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包括加重桿桿身,所述加重桿桿身為空心結構,且加重桿桿身內部設置有絲桿,所述絲桿外壁設置有螺母,且絲桿一側設置有驅動電機,并且驅動電機一側設置有蓄電池,所述螺母下端設置有推板,且推板一側設置有配重塊,所述加重桿桿身一側設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插設有螺紋推桿,并且螺紋推桿與固定架為螺紋連接。該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通過將加重桿桿身設置呈空心結構,從而可以通過向加重桿桿身內部添加合適數量的配重塊用于控制加重桿桿身的重量,同時通過在加重桿桿身內壁設置絲桿,通過絲桿推動推板,使推板將配重塊向加重桿桿身外部推出,達到拆卸的目的,使用更加方便。便。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石油鉆井
,具體為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采用磁性元件或刮管器測定套管接箍位置的裝置;磁性套管接箍定位儀根據極性相反的兩塊永久磁鐵間的磁場畸變識別接箍;當定位儀經過套管接箍位置時,由于接箍處套管厚度變化引起磁鐵間磁場變化,在線圈上產生感生電動勢;電子線路檢測線圈上的電位變化即可識別接箍位置;機械定位器由觸點或指狀物識別接箍;套管接箍定位曲線可以作為其他測井曲線對比和完井的井下參考深度。
[0003]井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套管接箍定位儀進行輔助,而套管接箍定位儀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加重桿進行輔助,現有的加重桿存在重量不易控制的問題,現有的加重桿采用螺紋添加的方式也存在不宜安裝和拆卸的問題,需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加重桿重量不易控制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包括加重桿桿身,所述加重桿桿身為空心結構,且加重桿桿身內部設置有絲桿,所述絲桿外壁設置有螺母,且絲桿一側設置有驅動電機,并且驅動電機一側設置有蓄電池,所述螺母下端設置有推板,且推板一側設置有配重塊,所述加重桿桿身一側設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插設有螺紋推桿,并且螺紋推桿與固定架為螺紋連接。
[0006]優選的,所述加重桿桿身另一側設置有夾持面,且夾持面一側設置有連接桿。
[0007]優選的,所述加重桿桿身內壁開設有滑槽,且滑槽內部插設有滑塊。
[0008]優選的,所述加重桿桿身內壁設置有多個限位架,且限位架呈橫向等間距分布。
[0009]優選的,所述滑塊后端設置有限位架,且限位架內壁設置有彈簧,并且限位架設置在配重塊外壁。
[0010]優選的,所述彈簧下端設置有限位塊,且限位塊底部與配重塊接觸。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通過將加重桿桿身設置呈空心結構,從而可以通過向加重桿桿身內部添加合適數量的配重塊用于控制加重桿桿身的重量,同時通過在加重桿桿身內壁設置絲桿,通過絲桿推動推板,使推板將配重塊向加重桿桿身外部推出,達到拆卸的目的,使用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技術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技術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加重桿桿身與滑槽連接結構示意
圖;
[0015]圖4為本技術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限位架側視圖。
[0016]圖中:1、連接桿,2、夾持面,3、加重桿桿身,4、固定架,5、絲桿,6、配重塊,7、驅動電機,8、蓄電池,9、螺紋推桿,10、限位架,11、螺母,12、推板,13、滑槽,14、滑塊,15、限位塊,16、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8]請參閱圖1
?
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包括加重桿桿身3,加重桿桿身3為空心結構,且加重桿桿身3內部設置有絲桿5,加重桿桿身3與絲桿5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加重桿桿身3另一側設置有夾持面2,加重桿桿身3左側焊接有夾持面2,且夾持面2一側設置有連接桿1,夾持面2左側焊接有連接桿1;加重桿桿身3內壁開設有滑槽13,加重桿桿身3與滑槽13為一體連接,且滑槽13內部插設有滑塊14,滑塊14通過滑槽13與加重桿桿身3構成活動連接;加重桿桿身3內壁設置有多個限位架10,限位架10設置有4個,且限位架10呈橫向等間距分布;滑塊14后端設置有限位架10,滑塊14與限位架10通過螺栓固定,且限位架10內壁設置有彈簧16,限位架10與彈簧16焊接固定,并且限位架10設置在配重塊6外壁,限位架10可以對配重塊6限位,避免配重塊6活動;彈簧16下端設置有限位塊15,彈簧16與限位塊15通過螺栓固定,且限位塊15底部與配重塊6接觸,限位塊15與配重塊6接觸不固定;絲桿5外壁設置有螺母11,絲桿5為滾珠絲桿,滾珠絲桿的旋轉運動帶動螺母11呈直線運動,且絲桿5一側設置有驅動電機7,絲桿5右側通過軸承連接有驅動電機7,并且驅動電機7一側設置有蓄電池8,驅動電機7右側設置有蓄電池8,蓄電池8通過螺栓固定在加重桿桿身3內壁,螺母11下端設置有推板12,螺母11與推板12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且推板12一側設置有配重塊6,推板12右側設置有配重塊6,配重塊6與推板12接觸不固定,加重桿桿身3一側設置有固定架4,加重桿桿身3右側焊接有固定架4,且固定架4上插設有螺紋推桿9,并且螺紋推桿9與固定架4為螺紋連接,螺紋推桿9通過轉動向左側移動位置,由此將加重桿桿身3右側開口密封避免配重塊6掉出;該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通過將加重桿桿身3設置呈空心結構,從而可以通過向加重桿桿身3內部添加合適數量的配重塊6用于控制加重桿桿身3的重量,同時通過在加重桿桿身3內壁設置絲桿5,通過絲桿5推動推板12,使推板12將配重塊6向加重桿桿身3外部推出,達到拆卸的目的,使用更加方便。
[0019]工作原理:在使用該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時,首先將本裝置的連接桿1與設備進行連接,連接好后將本裝置和設備一同放入井中,在放入時,可以對本裝置的重量進行調節,調節時,轉動螺紋推桿9,將螺紋推桿9向固定架4的右側移動,從而使加重桿桿身3右側的開口打開,開口打開后向加重桿桿身3的內部添加適量的配重塊6,添加好后再轉動螺紋推桿9,螺紋推桿9向左側移動將加重桿桿身3的開口封閉,當加重桿桿身3使用完畢后,需要將加重桿桿身3內部的配重塊6取出,則可以通過蓄電池8啟動驅動電機7,驅動絲桿5帶動螺母11從左至右移動,螺母11在移動的過程中帶動推板12向右側慢慢推動配重塊6從加重桿
桿身3的內部移出,而螺母11在于限位架10接觸時,限位架10則會通過滑塊14在加重桿桿身3的內壁向右側移動,這就是該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的工作原理。
[0020]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包括加重桿桿身(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重桿桿身(3)為空心結構,且加重桿桿身(3)內部設置有絲桿(5),所述絲桿(5)外壁設置有螺母(11),且絲桿(5)一側設置有驅動電機(7),并且驅動電機(7)一側設置有蓄電池(8),所述螺母(11)下端設置有推板(12),且推板(12)一側設置有配重塊(6),所述加重桿桿身(3)一側設置有固定架(4),且固定架(4)上插設有螺紋推桿(9),并且螺紋推桿(9)與固定架(4)為螺紋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井下抗振磁定位短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重桿桿身(3)另一側設置有夾持面(2),且夾持面(2)一側設置有連接桿(1)。3.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九龍,郭家岱,
申請(專利權)人:南陽市原野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