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熱廢水加熱的水處理裝置,包括有箱本體、軟水加熱管、軟水進管、軟水出管、廢水散熱管、廢水進管和廢水出管。箱本體的內部設置有軟水加熱管,軟水加熱管的頂端與箱本體的箱頂連接,其底端與箱本體的箱底連接,箱本體的一端連接有軟水進管,其另一端連接有軟水出管。廢水散熱管設置于軟水加熱管的內部,廢水散熱管的外表面還設置有散熱翅片。箱本體的箱頂上連接有廢水進管,廢水進管上還設置有過濾裝置,箱本體的箱底上連接有廢水出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利用熱廢水升溫的水處理裝置,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換熱效果較好,可防止熱廢水與軟水摻混,能有效提升熱廢水的利用率以及軟水的質量。及軟水的質量。及軟水的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利用熱廢水升溫的水處理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環保節能型水處理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利用熱廢水升溫的水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現階段,染色、預縮設備的廢水排放溫度達到近100℃,具有相對高的熱能,而印染設備所用的軟水一般都需要耗用蒸汽間接或直接加熱到一定溫度,故利用排放高溫熱廢水通過水處理設備換熱后,以提高車間需用軟水的溫度,從而實現節能目的。現有技術中的水處理設備在對熱廢水進行處理換熱時,普遍存在以下不足:余熱回收的利用率偏低;軟水在吸熱升溫時,容易與熱廢水摻混,影響軟水的后續使用效果。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利用熱廢水升溫的水處理裝置,已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利用熱廢水升溫的水處理裝置,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換熱效果較好,可防止熱廢水與軟水摻混,能有效提升熱廢水的利用率以及軟水的質量。
[0004]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利用熱廢水加熱的水處理裝置,包括有箱本體、軟水加熱管、軟水進管、軟水出管、廢水散熱管、廢水進管和廢水出管。所述箱本體的內部設置有螺旋結構的軟水加熱管,所述軟水加熱管的頂端與箱本體的箱頂連接,其底端與箱本體的箱底連接,所述軟水加熱管的兩端均通過箱本體構成封閉式結構,所述箱本體的一端連接有軟水進管,其另一端連接有軟水出管,所述軟水進管與軟水出管均穿設于箱本體內部,并分別與軟水加熱管的兩端相連接。所述廢水散熱管的結構與軟水加熱管相同,并且其管徑要小于軟水加熱管的管徑,所述廢水散熱管設置于軟水加熱管的內部,其整體與軟水加熱管相對應,所述廢水散熱管的外表面還設置有散熱翅片。所述箱本體的箱頂上連接有廢水進管,所述廢水進管穿過箱頂與廢水散熱管的頂端連接,所述廢水進管上還設置有過濾裝置,所述箱本體的箱底上連接有廢水出管,所述廢水出管穿過箱底與廢水散熱管的底端連接。
[0005]進一步的,所述軟水加熱管的水流方向與廢水散熱管的水流方向相反。
[0006]進一步的,所述的過濾裝置包括有殼體、一級過濾板和二級過濾板,所述廢水進管上設置有方形部,該方形部即為所述殼體,所述殼體的內部通過安裝架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一級過濾板、二級過濾板,所述殼體的一側設置有檢修口,所述檢修口處通過螺栓密封有密封蓋板。
[0007]進一步的,所述箱本體的內腔為真空腔體,所述箱本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隔熱層。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箱本體的箱底上還設置有支撐架。
[0009]進一步的,所述軟水進管、軟水出管、廢水進管和廢水出管上均設置有控制閥門,所述廢水進管的控制閥門設置于過濾裝置的上方。
[0010]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利用熱廢水升溫的水處理裝置,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換
熱效果較好,可防止熱廢水與軟水摻混,能有效提升熱廢水的利用率以及軟水的質量。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利用熱廢水加熱的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技術所述的廢水散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本技術所述的過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4]1—箱本體2—軟水加熱管3—軟水進管4—軟水出管5—廢水散熱管6—散熱翅片7—廢水進管8—過濾裝置9—廢水出管10—支撐架11—控制閥門12—殼體13—密封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現參照說明書附圖,結合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利用熱廢水加熱的水處理裝置,包括有箱本體1、軟水加熱管2、軟水進管3、軟水出管4、廢水散熱管5、廢水進管7和廢水出管9。所述箱本體1的內部設置有螺旋結構的軟水加熱管2,所述軟水加熱管2的頂端與箱本體1的箱頂連接,其底端與箱本體1的箱底連接,所述軟水加熱管2的兩端均通過箱本體1構成封閉式結構,所述箱本體1的一端連接有軟水進管3,其另一端連接有軟水出管4,所述軟水進管3與軟水出管4均穿設于箱本體內部,并分別與軟水加熱管2的兩端相連接;所述廢水散熱管5的結構與軟水加熱管2相同,并且其管徑要小于軟水加熱管2的管徑,所述廢水散熱管5設置于軟水加熱管的內部,其整體與軟水加熱管2相對應,所述廢水散熱管5的外表面還設置有散熱翅片6。所述箱本體1的箱頂上連接有廢水進管7,所述廢水進管7穿過箱頂1與廢水散熱管5的頂端連接,所述廢水進管7上還設置有過濾裝置8,所述箱本體1的箱底上連接有廢水出管9,所述廢水出管9穿過箱底與廢水散熱管5的底端連接。
[0016]進一步的,所述軟水加熱管2的水流方向與廢水散熱管5的水流方向相反。
[0017]進一步的,所述的過濾裝置8包括有殼體12、一級過濾板和二級過濾板,所述廢水進管7上設置有方形部,該方形部即為所述殼體12,所述殼體12的內部通過安裝架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一級過濾板、二級過濾板,所述殼體12的一側設置有檢修口,所述檢修口處通過螺栓密封有密封蓋板13。需要檢修過濾裝置8時,關閉本技術的各個管道,打開密封蓋板13,工作人員即可檢修或更換過濾板,非常的方便。
[0018]進一步的,所述箱本體1的內腔為真空腔體,所述箱本體1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隔熱層。
[0019]進一步的,所述的箱本體1的箱底上還設置有支撐架10。
[0020]進一步的,所述軟水進管3、軟水出管4、廢水進管7和廢水出管9上均設置有控制閥門11,所述廢水進管7的控制閥門11設置于過濾裝置8的上方。上述控制閥門可控制各個管道的水流。為了方便工作人員檢修過濾裝置8,故將控制閥門11安裝在過濾裝置8的上方位置處。
[0021]工作原理:熱廢水通過廢水進管7輸送至廢水散熱管5中,散熱后通過廢水出管9排出。軟水通過軟水進管3輸送至軟水加熱管2中,吸收廢水散熱管5釋放的熱量加熱后,再通過軟水出管4排出。所述軟水出管4連接軟水使用設備,加熱后的軟水通過軟水出管4輸送至所需的設備中。廢水散熱管5與軟水加熱管2的結構不僅能夠提升換熱效率,而且還能將熱廢水與軟水完全隔離,可防止熱廢水與軟水摻混,提升軟水的質量。
[0022]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利用熱廢水升溫的水處理裝置,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換熱效果較好,可防止熱廢水與軟水摻混,能有效提升熱廢水的利用率以及軟水的質量。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利用熱廢水升溫的水處理裝置,包括有箱本體(1)、軟水加熱管(2)、軟水進管(3)、軟水出管(4)、廢水散熱管(5)、廢水進管(7)和廢水出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體(1)的內部設置有螺旋結構的軟水加熱管(2),所述軟水加熱管(2)的頂端與箱本體(1)的箱頂連接,其底端與箱本體(1)的箱底連接,所述軟水加熱管(2)的兩端均通過箱本體(1)構成封閉式結構,所述箱本體(1)的一端連接有軟水進管(3),其另一端連接有軟水出管(4),所述軟水進管(3)與軟水出管(4)均穿設于箱本體內部,并分別與軟水加熱管(2)的兩端相連接;所述廢水散熱管(5)的結構與軟水加熱管(2)相同,并且其管徑要小于軟水加熱管(2)的管徑,所述廢水散熱管(5)設置于軟水加熱管的內部,其整體與軟水加熱管(2)相對應,所述廢水散熱管(5)的外表面還設置有散熱翅片(6);所述箱本體(1)的箱頂上連接有廢水進管(7),所述廢水進管(7)穿過箱本體(1)與廢水散熱管(5)的頂端連接,所述廢水進管(7)上還設置有過濾裝置(8),所述箱本體(1)的箱底上連接有廢水出管(9),所述廢水出管(9)穿過箱底與廢水散熱管(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谷碩,
申請(專利權)人:谷碩,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