3,底板1的內部設有調節結構4。
[0021]如圖1和圖2所示,調節結構4包括尖桿41,尖桿41活動插設在底板1的內部,尖桿41的表面螺紋套有螺母42,尖桿41插設在土地里,底板1的表面轉動連接有轉桿46,轉桿46的底端活動連接有萬向輪49,底板1相對于轉桿46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圓桿43,圓桿43的表面轉動套有轉塊44。
[0022]轉桿46的表面開設有凹槽47,圓桿43通過凹槽47貫穿轉桿46。
[0023]轉塊44的內部滑動插設有插桿45,轉桿46的表面開設有插槽48,插桿45通過插槽48和轉桿46相插接,插桿45限制了轉塊44的轉動。
[0024]插桿45的形狀呈“T”形,插桿45和轉塊44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
[0025]圓桿43的尺寸和凹槽47的尺寸相適配,轉塊44的寬度尺寸小于凹槽47的寬度尺寸。
[0026]其效果為,當底板1、側板2和頂板3組裝在一起后,先將底板1放置在水平的土地上,接著將尖桿41從底板1的內部穿過,并敲打進土地里,直至尖桿41不再晃動并難以拔出,
接著將螺母42擰在尖桿41上,此時螺母42將限制住底板1使其和地面緊密貼合,當需要移動板房的時候,先將螺母42松開,接著抬起底板1并轉動轉桿46,這時轉桿46底端將和底板1貼合,同時使萬向輪49處于底板1下方,然后轉動圓桿43表面的轉塊44,這時轉塊44將和凹槽47錯開,從而限制轉桿46向上轉動,其中插桿45插進插槽48內后起到了限制轉塊44轉動的作用,而插桿45表面的彈簧起到了避免插桿45意外脫落的作用,這時轉桿46將不再轉動,接著將底板1放在地面上,工人可以推著板房進行移動,通過設置調節結構4,大大方便了工人對板房進行移動的效率,同時節省了工人的時間和精力。
[0027]如圖1和圖4所示,頂板3的內壁設有輔助結構5,輔助結構5包括圓筒51,圓筒51的表面和頂板3固定連接,圓筒51的內部滑動插設有圓條52,圓條52遠離圓筒51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方板53,圓筒51和方板53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
[0028]方板53的頂端固定安裝有邊框55,方板53的頂端黏有固定筒54,固定筒54呈圓環狀,固定筒54用以放置水杯。...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包括底板(1)和調節結構(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頂端固定安裝有側板(2),所述側板(2)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頂板(3),所述底板(1)的內部設有調節結構(4),所述調節結構(4)包括尖桿(41),所述尖桿(41)活動插設在底板(1)的內部,所述尖桿(41)的表面螺紋套有螺母(42),所述尖桿(41)插設在土地里,所述底板(1)的表面轉動連接有轉桿(46),所述轉桿(46)的底端活動連接有萬向輪(49),所述底板(1)相對于轉桿(46)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圓桿(43),所述圓桿(43)的表面轉動套有轉塊(4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桿(46)的表面開設有凹槽(47),所述圓桿(43)通過凹槽(47)貫穿轉桿(46)。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工地工人臨時休息建筑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塊(44)的內部滑動插設有插桿(45),所述轉桿(46)的表面開設有插槽(48),所述插桿(45)通過插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穎,王蕾,王崇云,
申請(專利權)人:劉穎,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