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包括玻璃、框格和連接板,所述玻璃表面設置有四組框格,且框格兩端皆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皆通過鎖定裝置與另一連接板連接,所述框格皆通過調節裝置與玻璃連接;通過設置的框格、連接板和鎖定裝置等,有效避免了當需要安裝的玻璃為特殊定制的型號時,標準型號的框格無法對中空玻璃進行有效的固定,需要重新定制框格,安裝成本提高的問題,通過使安裝座與另一安裝座貼合,使框格的位置被預固定,再轉動轉桿,使轉桿插入螺栓槽內部,安裝座與另一安裝座連接固定,從而達到使四組框格能夠分別固定在玻璃四邊表面的目的,且特殊尺寸的框格能夠單獨進行制作,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
[0001]本技術涉及建筑裝飾
,特別是涉及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
技術介紹
[0002]幕墻是建筑的外墻圍護,不承重,像幕布一樣掛上去,故又稱為“帷幕墻”,是現代大型和高層建筑常用的帶有裝飾效果的輕質墻體,為了在不提高室內溫度的同時提高建筑的采光率,一般會在建筑外墻上安裝隔熱的透光幕墻,現有的隔熱的透光幕墻基本上已經能夠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0003]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現有的隔熱的透光幕墻一般是使用中空玻璃來達到隔熱并透光的目的的,在安裝工程中,需要使用壓板和橡皮將玻璃固定在框格上,再使用硅酮膠進行粘結,從而形成玻璃單元塊,但是當需要安裝的玻璃幕布為特殊定制的型號時,標準型號的框格無法對中空玻璃進行有效的固定,需要重新定制框格,安裝成本提高,裝置的實用性不強,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通過設置的框格、連接板和鎖定裝置等,使四組框格能夠分別固定在玻璃四邊表面,且特殊尺寸的框格能夠單獨進行制作,避免了當需要安裝的玻璃幕布為特殊定制的型號時,標準型號的框格無法對中空玻璃進行有效的固定,需要重新定制框格,安裝成本提高的問題,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包括玻璃、框格和連接板,所述玻璃表面設置有四組框格,且框格兩端皆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皆通過鎖定裝置與另一連接板連接,所述框格皆通過調節裝置與玻璃連接。
[0006]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鎖定裝置包括設置在兩組連接板末端上安裝座、內嵌在一側安裝座表面上的彈簧槽、貫穿彈簧槽外側表面轉桿、設置在轉桿末端的螺栓、套設在螺栓表面上的彈簧、內嵌在另一側安裝座表面上的螺栓槽和設置在安裝座末端的墊片;
[0007]所述螺栓皆貫穿彈簧槽內側表面,所述螺栓皆插入螺栓槽內部;
[0008]所述墊片皆使用橡膠為原材料制作而成。
[0009]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轉桿皆設置為圓柱形,所述彈簧槽外側表面皆開設有與轉桿相互配合的圓孔。
[0010]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彈簧的一端皆貼合在螺栓表面上,所述彈簧的另一端皆貼合在彈簧槽表面上。
[0011]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調節裝置包括開設在框格底端的第一滑槽、內嵌在第一滑槽內部的第一滑塊、內嵌在第一滑塊內部的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轉動連接在第一滑塊內部的螺紋桿、設置在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底端的滑桿和設置在滑桿底端
的夾板;
[0012]所述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內部皆設置有相對的螺紋,所述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皆嚙合在螺紋桿表面上;
[0013]所述螺紋桿前側一端皆轉動連接在第一滑塊內壁上,所述螺紋桿后側一端皆分別貫穿第一滑槽后端表面、第一滑塊后端表面和框格后端表面;
[0014]所述滑桿皆分別貫穿第一滑塊底端表面和第一滑槽底端表面。
[0015]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滑塊皆設置為矩形,所述第一滑槽皆設置為與第一滑塊相互配合的矩形。
[0016]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皆設置為矩形,所述第一滑塊皆設置為與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相互配合的矩形。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過設置的框格、連接板和鎖定裝置等,有效避免了當需要安裝的玻璃為特殊定制的型號時,標準型號的框格無法對中空玻璃進行有效的固定,需要重新定制框格,安裝成本提高的問題,通過使安裝座與另一安裝座貼合,使框格的位置被預固定,再轉動轉桿,使轉桿插入螺栓槽內部,安裝座與另一安裝座連接固定,從而達到使四組框格能夠分別固定在玻璃四邊表面的目的,且特殊尺寸的框格能夠單獨進行制作,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0019]2、通過設置的調節裝置等,有效避免了無法對厚度不同的框格進行固定的問題,通過拉動螺紋桿,使螺紋桿帶動兩組夾板調整位置,再轉動螺紋桿,使螺紋桿帶動兩組夾板與玻璃表面貼合,從而達到使夾板能夠貼合在不同厚度的玻璃表面上的目的,提高了裝置的便捷性。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技術的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技術的俯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技術的圖2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技術的圖3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5]其中:1、玻璃;2、框格;3、連接板;4、鎖定裝置;41、安裝座;42、彈簧槽;43、轉桿;44、螺栓;45、彈簧;46、螺栓槽;47、墊片;5、調節裝置;51、第一滑槽;52、第一滑塊;53、第二滑塊;54、第三滑塊;55、螺紋桿;56、滑桿;57、夾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
[0027]實施例:
[0028]請參閱圖1
?
圖5,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包括玻璃1、框格2和連接板3,玻璃1表面設置有四組框格2,且框格2兩端皆設置有連接板3,連接板3皆通過鎖定裝置4與另一連接板3連接,框格2皆通過調節裝置5與玻璃1連接;
[0029]在其他實施例中,鎖定裝置4包括設置在兩組連接板3末端上安裝座41、內嵌在一側安裝座41表面上的彈簧槽42、貫穿彈簧槽42外側表面轉桿43、設置在轉桿43末端的螺栓44、套設在螺栓44表面上的彈簧45、內嵌在另一側安裝座41表面上的螺栓槽46和設置在安裝座41末端的墊片47;
[0030]螺栓44皆貫穿彈簧槽42內側表面,螺栓44皆插入螺栓槽46內部;
[0031]墊片47皆使用橡膠為原材料制作而成,通過設置的墊片47,使安裝座41與另一安裝座41的貼合處在安裝時不會存在縫隙,從而達到提高框格2的穩定性的目的;
[0032]當需要安裝框格2時,通過移動框格2,使框格2帶動連接板3移動,連接板3帶動安裝座41移動,使安裝座41與另一安裝座41表面貼合,再推動轉桿43,使轉桿43帶動螺栓44擠壓彈簧45,彈簧45因螺栓44擠壓產生彈性形變,使螺栓44從彈簧槽42內部移出,再轉動轉桿43,使轉桿43帶動螺栓44插入螺栓槽46內部,安裝座41與另一安裝座41連接固定,重復操作,使框格2與其他框格2連接在一起,從而達到使四組框格2能夠分別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包括玻璃(1)、框格(2)和連接板(3),所述玻璃(1)表面設置有四組框格(2),且框格(2)兩端皆設置有連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3)皆通過鎖定裝置(4)與另一連接板(3)連接,所述框格(2)皆通過調節裝置(5)與玻璃(1)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裝置(4)包括設置在兩組連接板(3)末端上安裝座(41)、內嵌在一側安裝座(41)表面上的彈簧槽(42)、貫穿彈簧槽(42)外側表面轉桿(43)、設置在轉桿(43)末端的螺栓(44)、套設在螺栓(44)表面上的彈簧(45)、內嵌在另一側安裝座(41)表面上的螺栓槽(46)和設置在安裝座(41)末端的墊片(47);所述螺栓(44)皆貫穿彈簧槽(42)內側表面,所述螺栓(44)皆插入螺栓槽(46)內部;所述墊片(47)皆使用橡膠為原材料制作而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桿(43)皆設置為圓柱形,所述彈簧槽(42)外側表面皆開設有與轉桿(43)相互配合的圓孔。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隔熱的透光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45)的一端皆貼合在螺栓(44)表面上,所述彈簧(45)的另一端皆貼合在彈簧槽(42)表面上。5.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賈廈,
申請(專利權)人:漢嘉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