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鋁單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輕質環保型鋁單板,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強度低和不便于運輸的缺點,包括面板和角碼,所述面板的四個側邊均設置有向后側彎折的翻邊,所述角碼分別與翻邊固定連接,且角碼上均設置有第二安裝孔,所述面板的內部設置有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且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的兩端均設置有水平的第一彎折部和垂直向上的第二彎折部,所述第一彎折部的頂端均設置有第一安裝孔,鋁單板強度高,使用壽命長,并可以回收利用,且方便根據需要拆裝保溫板,運輸方便。運輸方便。運輸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輕質環保型鋁單板
[0001]本技術涉及鋁單板
,具體為輕質環保型鋁單板。
技術介紹
[0002]鋁單板是采用優質鋁合金板作為基板,然后通過數控彎曲等技術成型,裝飾涂層表面噴涂新型幕墻材料。現有的氟碳鋁單板,主要包括面板以及設置在面板四周的翻邊,翻邊翻邊上通過鉚釘鉚接有角碼,為了增強鋁單板的結構強度,在面板的背面固定設有加強筋。
[0003]現有的鋁單板背面僅設置有一條橫向的加強筋,強度較低,使用壽命較短,鋁單板中間部位是空的,運輸過程中相鄰鋁單板之間缺乏支撐裝置,不規則的鋁單板運輸較為不便,且容易造成鋁單板的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輕質環保型鋁單板,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強度低和不便于運輸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輕質環保型鋁單板,包括面板和角碼,所述面板的四個側邊均設置有向后側彎折的翻邊,所述角碼分別與翻邊固定連接,且角碼上均設置有第二安裝孔,所述面板的內部設置有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且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的兩端均設置有水平的第一彎折部和垂直向上的第二彎折部,所述第一彎折部的頂端均設置有第一安裝孔。
[0006]優選的,所述面板的外側壁上噴涂有氟碳涂層,所述面板上均勻設置有通孔。
[0007]優選的,所述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通過第一固定螺栓與面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相互垂直。
[0008]優選的,所述第一彎折部的后側設置有無氟聚氨酯保溫板,且無氟聚氨酯保溫板遠離第一彎折部的一端固定有底板,所述無氟聚氨酯保溫板、底板與第一彎折部之間通過第二固定螺栓固定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第一彎折部的頂端與角碼的頂端齊平。
[0010]優選的,所述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與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均為一體彎折成型,所述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兩端的第二彎折部均與翻邊的內側壁相抵接。
[0011]優選的,所述第二安裝孔和第一安裝孔均為腰形孔。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輕質環保型鋁單板
[0013](1)通過在面板的背面設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可以提高面板的強度,面板不易變形凹陷,使用壽命長,面板上噴涂有氟碳涂層,氟碳涂層具有卓越的抗腐蝕性和耐候性,能抗酸雨、鹽霧和各種空氣污染物,耐冷熱性能極好,能抵御強烈紫外線的照射,能長期保持不褪色、不粉化,使用壽命長,面板上均勻設置有通孔,降低鋁單板的重量,同時鋁單板不揮發任何對人體有害的氣體,無放射性并可以完全回收利用,更加節能
環保;
[0014](2)通過在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的兩端均設置有水平的第一彎折部和豎直的第二彎折部,第一彎折部的頂端與角碼的頂端齊平,運輸過程中,可以提供支撐,便于將多塊鋁板疊加放置,避免鋁單板陷入相鄰鋁單板背部的凹槽內部,造成鋁單板的損壞;
[0015](3)通過在第一彎折部上均設置有第一安裝孔,便于根據需要拆裝無氟聚氨酯保溫板和底板,可以提高鋁單板的保溫性能,無氟聚氨酯材料導熱低且更加環保。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后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技術俯剖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面板;101、翻邊;102、通孔;2、第一加強板;3、第一固定螺栓;4、第一彎折部;401、第一安裝孔;5、第二加強板;6、角碼;601、第二安裝孔;7、無氟聚氨酯保溫板;8、第二固定螺栓;9、底板;10、第二彎折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1]請參閱圖1
?
3,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輕質環保型鋁單板,包括面板1和角碼6,面板1的四個側邊均設置有向后側彎折的翻邊101,面板1的外側壁上噴涂有氟碳涂層,氟碳涂層具有卓越的抗腐蝕性和耐候性,能抗酸雨、鹽霧和各種空氣污染物,耐冷熱性能極好,能抵御強烈紫外線的照射,能長期保持不褪色、不粉化,使用壽命長,更加環保,面板1上均勻設置有通孔102,減輕鋁板的重量;
[0022]角碼6分別與翻邊101固定連接,且角碼6上均設置有第二安裝孔601,第二安裝孔601為腰形孔,方便調節鋁單板的安裝位置,面板1的內部設置有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通過第一固定螺栓3與面板1固定連接,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相互垂直,強度高,不易變形;
[0023]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的兩端均設置有水平的第一彎折部4和垂直向上的第二彎折部10,第一彎折部4和第二彎折部10與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均為一體彎折成型,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兩端的第二彎折部10均與翻邊101的內側壁相抵接;
[0024]第一彎折部4的頂端均設置有第一安裝孔401,第一彎折部4的后側設置有無氟聚氨酯保溫板7,且無氟聚氨酯保溫板7遠離第一彎折部4的一端固定有底板9,無氟聚氨酯保溫板7、底板9與第一彎折部4之間通過第二固定螺栓8固定連接,無氟聚氨酯保溫板7、底板9上設置有通孔,第二固定螺栓8穿過通孔內部,再通過螺母進行固定即可,拆裝方便,且無氟聚氨酯材料導熱低且更加環保,第一安裝孔401為腰形孔,方便調節無氟聚氨酯保溫板7和底板9的安裝位置,適用性強;
[0025]第一彎折部4的頂端與角碼6的頂端齊平,在運輸時可以提供支撐,避免鋁單板上
下疊加放置時,鋁單板嵌入相鄰鋁單板背面凹槽內部,不易排列,且可能造成鋁單板的損壞。
[0026]工作原理:裝配時,通過第一固定螺栓3將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安裝在面板1的背面,角碼6鉚接在面板1的四個翻邊101上,方便安裝鋁單板,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兩端的第二彎折部10抵住翻邊101的內側壁,可以進一步提供支撐,強度高,撞擊面板1時,不易發生凹陷變形,通過第二彎折部10頂端的第一彎折部4在運輸時可以提供支撐,避免鋁單板上下疊加放置時,鋁單板嵌入相鄰鋁單板背面凹槽內部,不易排列,且可能造成鋁單板的損壞,需要時,可以通過第二固定螺栓8安裝無氟聚氨酯保溫板7和底板9,提高鋁單板的保溫性能,更加節能環保。
[0027]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輕質環保型鋁單板,包括面板(1)和角碼(6),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四個側邊均設置有向后側彎折的翻邊(101),所述角碼(6)分別與翻邊(101)固定連接,且角碼(6)上均設置有第二安裝孔(601),所述面板(1)的內部設置有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且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的兩端均設置有水平的第一彎折部(4)和垂直向上的第二彎折部(10),所述第一彎折部(4)的頂端均設置有第一安裝孔(40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環保型鋁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外側壁上噴涂有氟碳涂層,所述面板(1)上均勻設置有通孔(10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環保型鋁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通過第一固定螺栓(3)與面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加強板(2)和第二加強板(5)相互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玉芳,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百瑞古瓦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