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所述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一端連接有盛納盒,所述盛納盒一端連接有采樣筒,且所述采樣筒用于采集淤泥;支撐桿,所述支撐桿連接于采樣筒,且所述支撐桿與采樣筒連接處設置有轉軸,所述支撐桿用于裝置放置地面時對其起固定支撐作用;通過設置的支撐桿與轉軸,可以根據工作時的實際需求,將支撐桿撐開對裝置主體進行支撐固定,防止裝置傾倒損壞,有利于提高裝置工作的穩定性,且將盛納盒與采樣筒設置成可拆卸結構,便于將采樣筒拆卸之后對采樣筒內部進行清洗,使得清潔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淤泥采集質量。量。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采集裝置
,特別是涉及一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淤泥又稱淤渣,淤漿(由固體顆粒分散在液體中形成的黏稠懸浮液)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淀淤積而形成的含少量液體的固液混合物,形如軟泥、爛泥或泥濘,一般來說,湖底淤泥大致有三種性狀,最上層的是不能成形的黑色泥漿,中間的是較為疏松并夾雜的植物殘體的黏土層,下層則是黃色的粗粘土;
[0003]如授權公告號為CN212513814U的技術所公開的一種水生態環境治理用淤泥采樣裝置,其雖然通過下壓把手,使螺紋鉆桿與采樣筒底部的鉆頭進入需要采樣的淤泥內,通過第一輸送管道、第二輸送管道、第三輸送管道與單向閥門可以使采集的樣本分別進入到樣本箱內的第一層、第二層及第三層內,無需二次攪動采集的淤泥樣本,保留了每層樣本的完整性,但是裝置閑置時直接倒放在地面上,容易損壞一側的樣本箱,且穩定性較差,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通過設置的支撐桿與轉軸,可以根據工作時的實際需求,將支撐桿撐開對裝置主體進行支撐固定,防止裝置傾倒損壞,有利于提高裝置工作的穩定性,且將盛納盒與采樣筒設置成可拆卸結構,便于將采樣筒拆卸之后對采樣筒內部進行清洗,使得清潔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淤泥采集質量。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所述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包括
[0006]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一端連接有盛納盒,所述盛納盒一端連接有采樣筒,且所述采樣筒用于采集淤泥;
[0007]支撐桿,所述支撐桿連接于采樣筒,且所述支撐桿與采樣筒連接處設置有轉軸,所述支撐桿用于裝置放置地面時對其起固定支撐作用。
[0008]優選的,所述采樣筒一端表面開設有收納槽,所述支撐桿處于收納槽內側,且所述收納槽內側表面設置有磁塊,所述支撐桿與磁塊相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采樣筒頂端兩側均設置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一端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側連接有彈簧,且所述彈簧一端連接有連接塊,所述盛納盒一端開設有活動槽,所述連接塊一端處于活動槽內側表面設置有卡塊,且所述盛納盒一端開設有卡槽,所述卡塊一端處于卡槽內側。
[0010]優選的,所述支撐桿呈弧形結構,且所述支撐桿的數量共設置有三個,三個所述支撐桿沿采樣筒表面呈三角結構分布。
[0011]優選的,所述支撐桿底端表面套接有防滑套,且所述支撐桿撐開之后與轉軸之間最大夾角為45
°
。
[0012]優選的,所述連接塊呈“L”字形結構,且所述連接塊一端表面開設有防滑紋。
[0013]優選的,所述卡塊與卡槽均呈圓柱體結構,且所述卡塊表面設置有橡膠層。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過設置的支撐桿與轉軸,可以根據工作時的實際需求,將支撐桿撐開對裝置主體進行支撐固定,防止裝置傾倒損壞,有利于提高裝置工作的穩定性;
[0016]2、通過將盛納盒與采樣筒設置成可拆卸結構,便于將采樣筒拆卸之后對采樣筒內部進行清洗,使得清潔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淤泥采集質量。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的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的采樣筒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技術的圖4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1、裝置主體;2、支撐桿;3、固定塊;11、盛納盒;12、采樣筒;21、轉軸;22、收納槽;23、磁塊;31、限位槽;32、彈簧;33、連接塊;34、活動槽;35、卡塊;36、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
[0024]實施例:
[0025]如圖1
?
3所示,一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包括:裝置主體1,裝置主體1一端連接有盛納盒11,盛納盒11一端連接有采樣筒12,且采樣筒12用于采集淤泥;支撐桿2,支撐桿2連接于采樣筒12,且支撐桿2與采樣筒12連接處設置有轉軸21,支撐桿2用于裝置放置地面時對其起固定支撐作用;采樣筒12一端表面開設有收納槽22,支撐桿2處于收納槽22內側,且收納槽22內側表面設置有磁塊23,支撐桿2與磁塊23相連接;
[0026]當需要對裝置主體1進行支撐固定時,拉動支撐桿2離開收納槽22內側,支撐桿2與磁塊23斷開連接,向外轉動至指定角度位置即可,待裝置使用完畢,將支撐桿2轉動收回收納槽22內側,通過磁塊23固定在收納槽22內側即可,可以避免損壞;通過設置的支撐桿2與轉軸21,可以根據工作時的實際需求,將支撐桿2撐開對裝置主體1進行支撐固定,防止裝置傾倒損壞,有利于提高裝置工作的穩定性。
[0027]在其他實施例中,本實施例公開了,請如圖4
?
5所示,采樣筒12頂端兩側均設置有
固定塊3,固定塊3一端開設有限位槽31,限位槽31內側連接有彈簧32,且彈簧32一端連接有連接塊33,盛納盒11一端開設有活動槽34,連接塊33一端處于活動槽34內側表面設置有卡塊35,且盛納盒11一端開設有卡槽36,卡塊35一端處于卡槽36內側;
[0028]在需要將采樣筒12拆卸清洗時,拉動連接塊33向活動槽34內移動,使得連接塊33帶動卡塊35離開卡槽36內側,同時連接塊33壓迫彈簧32受力收縮,固定塊3與盛納盒11斷開連接,采樣筒12拆卸完成;通過將盛納盒11與采樣筒12設置成可拆卸結構,便于將采樣筒12拆卸之后對采樣筒12內部進行清洗,使得清潔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淤泥采集質量。
[0029]在其他實施例中,本實施例公開了,請如圖1
?
3所示,支撐桿2呈弧形結構,且支撐桿2的數量共設置有三個,三個支撐桿2沿采樣筒12表面呈三角結構分布;通過將支撐桿2設置成弧形結構,使得與采樣筒12的連接更加貼合,且三個支撐桿2沿采樣筒12表面呈三角結構分布,三角結構穩定性更佳,有利于提高裝置放置地面時的穩定性。
[0030]在其他實施例中,本實施例公開了,請如圖1
?
3所示,支撐桿2底端表面套接有防滑套,且支撐桿2撐開之后與轉軸21之間最大夾角為4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包括裝置主體(1),所述裝置主體(1)一端連接有盛納盒(11),所述盛納盒(11)一端連接有采樣筒(12),且所述采樣筒(12)用于采集淤泥;支撐桿(2),所述支撐桿(2)連接于采樣筒(12),且所述支撐桿(2)與采樣筒(12)連接處設置有轉軸(21),所述支撐桿(2)用于裝置放置地面時對其起固定支撐作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樣筒(12)一端表面開設有收納槽(22),所述支撐桿(2)處于收納槽(22)內側,且所述收納槽(22)內側表面設置有磁塊(23),所述支撐桿(2)與磁塊(23)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生態環境用淤泥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樣筒(12)頂端兩側均設置有固定塊(3),所述固定塊(3)一端開設有限位槽(31),所述限位槽(31)內側連接有彈簧(32),且所述彈簧(32)一端連接有連接塊(33),所述盛納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駿,何承益,班玉龍,朱蔚,衛欽文,
申請(專利權)人:俞駿,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