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機葉片的智能化注膠裝置,包括用于風葉葉片成型的真空袋膜,真空袋膜袋口內沿處設有一圈密封的注膠環管,注膠環管上設有一個注膠口,注膠環管內部沿周向均布設有若干個流量控制裝置,兩個相鄰的流量控制裝置之間設有與注膠環管連通的注膠主流分布管。外部混膠車向注膠口保持持續穩定供膠的狀態下,通過流量控制裝置的無線信號接收模塊接收并控制膠體在注膠環管和注膠分管中的注膠速度和注膠量,注膠環管和注膠分管的膠液零殘留和生產中產生的不必要的浪費,避免現有多個注膠口在注膠管線連接過程中會形成劃破袋膜或者連接不可靠所導致產生漏氣現象,內部走膠會均勻,高效完成真空注膠,制造成本低,葉片制造優質高效。葉片制造優質高效。葉片制造優質高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風機葉片的智能化注膠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風電葉片制造領域,具體為一種風機葉片的智能化注膠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新能源行業在世界上被重視,國家大力推廣發展清潔能源,風電行業市場越來越廣闊,隨著大兆瓦葉片制作大幅度上升,對葉片的生產效益,質量要求,成本控制,和安全生產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風機葉片的生產過程中會隨著各種可變因素而影響者生產結果,例如生產時間,調控溫度,環境濕度,人為操作等等,在諸多因素的控制中,風機葉片的真空灌注工藝對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風機葉片是風力發電的重要組成之一,葉片的主體結構是后期力學性能,運行的載體,葉片生產注膠過程中存在著的缺陷,是不可逆的缺陷。
[0003]現葉片注膠工藝所注膠口連接注膠管線過多,導致在注膠過程中注膠口存在真空漏氣情況,并且在注膠管中的膠液存留過多,造成了浪費,通常對葉片生產的質量上存在影響.
[0004]因此,很有必要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研究開發一種節約成本,降低了注膠口漏氣的風險,改善和提高了葉片質量的風機葉片的智能化注膠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風機葉片的智能化注膠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本技術節約成本,降低了注膠口漏氣的風險,改善和提高了葉片質量。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風機葉片的智能化注膠裝置,包括用于風葉葉片成型的真空袋膜,真空袋膜袋口內沿處設有一圈密封的注膠環管,注膠環管上設有一個注膠口,注膠環管內部沿周向均布設有若干個流量控制裝置,兩個相鄰的流量控制裝置之間設有與注膠環管連通的注膠主流分布管。采用真空袋膜內部設置注膠管線連接,形成膜內注膠流線管路,葉片在真空灌注時,減少真空注膠管的數量,保證注膠結構的同時,膠體在內部進行調節,可以達到注膠口單一化,降低了因多個注膠口連接而產生漏氣的情況,通過流量控制裝置來保證生產上的注膠需求。
[0007]優選的,所述流量控制裝置設有與注膠管內壁尺寸配合的粘貼外環,粘貼外環內設有相互分離設置的支撐內環,粘貼外環和支撐內環之間設有信號接收器,信號接收器連接設有穿過支撐內環圓心的傳動旋轉軸,傳動旋轉軸末端與粘貼外環內壁旋轉連接,支撐內環內設有與支撐內環同心的圓形旋轉面,傳動旋轉軸與圓形旋轉面連為一體并驅動圓形旋轉面同步旋轉。粘貼外環與注膠管內壁貼合,裝配簡單,密封性能好;信號接收器傳遞信號并在注膠過程中控制流量與流速,膠體按需輸送,不會造成膠體的滯留和浪費。
[0008]更為優選的,所述信號接收器設有供電模塊、無線信號接收模塊和旋轉電機,供電模塊分別與無線信號接收模塊和旋轉電機之間電性連接,無線信號接收模塊和旋轉電機之間通訊連接,所述旋轉電機的旋轉軸與傳動旋轉軸同軸固定連接。
[0009]更為優選的,所述粘貼外環通過密封膠粘貼固定在注膠環管內壁上。粘貼牢固,不
會泄露。
[0010]更為優選的,所述粘貼外環和支撐內環兩側邊沿之間均設有橡膠密封圈,流量控制裝置置于粘貼外環、支撐內環及橡膠密封圈構成的密封空間中。信號接收器處于一個密閉穩定的空間,接收信號穩定,保證流量控制裝置正常運行。
[0011]更為優選的,所述注膠主流分布管包括若干根注膠分管,每根注膠分管均沿真空袋膜長度方向延伸,均勻布滿真空袋膜。
[0012]更為優選的,所述每根注膠分管的膠體流向平行,注膠分管的膠體流向與所述注膠環管的流向垂直。
[0013]更為優選的,所述注膠分管與注膠環管內徑均相同,每個注膠分管與注膠環管均呈T型相連為一體。膠體在流動過程中阻力小,不會因內壓造成各個注膠管之間損壞而漏氣。
[0014]更為優選的,所述注膠環管和注膠分管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材質制成。彈性和韌性好,使用過程中方便布管。
[0015]更為優選的,所述注膠口與外部混膠車相連。 外部混膠車隨時供膠,保證生產過程處于穩定持續供膠狀態,提升了葉片的質量。
[0016]注膠前,先將唯一的注膠口與外部混膠車相連,整個系統處于外部混膠車穩定持續供膠狀態,注膠環管內部沿周向均布設有若干個流量控制裝置。流量控制裝置的粘貼外環通過密封膠粘貼固定在注膠環管內壁上,粘貼外環截面與注膠管截面平行設置。在真空灌注前,將T型相連為一體注膠環管和注膠分管鋪設在真空袋膜內部,拉動時注膠環管和注膠分管均有良好的彈性和韌性,可以根據現場的弧度和高度固定好注膠環管和注膠分管。
[0017]信號接收器的無線信號接收模塊接收外部的打開或者關閉信號。當接收到外部傳遞過來的打開信號,旋轉電機開始工作,旋轉電機的旋轉軸正向轉動,所述旋轉電機的旋轉軸與傳動旋轉軸同軸固定連接;傳動旋轉軸隨著旋轉電機的旋轉軸正向轉動,傳動旋轉軸與圓形旋轉面連為一體并驅動圓形旋轉面同步旋轉,圓形旋轉面由開始與支撐內環截面平行的狀態,旋轉與支撐內環截面成銳角狀態,兩者角度成90
°
時,流量達到最大。旋轉電機停止工作,圓形旋轉面與支撐內環截面垂直設置,流量達到最大流量。外部混膠車處于供膠狀態,膠體沿注膠口進入注膠環管,依次經過每個打開狀態的流量控制裝置,直到充滿流量控制裝置打開部分的注膠環管。
[0018]當預設的注膠完成時,流量控制裝置接收到外部傳遞過來的關閉信號,旋轉電機開始工作,旋轉電機的旋轉軸反向轉動,傳動旋轉軸隨著旋轉電機的旋轉軸反向轉動,傳動旋轉軸與圓形旋轉面連為一體并驅動圓形旋轉面同步旋轉,圓形旋轉面由開始與支撐內環截面垂直的狀態,旋轉成與支撐內環截面成銳角狀態,最后與支撐內環截面平行狀態,旋轉電機停止工作,圓形旋轉面與支撐內環截面平行設置,流量為零,同時外部混膠車停止供膠。
[0019]注膠環管上的流量控制裝置根據現場注膠需要,將外部打開信號傳遞給流量控制裝置的無線信號接收模塊,流量控制裝置依次打開,膠體充滿打開流量控制裝置部分的注膠環管管段,所述每根注膠分管的膠體流向平行,注膠分管的膠體流向與所述注膠環管的流向垂直。膠體沿注膠環管輸入注膠分管,每根注膠分管均沿真空袋膜長度方向延伸,均勻布滿真空袋膜。直到充滿真空袋膜,實現葉片制造的真空灌注。
[00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外部混膠車向注膠口保持持續穩定供膠的狀態下,通過流量控制裝置的無線信號接收模塊接收并控制膠體在注膠環管和注膠分管中的注膠速度和注膠量,注膠環管和注膠分管的膠液零殘留和生產中產生的不必要的浪費,避免現有多個注膠口在注膠管線連接過程中會形成劃破袋膜或者連接不可靠所導致產生漏氣現象,內部走膠會均勻,高效完成真空注膠,制造成本低,葉片制造優質高效。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技術的流量控制裝置;
[0022]圖2為本技術的導流裝置布局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風機葉片的智能化注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風葉葉片成型的真空袋膜(11),真空袋膜(11)袋口內沿處設有一圈密封的注膠環管(9),注膠環管(9)上設有一個注膠口(7),注膠環管(9)內部沿周向均布設有若干個流量控制裝置(8),兩個相鄰的流量控制裝置(8)之間設有與注膠環管(9)連通的注膠主流分布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機葉片的智能化注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裝置(8)設有與注膠管內壁尺寸配合的粘貼外環(1),粘貼外環(1)內設有相互分離設置的支撐內環(3),粘貼外環(1)和支撐內環(3)之間設有信號接收器(2),信號接收器(2)連接設有穿過支撐內環(3)圓心的傳動旋轉軸(5),傳動旋轉軸(5)末端與粘貼外環(1)內壁旋轉連接,支撐內環(3)內設有與支撐內環(3)同心的圓形旋轉面(4),傳動旋轉軸(5)與圓形旋轉面(4)連為一體并驅動圓形旋轉面(4)同步旋轉。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風機葉片的智能化注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接收器設有供電模塊、無線信號接收模塊和旋轉電機,供電模塊分別與無線信號接收模塊和旋轉電機之間電性連接,無線信號接收模塊和旋轉電機之間通訊連接,所述旋轉電機的旋轉軸與傳動旋轉軸同軸固定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風機葉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春磊,袁維瀚,岳彥山,林濤,陳東,
申請(專利權)人:國電聯合動力技術連云港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